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蒙培元

蒙培元

蒙培元(1938年2月9日-2023年7月12日),男,甘肃庄浪人,1963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1966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专业研究生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杂志主编,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访问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文哲所访问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

2023年7月12日,蒙培元逝世,享年86岁。

简介

蒙培元先生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考取冯友兰先生的研究生,直至1966年从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专业毕业。

他先后在天津市教书、在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工作。

1980年,转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得以专心从事学术研究工作。

现为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曾担任过哲学所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等,现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杂志主编等职务。

著作

《理学的演变》,36.8万字,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5

《理学的演变》,(台湾版)38万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0.1

《理学范畴系统》,39.8万字,人民出版社,1989.7

中国心性论》,34万字,台湾学生书局,1990.4

《中国心性论》(韩语版),韩国法仁文化社,1996.1

《中国哲学主体思维》,15.3万字,东方出版社,1993.8

《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主编),29万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8

《心灵超越与境界》,34万字,人民出版社,1998.12

论文

《论王夫之的真理观》,1.3万字,《中国哲学史论文集》,第二辑,山东出版社,1980

《论罗钦顺的哲学思想》,1.2万字,《哲学研究》,1981年第9期

朱之瑜评传》,2.4万字

《中国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4),齐鲁书社,1982

《薛宣哲学思想与程朱理学的演变》,1.2万字,《晋阳学刊》,1982年第6期

《中国哲学史方法论问题》,0.4万字,《中国哲学年鉴》,1982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魏晋隋唐哲学若干问题的探讨》,0.3万字,《中国哲学年鉴》,1982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佛教研究新成果》,0.2,万字,《中国哲学年鉴》,1982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中国佛教哲学的研究情况》,0.4万字

《中国哲学年鉴》,1983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言意之辨及其意义》,1.1万字,《中国哲学史研究》,1983年第1期

《略论朱熹哲学的理》,1.2万字,《宋明理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论朱熹理学到王阳明心学的演变》,1.2万字,《哲学研究》,1983年第6期

《王夫之哲学与朱熹理学》,2.1万字,《中国哲学》,第10辑,三联出版社,1983年

《继续开展中国哲学范畴的研究》,0.5万字,《中国哲学年鉴》,1984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形而上与形而下》,0.6万字,《中国哲学史研究》,1984年第4期

《柳宗元道论简析》,1.1万字,《湘潭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

《简述理的演变》,1.7万字,《中国哲学范畴论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

《论理学形成三阶段》,1.2万字,《晋阳学刊》,1986年第2期

《从王看良知说的演变》,1万字,《哲学研究》,1986年第10期

《朱学的演变和李退溪哲学》,1.5万字,《李退溪哲学の历史的位置》,日本东洋书院1986年(中、英、日语

《论朱熹哲学范畴体系》,3.3万字,《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东方出版社,1986年

《理学》,0.8万字,《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

《论儒墨两种思维方式》,1.3万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7年第1期

《论理学范畴乐及其发展》,1.2万字,《浙江学刊》,1987年第4期

《论理学范畴系统》,1.5万字,《哲学研究》,1987年第11期

《浅论中国心性论的特点》,1.5万字,《孔子研究》,1987年第4期

《理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1.7万字,《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

《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1.2万字,《哲学研究》,1988年第7期

《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质及困限》,1.5万字,香港《明报月刊》,1988年10月号

《朱熹哲学的终极命题-天人合一》,1.3万字,《朱子学刊》第1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

《儒家的人本主义能不能适应现代化》,1万字,韩国《民族文化论丛》,岭南大学民族文化研究所,1989

《周易的天人哲学》,1万字,台湾《中国文化月刊》,第116期,1989

《墨荀心性论的特质及其比较》,1.3万字,《中国哲学史研究》,1989年第2期

《禅宗心性论试析》,1.2万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9年第3期

《陆王心性论概说》,1.2万字,《浙江学刊》,1989年第5期

《略谈儒家关于乐的思想》,2.7万字,《中国审美意识的探讨》,宝文堂书店,1989年5月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西方启蒙运动是否有相似之处》,0.1万字,台湾《国文天地》,第48期,1989

