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时调

时调

时调,指在一个地区流行的各种时兴小调、小曲,有的已发展成曲艺,有演唱,有伴奏。

词语解释

1. 犹时俗。唐孟郊《劝善吟》:“顾夷昧时调,居止多疏慵。”

2. 在一个地区流行的各种时兴小调、小曲,有的已发展成曲艺,有演唱,有伴奏。

姚茫父《曲海一勺·时诗》:“是即今语所谓时调,其所流传,则《弦索西厢》,至今存焉。”老舍四世同堂》二四:“上自王侯,下至旗兵,他们都会唱二簧、单弦、大鼓与时调。”

溯源

民间艺术

旧时,时调被认为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俚曲,仅流传在民间的街头里巷。每当端午节前后开始,直到重阳节。清末民初,时调已在天津市四个地区盛行,并出了不少擅长时调的民间艺人。这四个地区是:俗称"北溜儿"的宜兴埠镇和丁字沽一带;河东的沈庄子和郭庄子一带;西头的西城根和西北角一带;城里一带。其中以城里最为兴盛,持久不衰。最有代表性的艺人有城里的杨开泰、宜兴埠的马凤仪、河东的温先生等,此外还有河西三义庄卖蒸饼的"蒸饼王"等都曾名噪一时。以上艺人多是从事搬运及手工业的工人和车夫、轿夫、瓦木油漆工匠以及鞋、剃头行业的劳动人民,被称为时调的"票友"。每年农历七月十三日的罗公诞辰和七月十五日的盂兰盆会,都是时调票友们大显身手的时机。罗祖是理发行业的祖师爷,为了庆祝罗祖诞辰,理发师们都要放假半天,吃捞面,还要邀请票友们演唱时调。这一天,全城大小的剃头房和剃头棚,到处都可以听到时调的演唱声。农历七月十五,津俗谓之"中元节与盂兰盆节",是日要举行盂兰盆会。晚上放河灯的同时,还有由时调票友们轮番登场演唱时调,成为群众演唱时调的盛会。

专业化

20世纪初,随着曲艺在茶园、茶楼演出的兴盛,逐渐出现了一些专业或半专业的时调女艺人。如赵宝翠(又名大宝翠)、高五姑和外号"棒子面"的秦翠红等。其中高五姑,出身娼妓,赎身后以演唱为业。她演唱的时调,20年代就已誉满天津市,许多新老茶园都争相聘请她去演唱。

她根据自身嗓音条件,创出一种"疙瘩腔",优美动听。拿手的段子是《七月七》、《秦楼悲秋》等,经常在电台广播,并录制了唱片。

秦翠红的嗓音宽厚、气力充沛,拿手段子是《撒大泼》。传统曲目反映了天津人民的生活风貌,如《放风筝》、《光棍哭妻》、《秦楼悲秋》等。

名家

在20世纪50年代前,享誉盛名的时调女演员还有姜二顺和赵小福。常在茶园演出的女演员还有王银宝、杜顺喜、刘翠英、张少卿、尹凤兰、周翠兰、赵双喜、王毓宝魏毓环二毓宝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津时调作了革新,丰富了唱腔旋律,增添了笙、扬琴等伴奏乐器,创作改编了《摔西瓜》、《红岩颂》等新曲目。天津广播曲艺团邀请曲艺工作者对时调的历史渊源和艺术特色进行了研讨,并正式定命为"天津时调"。在时调改革和演唱过程中,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王宝作出了重要贡献。她对传统唱词、唱段及唱腔进行了净化、筛选,清除了糟粕,净化了舞台;搬走了过去舞台上千篇一律又妨碍演员表演的长方桌;在乐器伴奏上,除原有三弦琴四胡外,又增加了扬琴和笙等吹打乐,使曲调显得既欢快,又和谐,烘托了气氛;改变了伴奏方法。过去演员出场,走到台口的桌子后面,三弦才开始起奏。改革后的乐队,随着演员的出场,即开始伴奏。当演员走到台口时,前奏已达到尾声。制造了一种较好的舞台音乐气氛;此外,还根据演唱内容的分段、间隙,增加了间奏。以上一系列的改革,一直沿用至今。

特点

连时调是组诗形式,由短向长发展。于乙时调和辞说时调均为适应内容表现的需要而加长的时调形式。辞说 时调在音律方面更自由些,杂有对话,增加了叙事成份。早期的时调,主要是高丽朝遗臣的忠君怀旧之作,也有少量爱国作品。16至17世纪,江湖时调、隐逸时调和道学时调占主要地位,表现男女爱情的作品也不少。创作时调的已不限于封建士大夫,涌现出一批平民作者。时调在李朝一代一直盛行。时调是小调类民俗音乐中发展得最为规范和成熟的类型。时调有如下特点:流传时间悠久,传唱范围十分广泛;不仅有一般群众歌唱,还有职业或半职业艺人在热闹的公共场所进行商业性演唱;由于流传的时间久,范围广,同一首时调多具有多种歌词内容。为适应不同的题材、不同的音乐性格和不同的地方风格,时调在基本旋律框架大体稳定的基础上,以音乐的其他因素的变化予以调整和适应。有些时调的变体变化更大些。因此一首时调往往具有弹性的表现功能;由于艺人的商业性演唱,为争取效益,艺人下工夫对时调进行加工改造,使其具有严谨规整的结构,变化丰富的节奏和音调,细致讲究的润腔等;时调常被戏曲、说唱及民间器乐吸收,成为曲牌。

