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潘德明

潘德明

潘德明,号敬三,镇远城关卫城南门沟人。清同治二年六月二十八日(1863年8月13日)生。幼时就读于塾馆,后于文明书院研习经史,为清朝贡生,人呼之为"潘大学问"。是镇远县参加辛亥革命最早的一人。

基本介绍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镇远书院改设明德中西学堂,德明就任堂长(即校长)。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12月,与同籍万贤臣、王星阶、杨培凤、梁时究等,在贵阳市加入张伯麟创导的自治学社,成为东京同盟会贵州分会会员,接受孙中山辛亥革命的先进思想,剪去发辫。回籍后,组织地方自治学社镇远分社,宣传反帝反清的爱国思想。

清光绪三十五年(1909年)9月,省咨议局召开议员大会,德明被选为常驻议员。

镇远县反正前,以艾树人为首的宪政预备会(一般称"宪政党",简称"宪党")在地方活动。德明对宪党的"君主立宪说"和清朝的预备立宪,极为反对,常在集会上和讲课中公开揭露其愚弄国民的诡计,唤起民众觉醒。并联络会党下层人员,壮大力量。艾树人等对德明进行人身攻击,说"亏他不要脸,满街胡乱行"(指潘剪去发辫后,四出活动)。两党斗争,形同水火。每逢集会或选举,双方经常口角,起哄,甚至斗殴。有时还发现有武装环绕会场,以致双方都请有武艺高强的能人好手作护卫。为了认真对付宪党的干扰破坏,德明联络练营哨官黄鹤廷,牵制意欲作乱的巡防营营长陈勉斋,使其集乡兵以维持社会治安;一面命任光倚、武运隆、潘芳炳、邓继昌、杨正芳等,"筹款制械,教练设施,探风历险,协督团兵,严为缉捕。"使地方稍得平静。

清光绪三十七年(1911年)9月14日,贵州省光复。德明联络黄鹤廷等,首创响应。黔示道吴嘉等亦如集谢集林、良弼、赵晋阳、倪松农等宣布拥护共和。随即成立军政府分府,吴为都督,谢副之。傅为靖边县营长,赵、倪为参赞。军政府派东路分统谭德骥率兵办理接收。9月20日,电报局长邱元丹于卫城大码头局门上空升起"汉"字大白旗,庆祝镇远府、县光复。德明、聂相清等,亦号召机关、学校、团体扯白旗表示响应。清廷在镇远县二百多年的统治,至此宣告结束。

民国三年(1914年),德明创办实质中学,任校长。

民国四年(1915年),道立中学成立,道台陈稚苏(宪政党人,贵阳哥老会"斌汉公"的开创人)自兼校长。德明罢职家居。在给学生的扇面上撰书一词:"鲸目鲸鱼,曷其安且徐!不知龙门求捎尾,尽于斗缸求展舒。摇勿摇。摆勿摆。我劝你早把傲态去,化作龙来向太虚。"借以对陈稚苏飞扬跋扈以讥讽。德明任道立中学监学、校长。民国十四年(1925年),军阀混战,学校停办。德明于同善社内又创办私立明善学堂一所。亲自兼课。1929年,在家病逝,终年66岁。

德明一生写了不少对联,多为讽刺当时权贵与军阀之作。至今仍流传人们口中。其撰写的史事篇章,大多散失无存,其可考者,唯《西区涌溪国民学校碑记》(石刻)、《镇远道菜沿革》、《镇远大水大火记》等。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