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川河
文川河,是长江支流汉江的支流,古称纹水、门水。因其水流形状似“纹”字而得名。文川河的修渠堰灌田历史悠久,但由于堰体小,灌溉面积有限,易受洪水和战乱影响。关于堰的名称和建筑时间,目前尚无考证。明朝嘉靖的《城固县志》记载了上官堰、枣儿堰、西肖堰、横渠堰、邹公堰、周公堰等多条渠堰。
正文
《水经注》:“汉水又左会文水,文水即门水也”,亦称文水。文川河因与南沙河北南相对,又称北河、北沙河。源出、汉中市、交界处海拔1909米的鹅风包南,流经城固县毕家河、老庄、谢何、文川镇、崔家山、熊家山、柳林、沙河营等8乡镇。晋代,汉江主河道直流胡城南,文水县在胡城东入汉江,谓之高桥溪口。后汉江主河道南移,梁家庵一带形成新陆。文水在汉白公路桥南折向东流,经沙河营、司家铺村南,东流南下汇入汉江。1970年修建阳安铁路,改文川河直下,南入汉江,分梁家庵村为东西两半,中有一桥相通。干流长48.3公里,流域面积175平方公里。每年平均流径流量0.877亿立方米。杨家关年平均流量1.81立方米/秒,最大258立方米/秒(|961年),最小0.046立方米/秒(1960年7月6日)。上游河宽10~30米;下游40~60米,比降上游陡,下游缓,平均比降6.6‰。下游水资源开发利用最早,从近年在柳林镇草寺村出土的渠田灌溉灰陶模型证明,远在秦汉即修堰灌田。
主要渠堰
文川河修渠堰灌田亦历史悠久,但因堰小,灌溉面积少,洪水、兵常废常修。堰名来源及建筑时间无考。明嘉靖《城固县志》载有上官堰、枣儿堰、西肖堰、横渠堰、邹公堰、周公堰等多条渠堰。
上官堰 上官堰位于文川河杨家营村北,与西肖堰隔河对峙。渠口乱石错列,堰工简单,每夏用砾石筑堰引水,清爱新觉罗·颙琰年即灌田3000余亩。干渠在杨家营村跨冲沟,设干砌石侧堰挡水,名为“腰堰”,每年山洪冲毁,岁岁复修,劳民伤财,逢旱,水量奇缺,与西肖堰常起用水争讼,几次酿成巨案。1953~1954年,灌区群众自筹工料改建腰堰,增修建筑物10座,灌溉面积达4300余亩。1970年,千山水库建成后,灌区归千山水库灌溉,堰废。
枣儿堰 枣儿堰位于西肖堰首以下9.5公里处,为无坝引水。清乾隆,河深岸高,用水时在堰口移石砌坎,水即入堰。嘉庆六年和七年(1801和1802)后,沙石将河填满,用水之时,不得不砌高坎、钉木卷装石坊,于是水淌渠坎,浸村庄愈宽。截河建堰,又难免威胁两岸农田。堰首迭经变迁,屡修屡溃,故无固定堰坝。爱新觉罗·颙琰十八年(1813)灌田300亩。
枣儿堰渠长1.5公里,无斗门区,放水临时开口,渠口时而伸前退后,以适应河床冲淤变化。民国时期,堰归地主管理。有堰产20亩,雇3人管堰务,每年按亩摊工,维持岁修。
1953年土改后,灌溉面积扩大到700亩。1957年渠道全线扩修。1959年国家补助,在渠首修建进水涵洞。1962年抗旱中又将旧渠挖深扩大,过水能力由0.8立方米/秒提高到1.2立方米/秒,灌溉面积增至750亩。因系无坝引水,遇旱供水仍然不足。
1973年,枣儿堰灌区纳入石门水库东干渠统一供水,后经文川区决定自成灌溉系统。现干渠以下有斗渠6条,共长3.5公里。沿渠设退水闸3座,分水闸6座,跌水6处,斗、升门12处,田间分引渠道66条。干渠易冲易滑段已砌护坎0.3公里,1990年底,灌文川镇、崔家山镇5个村水田1240亩。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