艺术特色

天津市时调是天津土生土长的一种曲种。其原名叫"时调",源于下层社会流行的民俗音乐、小调。如有来自手工业者自编自唱的"靠山调";有来自于青楼妓院的"鸳鸯调"(俗称"窑调");有胶皮车(人力车)的车夫们,在劳累之余,坐在自己的车簸箕上哼唱的一种"胶皮调"和来自民间生活的"拉哈调"等。靠山调,大约产生于清同治末年或光绪初年,绱鞋作坊里的工匠每当日落时,坐着小马扎(用木条或木棍交叉组成支架,坐处用帆布带绷扎而成),背靠房山区自编自唱的一种曲调。内容多是抒发内心的感慨与忧愁。这种小调,被人们称之为"靠山调"。后经演唱者不断完善,创造出新的曲牌,如"悲秋调"、"解忧调"、"怯五更调"、"小五更调"、"反正对花调"等,这种所谓"九腔十八调",成为"靠山调"的基本调式。

拉哈调("拉哈"为天津市土语,指作事不认真),是由流行在河北省和天津一带的民歌小调"糊涂调"、"撒大泼"等演变而成。

此调的旋律以天津方言为基础。因字行腔、拍节也是一板一眼,常以对唱的形式出现。像《要婆婆》、《要女婿》等都是传统的名唱段。这些小调先后流传到妓院,经过青楼妓女们的哼唱,又被称之为"窑调"。后来经过文人和歌妓们的改编革新,形成了时调。时调在词句、腔调和板式等方面都与其他曲种有别。它在词句上,全篇最多不过五六十句,甚至只二三十句,就能把整个内容表达出来;唱腔上,周而复始地反复唱定型的曲谱;板式上,只有慢板、二六和快板三种。词句的规律是四句为一番,每番第三或第四句后面加一衬腔,即"哎哎哟"。唱词有七字句或五字名,可以加"三字头"或衬字,句尾多押平声,以阳平为合格(因天津话多为阳平)人这种格调多用于靠山调。时调的"数子"不分头尾,都可用五言句,且也不限于四句为一番。可根据情节分成几段。拉哈调则不受句、番数的束缚。在节奏方面,靠山调是慢板,数子是快板,拉哈调是二六板。在演唱上,靠山调是唱,数子是说,拉哈调是半唱半说。总之,天津市时调的腔调豪放,演唱时爽朗泼辣,不拘谨滞涩,很能表达天津人的性格和情感。?

传承意义

天津时调最初主要流行于天津底层市民聚集的南市、河东区地道外、红桥区鸟市、和平区等处的曲艺演出场所,20世纪三四十年代逐渐衰落。新中国成立后,对“靠山调”等进行成功改革,使之成为主要的演唱曲调,并创作出许多精品节目。"文革"前期天津时调又一度陷入危机,改革开放后重获生机,日趋振兴,一些传统曲调、曲目恢复上演。但近 年来天津时调发展又面临严峻的考验,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生存危机,亟待扶持和抢救。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天津市时调是天津独有的曲种,它产生于清末民初,1900年时已有专业艺人演唱。

天津时调

概述

天津曲种。清末民初以来流传于天津(主要在船夫、搬运工人、手工业者、人力车夫中传唱)。它渊源于 明、清以来的时调小曲,又和很多地区的民间小调有密切关系。天津时调除《要婆婆》等少数二人对唱节目外,大多是一人独唱,伴奏乐器是大三弦以及四胡、节子板。它的腔调有“靠山调”、“老鸳鸯调”、“新鸳鸯调”、“喇哈调”、“落尺时调”、“落五时调”等。另有外地传来的“探清水河”、“怯五更”、“下盘棋”等小调。天津时调唱词句式有以七字句为主的,有长短句相间的;板式有慢板、中板、二六板和近于数唱的“垛子板”,如“靠山调”中的“大数子”等。它的语音声调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天津市时调的传统曲目反映了天津人民的生活风貌。

其中有欢快的《踢毽儿》、《放风筝》;也有悲凉的《光棍哭妻》、《后娘打孩子》;还有相当多的反映妓女悲惨遭遇的《秦楼悲秋》等。

发展

它最初只是人们劳动之余的演唱活动,20世纪20年代以来有了职业歌手,有的在地摊、茶棚中演唱,常唱一些反映时事的曲目,如《民国六年闹大水》、《直奉战》等。最早登台演唱时调的是兼演京韵大鼓的女演员赵宝翠,其后有高五姑、秦翠红、赵小福、姜二顺等著名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津市演员王毓宝与弦师祁凤鸣等人一起对“靠山调”进行了艺术革新,丰富了唱腔旋律,增添了签、扬琴等伴奏乐器,创作和改编了《摔西瓜》、《红岩颂》、《春来了》等新曲目。

这个曲种唱腔包括靠山调、鸳鸯调、胶皮调等民间小调。靠山调据传原系修鞋匠人休息时,背靠山墙自娱自乐唱的小调;鸳鸯调是男女相恋的情歌;胶皮调则是人力车夫(天津称人力车为“胶皮”)等座时唱的小调。这些来自民间的小调充满乡土气息,腔调高亢,词句通俗,韵味醇厚,很适合天津市人的口味,因此旧时街头巷尾、工余饭后,经常能听到人们自弹自唱这些小调。专业艺人出现后,对这些民间小调进行了加工、改造和创新,使之成为反映时代风貌、社会生活,并深受人们喜爱的一个曲种,定名为天津时调。天津时调著名艺人有赵宝翠、周翠芝、谭俊英等人,其中佼佼者有秦翠红(绰号“棒子面”)、高五姑、赵小福等。50年代以来,有王毓宝异军突起,演唱反映新时代的新曲目,其嗓音洪亮、高亢,无有能望其项背者。以后又有后起之秀,使这一曲种得以继续流传下去。

参考资料

资料.汉典.2014-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