1. 简单百科
  2. 长鳍墨头鱼

长鳍墨头鱼

长鳍墨头鱼(Garra longipinnis),又名Garra albacore,是墨头鱼属的一种鱼类,仅分布于阿曼。该鱼种栖息于水流湍急、水底多岩石的环境中,常以自身肉质的吸盘吸附于水底的石块上,属于底栖性鱼类。长鳍墨头鱼主要以水底着生的藻类、植物碎屑及沉积在岩石表面的有机化合物等为食,偶尔也食用少量水生昆虫的幼虫。

长鳍墨头鱼一般需长至3-4冬龄才能达到性成熟,生殖期约在5-6月,期间于流水中产卵,自然孵化。尽管长鳍墨头鱼被IUCN列为次级保育类动物,但自1968年以来未发现其标本,其 taxonomic 和 conservation status 仍需进一步确认。

长鳍墨头鱼是一种珍贵的鱼类,生活在长江,被认为是江豚的进邻,也同样濒临灭绝。由于其鱼肉质地鲜美,有嚼劲,被誉为冬季滋补的一大美味,但同时也属于珍稀鱼类,应加以保护。

正文

长鳍墨头鱼是墨头鱼属,栖息在水流湍急、水底多岩石的环境,常以肉质的吸盘吸附在水底石块上,属底栖性鱼类。它以着生藻类、植物碎屑以及沉积在岩石表面上的有机化合物等为食,有时也食少量水生昆虫幼虫。成熟较迟,一般长至3-4冬龄始达性成熟。生殖期约在5-6月,于流水中产卵。

形态特征

体长,稍呈圆筒形,腹面在腹鳍之前较平,尾部侧扁。头部宽而平扁,略呈方形。吻钝,前端有角质突起;口大,下位,呈新月形,无须。上唇吻皮向腹面包下,其边缘分裂呈栉状,下唇宽大,似椭圆形吸盘,中央有一肉质垫,周缘游离,上有小型乳状突起,其前缘与肉质垫之间有一深沟相隔。眼小,位置较高。鳞中等大,腹鳍前腹面的鳞片埋于皮下;背鳍无硬刺,边缘凹形。体褐色,背部深,腹部灰白,鳍呈灰黑色,体侧鳞的基部有一黑斑,联成体侧黑褐色条纹数条。雌雄鱼平时具有珠星,至生殖期更为显著。民间传说这是苏轼在家乡习字,洗笔砚于江,将鱼染成黑色的,故称之“东坡墨鱼”。

栖息生态

墨头鱼喜欢栖息在水流湍急、水底多岩石的环境,常以肉质的吸盘吸附在水底石块上,属底栖性鱼类。它以着生藻类、植物碎屑以及沉积在岩石表面上的有机化合物等为食,有时也食少量水生昆虫幼虫。成熟较迟,一般长至3-4冬龄始达性成熟。生殖期约在5-6月,于流水中产卵。墨头鱼分布于长江上游、澜沧江元江。一般2冬龄鱼能长到20厘米左右,3冬龄可长到24-27厘米。最大个体可见到体长60厘米左右,为同类群鱼类中最大的一种。肉肥厚,多脂肪,味极鲜美,是珍贵的经济鱼类,惟产量不大。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