《五四怎样看待儒家?》,0.1万字,同上

《从理学范畴系统看儒家思维特征》,1.5万字 《儒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齐鲁书社,1989

《科学、民主与传统道德》,0.9万字,《学术月刊》,1989年9月号

《薛宣哲学与理性主义》,1.2万字,《运城师专学报》,1990年第1期

《儒家精神哲学及其发展提要》,1.5万字,台湾《鹅湖》,1990年1月号

《从精神超越到形体享乐》,1.5万字,《哲学研究》,1990年第2期

《李退溪关于心的阐释学》,1万字,台湾《孔孟月刊》,1990年2月号

《李退溪与陈白沙心学思想之比较》(韩语),2万字,韩国《退溪学报》第65辑,1990.3

《〈老子〉や〈易云〉かりみた中国古代の生命哲学》,(日语)0.5 万,日本《 咸道》,1990年第9号

《王阳明龙场悟道》,0.5万字,台湾《国文天地》,第66期,1990.11

《从心性论看朱熹哲学的历史地位》,0.9万字,《福建论坛》,1990年第6期

《玄学主体思维散论》,1.5万字,台湾《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史哲出版社,1991.8

《论中国哲学主体思维》,1.5万字,《哲学研究》,1991年第3期

《评冯友兰的境界说》,1.2万字,《学术月刊》,1991年5月号

《中国哲学主体思维の中医に及ぼす影响》(日语),0.4万字,日本《咸汪》第1号,1991.10

《中国古代两种思维方式的比较》,0.8万字,台湾《孔孟月刊》,1991年4月号

庄子の养生学について》,0.4万字,日本《咸汪》第2号,1992.3

《〈易经〉的整体主体思维》,1.2万字,《学术论丛》,1992年第2期

《怎样理解民族精神》,0.75万字,《学术月刊》,1992年3月号

《王阳明の九华山の行とその思想发展》,0.5万字

《王阳明と湛甘泉の旧迹调查》,日本东洋书院,1992.3

《王阳明の〈天人合一〉の学を论す》,1万字,同上

《浅谈范仲淹的易学思想》,0.5万字,台湾《国文天地》第86期,1992.7

《略谈〈易经〉的思维方式》,0.5万字,《周易研究》,1992年第2期

《老庄哲学思维特征》,1.2万字,《道家文化研究》第二辑,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92.8

《李退溪的情感哲学》,0.8万字,《浙江学刊》,1992年第5期

《范仲淹的哲学与理学的兴起》,0.8万字,《北京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

《从孔子的境界说看儒学的基本精神》,1.4万字,《中国哲学史》创刊号,1992.11

《怎样理解传统文化》,0.9万字,《哲学研究》,1993年第1期

《心灵与境界-朱子哲学再探讨》,1.2万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3年第1期

《李退溪的心性哲学》, 2.1万字,《韩国学论文集》第1辑,1992.12

《论郭象的"玄冥之境"-一种心灵境界》,1.2万字,《国故新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诠释》,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1993.8

《朱熹的心灵境界说》,1.6万字,《国际朱子学会议论文集》,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编印,1993.5,台北

《谈谈“吕氏春秋”的生命观与养生学》,0.65万字,《中国哲学史》,1993年第4期

《论中国传统的情感哲学》,1万字,《哲学研究》,1994年第1期

《汉末批判思维与人文主义哲学的重建》,1万字,《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中国的心灵哲学与超越问题》,1.4万字,《学术论丛》,1994年第1期

《〈吕氏春秋〉に於ける生命观と养生(その一)》,日本《咸汪》,第6号,1994年3月

《从心灵问题看中西哲学的区别》,0.8万字,《学术月刊》,1994年10月号

《〈吕氏春秋〉に於ける生命观と养生(その二)》,日本《 咸汪》,第7号,1994年10月

《怀念荣捷先生》,0.1万字,《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4卷第3期,1994年9月

《心灵与境界-访蒙培元研究员》,0.75万字,《哲学动态》,1995年第3期

《中国的情感哲学及其现代意义》,0.7万字,《中国智慧透析》,华夏出版社,1995.7

《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贡献》,0.4万字,《中国哲学史》,1995年第1期

《谈谈〈儒学与现代化〉》,0.3万字,《当代韩国》,1995年夏季号

《心灵与境界——兼评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1.5万字,《新儒家评论》第二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7

