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戴汝潜

戴汝潜

中国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教委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会理事、汉字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秘书长。曾从事中学数学教育,发表论文、教参十余篇(部);主撰我国首部《中学生家庭教育》;从事教育改革与实验研究,合著《实用教育实验方法》。

专家介绍

从事教学论研究,主编《说课论》和《中国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从事课程论研究,主编《普通高中课程计划问题研究》,专著《课程改革研究与实验》;从事学科教育学研究,主编《新时期教学方法改革》和《现代小学识字教育科学化研究》;兼任《课程研究》杂志和《教学研究报》主编并从事《课程实验论》研究。

论文节选

如果说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数以千计的科技创造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物质文化遗产;那么,汉字则是中华民族推动世界文明发展与进步的最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适逢千载难得的振兴机遇,科学发展、和谐进步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宗旨;语言文化的沙文主义决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惟有弘扬汉字和汉字文化精华与传统、开掘汉字与汉字文化固有的人文性精神和内涵、揭示汉字和汉字文化潜在的规律、探索序化高效的科学途径与方法,成为人类有识之士语言文字的自主优选。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著名的法国汉学 家白乐桑 先生,在给我的来信中,坦言道“识字教学是汉语为母语教学及对外汉语教学极为关键的问题,所以贵方举办的识字教学研讨会是我近年来最愿意参加的一次研讨会。”我想他代表了在座的和没有机会到会的朋友的共同心声!必将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理解和赞同。

为此,需要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客观地进行历史的扬弃,脱掉套在中文脚上的“洋靴” ,脱掉套在儿童脚上的“小鞋”。如果我们认识到汉字是中文之源、语文教育之本、民族振兴之基、眼下还要走向世界,那么,提高识字教育效率就不是可以被忽视或轻视的问题。解决任何效率问题都离不开——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意识、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构成规律性学科体系;其核心是规律,规律是序化的,序化就是“因果关系链”;中国的语文和语文教育,及其识字、识字教育由于缺乏基本的序化属性,因此,是唯一的一门尚未搞清楚“因果关系”的学科。

在借鉴、吸纳和完善的基础上,应致力于识字教育科学化的探索。所谓科学化并非特指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在现阶段更重要的是指下列实践意义——加强对儿童主体发展的语言需要的研究,而不是单纯地根据儿童语言的发展研究识字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语言文字是人的生命的组成部分,依附于生命的成长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它任何学科的最基本特征。脱离对儿童识字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而单纯地从文字学、语言学、甚至文学鉴赏出发确定教学法是不行的。其中识字的兴趣动机、记忆规律、联想特点、思维品质、情感需求、用脑健康、个性特征和成长需要都直接影响识字教学的效率。

汉字的表意性是它的最突出的本质特征,汉字本身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它不需要像印欧文字那样去赋予什么“人文性”,我们的任务之一是引导儿童认识和开掘汉字固有的人文性。汉字人文性本身的掌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文水平和汉语水平。

识字教育的改进需要科学的方法论,“跳出语文之井、跨出文学之天”,吸纳众多相关学科的先进理念,为此需要课程多元化、内容序列化、方法综合化、技术个性化。实践证明,识字教育科学化是必需的和可行的。由于识字教育科学化理念日益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今天的识字教育较之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特别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显现了对汉字的字形规律的关注;

着力解决识字教育的快速、高效;

具备了依据汉字频度序化学习的意识;

加强了早期阅读能力的开发;

有意识地吸纳诸家之长;

贯彻识、读、写分步落实的策略;

探索儿童书面语学习关键期的最佳年龄段;

重视融合与弘扬优良的汉字文化;

正确定位拼音教学的内容与评价;

现代数字化技术和信息语言学与识字教育密切结合。

正是通过上述观念的更新和方法的改进,从而直接影响和深化了新一轮语文课程教学的改革,证明了识字教育科学化研究取得了可喜的社会效益。积累了一整套实证有效的经验,丰富、完善了识字教育科学化理论。实现了在不同的经济发达水平、不同程度的办学条件、不同特点的方言地区的随机实验的成功:

一年级识字突破 2000 ,实现尽早阅读;

二年级平均阅读量达 18 - 300 万字以上,掌握朗读和复述、概括;

三年级语文能力迁移平行学科(数学、英语、科学等)水平惊人;

四年级作文内容、质量达到或超过六年级以上水平;

五年级阅读综合能力超过初中二年级的平均水平。

实验事实证明,中国需要科学的语文教育,科学的语文教育始于识字教育科学化。正如 1999 年《人民教育》评价我们研究成果所言——“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曙光”。

实践检验真理。展望识字教育科学化,我们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共识。

(一) 21 世纪是一个追求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融合、统一的时代,没有科学技术理念的文学艺术和没有文学艺术修养的科学技术,都是不健康的。

(二)任何一门学问,实践面临的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基本的解决,必定出于基础理论研究的严重滞后。任何一个领域如果长期推不出创新业绩,必定期待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中国语文教育百年的困惑之症结就在非科学理念的困扰!因此,非科学地“端正汉字的定位”不可。我们需要有真正属于汉语汉字语言文字特点和规律的《汉语学》和《中文学》,届时我们需要让识字教育正式成为一门学问——《中文识字教育学》。告别识字教育无本、无序、无度、无章的历史。

(三)汉语汉字的特点决定识字教育的教学策略。识字教育过程必须是“以短时间内集中精力入门换取高效”的过程。“高效”才是长久减轻过重负担的最有效的途径,“低效”是长期保持过重负担居高不下的恶源。因此,识字教育要求在最初学习期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兴趣、用最贴近学习者需要的内容、以最浅近适宜的形式迅速掌握基本学习模式、追求最广泛最综合效益的方法和途径,尽可能轻松地获取尽可能大的识字量—— “短投入、高产出、长收效”,成为语文教育的突破口、素质教育的生长点。总是用“负担重”阻止“儿童书面语发展关键期实现尽早阅读”,犹如“宁吃流食不肯咀嚼,因为咀嚼增加口腔与牙齿的负担”

(四)以计算机技术为主导的教育技术大量进入了识字教育领域,无疑为改善教育教学过程提供了广阔的美好前景。但是,我们在积极运用现代数字化技术的同时,需要冷静地面对课堂教学过程,合理解决两个致命的问题:一是教育者和学习者都不得不受制于计算机的程序性操作,而常常成为中断思路的、被动思维的操作者;二是教学过程原本是教育者和学习者情感互动的过程,时常不得不被计算机所干扰,成为隔断情感交流的插足的第三者。换言之,计算机挑战课堂主体的思维和情感地位,挑战主体人的社会化进程,必须恰到好处地运用方可实现教育科学化。以采用符合字形规律的汉字输入法为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