绢毛山梅花
绢毛山梅花(学名:Philadelphus sericanthus Koehne)是虎耳草科山梅花属植物,生长于海拔350-3000米的林下或灌丛中。绢毛山梅花实生苗开花早,2-3年生便能开花,观赏效果好。
形态特征
灌木,高1-3米;二年生小枝黄褐色,表皮纵裂,片状脱落,当年生小枝褐色,无毛或疏被毛。叶纸质,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11厘米,宽1.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边缘具锯齿,齿端具角质小圆点,上面疏被糙伏毛,下面仅沿主脉和脉腋被长硬毛;叶脉稍离基3-5条;叶柄长8-12毫米,疏被毛。
总状花序有花7-15(-30)朵,下面1-3对分枝顶端具3-5花成聚伞状排列;花序轴长5-15厘米,疏被毛;花梗长6-14毫米,被糙伏毛;花萼褐色,外面疏被糙伏毛,裂片卵形,长6-7毫米,宽约3毫米,先端渐尖,尖头长约1.5毫米;花冠盘状,直径2.5-3厘米。
花瓣白色,倒卵形或长圆形,长1.2-1.5厘米,宽8-10毫米,外面基部常疏被毛,顶端圆形,有时不规则齿缺;雄蕊30-35,最长的长达7毫米,花药长圆形,长约1.5毫米;花盘和花柱均无毛或稀疏被白色刚毛;花柱长约6毫米,上部稍分裂,柱头桨形或匙形,长1.5-2毫米。蒴果倒卵形,长约7毫米,直径约5毫米;种子长3-3.5毫米,具短尾。花期5-6月,果期8-9月。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陕西、甘肃省、江苏省、安徽、浙江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和云南省(镇雄县、巧家县、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景东彝族自治县和漾濞彝族自治县)。
栖息环境
生长于海拔350-3000米的林下或灌丛中。适应性强,耐寒,能在山区、丘陵区生长,具有较强的耐干旱瘠薄能力。
人工繁殖
绢毛山梅花繁殖容易。果于10月下旬至11月成熟;种子细小,千粒重约0.18克净种后,用布袋干藏或用薄膜袋密封,置冷库(5℃)或冰箱中贮藏,翌春播种。播种宜拌细山灰撒播于苗床上,再覆盖稻草,厚1厘米,以不见土为度。
播后15天左右出苗,利用阴天或傍晚揭草,搭上荫棚,待苗高3-5厘米,气温在30℃以下时,可揭去荫棚,进行全光培育。一年生苗高20-30厘米,两年后即出圃栽植。该品种还可以进行插、压条繁殖。
植物学史
绢毛山梅花由奥古斯丁·亨利(Augustine Henry)于1888-1889年发现,并于1897年被引进法国,由M.de Vilmorin从Abbé Farges获得种子。1900年,威尔逊(Wilson)为韦奇(Veitch)先生收藏时,将其引入英国。
保护级别
绢毛山梅花已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无危(LC)。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关于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2020)》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的公告.生态环境部.202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