《儒、道、佛的境界说及其异同》,1.3万字,《学术论丛》,1995年第5期

《心灵的开放与开放的心灵》,1万字,《哲学研究》,1995年第10期

《回忆与断想》,0.7万字,《冯友兰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12

《漫谈中国哲学与现代文明》,1万字,《江淮论坛》,1995年第2期

《道的境界-老子哲学的深层意蕴》,1.4万字,《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

《李退溪的心灵境界说及其现代意义》(韩语),1万字,韩国《退溪学报》,第八十七、八辑,1995.12

《粟谷人学思想的现代性》(韩文),0.4万字,韩国《粟谷公论》,1996年第2期

《自由与自然》,1.4万字,《道家文化研究》第10辑,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96.8

《主体·心灵·境界-我的中国哲学研究》,1万字,《今日中国哲学》,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7

《换一个视角看中国文化》,1.4万字,《亚文》第1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1

《中国传统文化的境界观-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蒙培元研究员》,0.3万字,《大众日报》,1997.1.6

《中国文化与人文精神》,1.7万字,《孔子研究》,1997年第1期

《冯先生的两个关怀》,0.35万字,《东方文化》,1997年第2期

《目的与工具》,0.8 万字,《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中国意识与人文思考-蒙培元先生访谈录》,0.8万字,台湾《中国文化月刊》,210号,1997.9

《良知与自然》,0.9万字,《哲学研究》,1998年第3期

《中国的德性伦理有没有普遍性》,0.8万字,《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论自然》,1.2万字,《道家文化研究》第14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7

《儒家哲学关于命的学说》(合),1.2万字,《齐鲁学刊》,1998年第3期

《中国的天人合一哲学与可持续发展》,1.4万字,《中国哲学史》,1998年第3期

《学术创新、学术批评与学者良知》(访谈),0.5万字,《中国大学生》,1998年9月号

《刘山的人学思想》,1.4万字,《刘蕺山学术思想论集》,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8年

《中国文化与人类发展》,0.3万字,《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第3期

《解悟与超越》(蒙培元答客问),0.8万字,台湾《中国文化月刊》,219期,1998.6

《李退溪的心灵哲学》,1万字,《当代韩国》,1998年冬季号

《人对自然界有没有义务?》,1万字,《国际儒学研究》第六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出版社,1999.2

《孔子仁学的多角度审视》,0.3万字,《大众日报》,1999年2月20日

《我的求学生涯》,1万字,《安身立命之道-为学与为人》,中国致公出版社,1999.5

《儒家哲学中关于“理”的学说》,1.6万字,《中国传统哲学新论》,九州图书出版社,1999.3,北京

《儒家论乐》,1.5万字,《中国哲学的诠释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5

《从孟子的仁民爱物说看儒家生态观》,0.4万字,《大众日报》,1999.8.9

《开辟儒学研究的新境界》,0.45万字,《孔子研究》,1999第3期

《孔子德性学说与天人关系》,0.3万字,《大众日报》,1999.10.6

《怎样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孔子德性学说说起》,0.5万字,《鹅湖》,1999.9.29,1期

《天·地·人——读易传的生态哲学》,1.2万字,《周易研究》,2000年第一期

《天人合一论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意义》,0.6万字,《齐鲁学刊》,2000年第一期

《从孔孟的德性说看儒家的生态观》,0.6万字,《新视野》,2000年第一期

《孔子的知情合一说》,“孔子2000”,2000年7月

《中国哲学中的情感问题》,“孔子2000”,2000年7月

《敬畏之心》上、中、下,“孔子2000”,2000年9月

《情感与欲望》(上)(中)(下)一(下)二,“孔子2000”,2000年9月

《情感与知识》(上)(中)(下),“孔子2000”,2000年9月

《从仁的四个层面看普遍伦理的可能性》,1.2万字,《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4期

《冯友兰—用汉字写作的哲学家》,0.6万字,《文化的馈赠—汉学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哲学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漫谈情感哲学》(上、下),1.6万字,《新视野》,2001年第1期、第2期

《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在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0.4万字,《哲学动态》,2001年第2期

