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缺齿鼹
缺齿鼹(学名:Mogera robusta)是鼹科缺齿鼹属的动物,体形最大,呈短圆柱形,头小,吻尖长,眼小,颈粗短。雄性体色较深,头及体背深棕褐色,带金属光泽;雌体毛色淡,呈淡黄褐色。缺齿鼹昼夜均活动,不休眠,视觉不灵而听觉发达,以昆虫的成虫、蛹、幼虫以及蠕虫、蚯蚓、蜘蛛目等小动物为食。一年交配2次,每胎产3-5仔,栖息在土壤肥沃、松软、草被丰富的阔叶林中,分布于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俄罗斯。缺齿鼹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形态特征
缺齿鼹是缺齿鼹属体形最大的种类,体长可达220毫米,呈短圆柱形,头小,吻尖长,眼小,无耳壳,耳孔隐于毛下,颈粗短,尾长大于后足长。
缺齿鼹雄性体色较深,头及体背深棕褐色,带金属光泽。毛长约8毫米,毛干深灰,毛端深褐色。下颌、颈下的毛干及毛端均为黄色,至胸部逐浙转为灰褐。腹面绒毛较短,约4毫米。尾毛褐色,稀而粗硬。雌体毛色淡,呈淡黄褐色。毛绒较雄性短,长约4毫米。毛干呈淡灰色,毛端黄褐色,亦带金属光泽。整个背面呈淡黄褐色。下颔毛色淡黄,至颈下逐渐变为黄褐色,后背部亦黄褐色。尾毛粗硬,与背同色、四肢内黄色,掌背被以稀疏短毛。
缺齿鼹头骨狭长,长度几乎为颅的两倍。脑颅扁平,与鼻骨几乎在同一平面上。颧弓纤细,外侧平直,由眼眶部到鼻骨端的宽度几乎相等,鼻骨端稍膨大,在左右两侧形成两个半球状突起。
缺齿鼹上颌前门齿弧形,中央1对门齿稍宽大,犬齿强大直立如刀状,高度超过门齿8倍。第一前臼齿具双齿根,与第三前臼齿等大,第二前臼齿较小,第四前臼齿发达。臼齿齿尖锐利,呈W形。上臼齿第一、二枚等大,具有两个发达的外尖与一个内尖,第三枚上臼齿较小,齿尖同1-2枚。下颌犬齿缺位。第一下前臼齿大而尖锐,呈犬齿状。齿式=42。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俄罗斯。在中国分布于东北各省。
栖息环境
缺齿鼹栖息在土壤肥沃、松软、草被丰富的阔叶林中,其间有丰富的蚯蚓及其它无脊椎动物生活。在湿草地、塔头等水位较高的地段,未发现其栖居。
生活习性
缺齿鼹昼夜均活动,以上午6-9时和下午4-7时活动最频繁。冬季不休眠,而进入较深的洞穴中生活,捕食更多的食物。
缺齿鼹视觉不灵而听觉发达,洞道很复杂,密布于地下而成网状,洞道网之中央有巢穴。洞道深度离地面豹15厘米,洞道径宽约4-5厘米。当它在洞道内掘士前进时,洞道上面的地表泥土松散有痕。穴道接近地表,常使地表隆起为松散的带状。地道交织成网,多为觅食的临时过道,巢穴往往在网中央部分,但穿过道路和石下的往返道则较为固定,如将其踏平,很快就会掘通,掘开一口,也会很快用土封闭。
缺齿鼹以昆虫的成虫、蛹、幼虫以及蠕虫、蚯蚓、蜘蛛等小动物为食,有时甚至亦吃蛙、蛇、小鸟、小兽。其食量非常大,每天所吃食物的重量竟超过其体重。
繁殖方式
缺齿鼹一年交配2次,每胎产3-5仔,妊娠期约1个月。
种群现状
种群分布不零散。该种在其分布范围的是普遍且丰富的。缺齿鼹种群数量发展趋势未知。该种没有主要面临的威胁,在1930年到1960年间,其皮毛被加以利用,但没有很重要的商业价值。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亚种分化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