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中
张秀中(1905——1944),河北定兴人,原名张坤,笔名荒村寒烟、草川未雨(1929年著《中国新诗坛的昨日今日和明日》署名,北平海音书局发行)。“北方左联”重要成员。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河北省委副秘书长,参加编辑省委党刊《北方红旗》工作。曾两度兼任北方左联党团书记。
人物生平
1921年考入育德中学法文班。在校期间,开始追求进步思想,阅读了大量中外文学著作和进步报刊。1923年,第一首新诗《春风》问世,随后在校发起成立了文学研究会并创办《微声》文学旬刊。1925年,中学毕业后到北京大学做旁听生,开始接触鲁迅先生。此时鲁迅先生正在北大讲授《中国小说史略》。秀中的第一部短诗集《晓风》在北京出版,并得到鲁迅先生指教。“三一八”惨案后,他义愤填写下《血战》一诗,同时发起成立了海音文艺社,在北京沙滩开办了海音书局。秀中的文学创作活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译文、诗作、论著极为丰富。
1926年海音书局歇业,秀中经朋友介绍到大兴区黄村河北省实验民众教育馆任馆员。中共黄村党支部建立,平杰三任支部书记,秀中任宣传委员。黄村暴动失败后,他调任中共北平市东城区委宣传部长,2月加入北平左翼作家联盟,曾在北大出版的《新地》月刊上发表评论文章《评“光明在我们前面”》的长篇文学评论文章,以纪念胡也频烈士殉难一周年。1923年调中共河北省委先后任秘书、副秘书长,参加省委机关刊物《北方红旗》的编辑工作,同时参加北平左联组织的文学活动,与张万美同志合编左联机关刊物《文学前哨》。这期间,秀中的作品与文学活动皆以对敌斗争为内容。如诗集《五大示威》、《血在沸》等,并将稿酬寄往上海市,救济左联烈士柔石的子女。不久,北平左联常委改组,他任北平左联党团书记。1933年天津市、北平白色恐怖加剧,地下党组织和左翼文化团体遭受严重破坏,不少共产党员、文化战士被捕被杀。北平左联再组时,党指派秀中再度担任左联党组书记,领导主办《理论与创作》期刊。不久,秀中任北平市委宣传部部长,并兼任北平左联宣武门支部书记。当时他以《荒草》周刊为纽带联系师范大学、民国大学、中国大学的进步学生,动员他们积极投入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利用读书会、文艺座谈会等集会讲世界无产阶级文学概况,宣传党的主张,唤醒人们参加革命。1934年北平市反动当局对文化战士进行了残酷镇压,秀中在5月30日到西单传递信息时被捕,他机警地将有机密内容的纸条吞入腹内,反动当局以左联执委政治犯的罪名押解其到南京陆军监狱囚禁。三年的牢狱生活折磨染上了肺病。他在狱中写下了感愤诗《狱中诗草》70余首,表达了对党的忠诚,揭露了狱中的非人生活。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他在党的营救下出狱,一度在汉口大众日报社做编辑。该报被查封后,秀中辗转到西安力行中学教书,并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在西安文化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上,被选为执行候补委员。1938年1月始,陆续在《救亡》周刊上发表了《关于通俗文艺的创作方法问题》、《青年怎样克服自己的矛盾》、《论文艺通俗化》、《关于战时文艺》等论文。不久中共河南省委派他到洛阳市孙殿英的新五军搞统战工作。秀中奉命去武汉市招收学员,并任第二中队政治指导员。12月教导大队撤离孙殿英部。由河南省进驻晋城市培训。1939年7月教导大队结业,学员分配到抗日前线,秀中转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工作。同年秋转太行文联,先后任文联秘书、常委等职。同时任大型期刊《华北文艺》编委,主编《华北文艺》,并在各个刊物上发表了多篇文艺评论和诗歌,其中《鲁迅与新文学》是一篇有影响的学术文章。1942年秋,他申请下基层,到涉县二区任区长。这期间,他生活简朴,每天吃三两半粮食,另加核桃、柿子、野菜伴以充饥,肺病复发后,仍坚持工作,至1944年病逝于涉县河南店。
主要著作
著有诗集《清晨》、《动的宇宙》等,译有诗集《莫泊桑的诗》、《魔鬼的追随》、小说《欧儿拉》等。
参考资料
张秀中.定兴县政府门户网站.2014-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