《叶适的德性学说及其批判精神》,0.9万字,《哲学研究》,2001年第4期

《20世纪中国哲学的回顾与展望》,1.5万字,《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知识,还是境界?》,1.0万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年第3期

《大师风范,学者胸怀—写在汤用彤全集出版后》,0.3万字,《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2期

《冯友兰的哲学之思》,0.6万字,《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01.5.24

《儒家的德性伦理与现代社会》,0.9万字,《齐鲁学刊》,2001年第4期

《从粟古的仁学看儒学与现代性的问题》,0.7万字,《当代韩国》,2001.12

学术讲座

《中国哲学的特征》

小传

蒙培元先生,1938年2月9日生于六盘山庄浪县。其家兄弟姊妹共五人,而先生行三。上有二位兄长,下有一弟一妹。除二哥业已故去,现皆在新疆石河子市或务农或务工。先生1957年由天水高中毕业而考取北京大学。第一年,尝从事于理科学习,后由于身体原因转至哲学系。至1963年本科毕业,因家贫,先生欲从事于工作,而系里劝其继续深造。遂考取冯友兰先生的研究生而师事之,直至1966年毕业。因当时政治形势,未予分配。至1968年大串联停止,复课闹革命,先生被分配至天津教中学,于政治、语文、历史、数学诸科目皆尝教之。是时,先生已在北京成家。直至1979年改革以后,方得以由津返京。起初,在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工作,第二年(1980年),转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得以专心从事学术研究工作。自此,先生以二十几年攒积之学力发而为著述,一发而不可收。1984年,《理学的演变》出版,1989年,《理学范畴系统》出版,1990年,《中国心性论》出版,1993年,《中国哲学主体思维》出版,1998年,《心灵境界与超越》出版。八十年代以后,所发表论文百余篇。迄今著述不辍(正在撰写“情感哲学”一书)。先生生于一农民家庭。父亲系一农村知识分子,尝就读于兰州高级师范学校,做过中、小学教员,生性耿直。于先生之耳濡目染可谓深矣。于传统文化、于国学,盖发蒙于此。高中时,先生进而对中国哲学发生了兴趣。偶尔于报纸上见到冯友兰先生的文章,不禁羡之。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期间,进一步根据自己的兴趣,于中国哲学多有涉猎。后终因系里支持考取冯先生的研究生,得偿所愿。冯先生要求学生从头读书以打好基础,列了一份详细的书目让学生自学。并要求首先克服学习上的拦路虎—古代汉语,切忌望文生义。其次,要悠游涵泳,勿急功近利,所谓“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先生于此得益颇深。冯先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只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是时,研究生每月领一点津贴,先生遂用它在琉璃场、西单、东单等地购置了一些当时不易找到资料的线装书。后要分配至津,以为自己的学业亦至此终结,兼之家中困顿,决定用它来换一些钱。提至西单,只允以废纸卖,论斤称,每斤只几分钱,也不济事,又提了回来,到津后就随身携带过去。是时,一方面要因“修正主义的苗子”而遭审查、改造,另一方面又要管好学生,使课程能够继续下去。至晚间及休息日闲暇时,旧日的线装书也就派上了用场,可以静下心来慢慢地读。此时,也不可能有什么急功近利的想法,冯先生所说的悠游涵泳正在另一种意义上得以实现。现在说来轻松,当时先生既比不上所谓逍遥派,也就不能耳不闻窗外事,而只读圣贤书,平时诸般事务缠身,能偷闲静心,着实不易。如此,冷板凳一坐十一年,先生对于古代典籍熟悉之信心也就树立于斯了,可以得于心而应于手。先生自谓如今治学术之力多仰仗于此十一年,也每每庆幸那些线装书未在口腹狼狈之时匆匆处理掉。

经过如此一番辗转,国家、个人生活亦趋于安定,终得以安心治学。先生之治中国哲学大概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一、发端于宋明理学,理清理学发展脉络,从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学说之内在矛盾出发,澄清了传统研究者立说之偏颇处,同时,揭示理学范畴系统—正因为传统哲学不强调概念、范畴的明晰性,这项工作益发显出其必要性、艰巨性;二、由理学心性论转而至于综观中国心性论,于儒、释、道三家说明其中一贯性及各自发展特征;三、指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本质特征—主体思维,主体一词虽源于西方,但这里自有其独特意义在,若以西方主、客对立去理解,难免谬之千里;四、归结为心灵、境界问题,指出中国哲学之心灵哲学特征,最终把人的“安身立命”之地安置在心灵境界中。先生之学,存乎其文,这里想要说明的只是一些想要解决的问题。泛泛地说,就是一个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问题。首先,应该肯定的是,现代化并不能弃传统,生于斯、长于斯,并不是想回避就可以回避了的。其次,应该肯定的是,传统文化有其生命力,所谓的心灵、情感、道德乃至于终极关怀,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这正是传统哲学的核心,而在现代化商品经济浪潮的冲击下,这些问题并非无足轻重,而是更迫切了。最终,就是一个怎样讲的问题。就传统本身来讲,缺乏西方那种科学理性、功利主义的精神,确实有与现代化格格不入的地方,这并不是比附或跟着西方某一家、一派哲学讲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伊曼努尔·康德也好,现象学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也好,它们有它们的传统与问题,人有人的传统与问题,人只有立足在人的立场上一步步提出并澄清人自己的问题,才能使传统与现代化正常接轨。首先,发掘传统的核心内容—心灵、情感问题,这些远不是讲得太多,而更要接着讲,赋予新意义,解决新问题。再者,认清人的缺憾,如缺乏科学理性精神,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即已关注但现在看来并未能理想地解决的问题,也同样要求人回到传统中去思考,打破心灵整体性的绝对主义与内向性的封闭主义,使之变得更加开放,这需要长时间的探索。这也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的,人讲中国哲学要接着讲,而不是照着讲,这接着讲并非用笔墨去讲,而是要用生命去讲。

蒙培元师从于先生也有六年多了,先生对于学生之训诫不可谓不严,但从未要求人具体怎么做、怎么说,不过存诸各人之领悟、之体会罢了。对人从不苛责,以为年轻人应具有年轻人的活力。先生年轻时喜好运动,特别是羽毛球,至今言起,亦常有得色,以为可以放手一搏。如今,年岁渐长,唯喜欢散散步,每苦于没有一个静谧、优雅的环境,可以静思、可以遐想、亦可以什么也不想而一任步之所之。聆听先生之教诲亦不可谓不多,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样两次。一次,试逢炎夏,于先生拥挤的书房拥坐一室,阳台门窗洞开亦觉沉闷。适时,两只燕子至檐下凑趣儿,嘤嘤相戏,先生停下来,面现童心之趣而视,啧啧称奇。旋即,燕子飞去,顿觉满室清凉。又一次,讲王夫之,逢先生遭胃疾,勉力而讲,至诚意,先生面目凝重,只听到一遥远、陌生而又从生命底层发出的声音在振荡,其内容,亦大半忘却了,但其神态、语气则永足以铭心刻骨。这里,蒙培元不想过多的置词,说赤子之心也好,说生意也好,说心灵境界也好,蒙培元想这才是先生谈心灵、说情感、究人生之终极关怀之真谛之所在吧。

推荐

1.《论语

儒家哲学与文化的原始典籍,中华民族精神的开拓之作。

2.《庄子》

这是中国早期的一部真正的哲学著作,乃至文学、美学著作。除了哲学思辨之高超,文字之优美,至今令人赞叹之外,该书也体现出了对人生积极追求的一面。

3.《新理学》(冯友兰商务印书馆,1939年)。

中西哲学互相解释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哲学走上近现代理性化的尝试之作。

4.《心体与性体》(牟宗三,台北正中书局,1968年)。

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向现代转化的重要著作。

5.《理想国》(柏拉图,商务印书馆,1986年)。

西方理性主义传统的开创之作。

6.《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商务印书馆,1959年)。

西方哲学形而上学的奠基之作。

7.《纯粹理性批判》(伊曼努尔·康德著,蓝公武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韦卓民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牟宗三译注,《纯粹理性之批判》台湾学生书局)。

西方哲学近代认识论转向的代表作,也是西方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孪生之作(加上另二“批判”)。

参考资料

逝者|彭国翔:纪念蒙培元先生.澎湃新闻.2023-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