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叶苹
槐叶苹(学名:Salvinia natans (L.) All)是槐叶苹科小型漂浮植物。茎细长而横走,被褐色节状毛。槐叶苹以无性繁殖为主。槐叶苹会被立枯病等所危害,会遭到螺蛳等有害动物的侵袭。叶形美观,植株小巧别致。小片、大片种植皆宜。
形态特征
小型漂浮植物。茎细长而横走,被褐色节状毛。三叶轮生,上面二叶漂浮水面,形如槐叶,长圆形或椭圆形,长0.8-1.4厘米,宽5-8毫米,顶端钝圆,基部圆形或稍呈心形,全缘;叶柄长1毫米或近无柄。叶脉斜出,在主脉两侧有小脉15-20对,每条小脉上面有5-8束白色刚毛;叶草质,上面深绿色,下面密被褐色茸毛。下面一叶悬垂水中,细裂成线状,被细毛,形如须根,起着根的作用。孢子果4-8个簇生于沉水叶的基部,表面疏生成束的短毛,小孢子果表面淡黄色,大孢子果表面淡棕色。
生长习性
为多年生根退化型的浮水性蕨类植物,喜温暖、光照充足的环境。根茎平展 於水面,或偶尔匍匐於湿泥上;叶子为三叶轮生,具短柄,两型:水上叶两枚,卵状椭圆形,绿色,厚质,两面密被毛,可有效利用水的表面张力使得植体漂浮於水面上;叶脉离生;叶片上表面毛四根成一束并作张开状,下表面毛单生,密被;水下叶一枚,淡褐色,演化成胡须状,胡须细长,外密被多数褐色毛,以取代根的作用。孢子囊果球形,密被褐色毛,着生于水下叶的叶片基部,呈集结状排列,多发生於於乾季或冬季。
生长于适温为20-35°C,在10°C一下停止生长,超过35°C高温及5°C以下的低温则生长不良。
分布范围
分布与为害槐叶苹分布全中国,喜生地塘、静水溪河,随灌水流入稻田,吸氮能力极强,并略耐遮荫,严重影响水稻生长。
繁殖方法
槐叶苹以孢子繁殖或以营养体断体繁殖,子囊果成熟后脱离母体,沉入水底,翌年春季孢子囊散出,孢子在囊内萌发,发育成新株。或者槐叶苹植株秋冬腐烂后剩余的先端绿色部分翌春继续生长成新的植株。
主要价值
药用
【来源】槐叶苹科槐叶苹属植物槐叶苹Salvinia natans (L.) All.,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辛,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用于肿毒,血肿痛,烧烫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烂敷,或焙干研粉调敷患处。
饲用
槐叶苹柔软细嫩, 叶片比重占整株的 90 %以上, 易于采集, 鲜重产量达 0 .6 ~ 1 kg/ m2。营养成分中, 粗蛋白质含量达1 0 .3 %, 无氮浸出物26 .5 %, 粗纤维仅为14 .6 %, 灰分占31 .8%。对于家禽, 适口性尚佳, 在盛产期间喂, 产蛋量明显提高, 并有利于其换羽。长期饲喂, 也可防治一般肠道及消化疾病, 且具有保健功能。我县养鸡户正逐步认识到这一点, 他们广泛采集饲喂, 并进行冬贮, 以备冬季和初春饲用。尤其对肉食鸡, 在日粮搭配上, 其日粮比例含量增长许多。
每年 4 月末即可采集到, 在一些沟河、沼泽地或静水湖泡中靠岸一侧, 均有分布, 到 9 月末基本消失。采集后不要直接落地, 以免掺进尘土, 最好铺一层塑料薄膜。这样不仅避免尘土, 也有利于水分蒸发、晒干。可在水分蒸发 50 %时, 即槐叶苹萎蔫之时, 即可切碎拌入家禽的日粮中, 不要鲜喂。若有剩余, 则应晒干后制成草粉, 凉晒时最好阴干。在日粮搭配上, 其比例占 15 %左右即可。
危害
一年生漂浮水生杂草。秋末冬初产生孢子果,第2年春季萌发。孢子繁殖,或以植株断裂进行营养繁殖。生于池塘、水田、静水溪河。为稻田常见杂草,发生量较少。
防治
防除应采取农艺措施和化学除草相结合的方法。
(1)农艺措施主要有:一是建立地平沟畅、保水性好、灌溉自如的水稻生产环境;二是结合种子处理清除杂草的种子,并结合耕翻、整地,消灭土表的杂草种子;三是实行定期的水旱轮作,减少杂草的发生;四是提高播种的质量,一播全苗,以苗压草。
(2)化学除草,多数地方采用一次性封杀,就是在播种(催芽)后1-3天内,亩用40%“直播青”可湿性粉剂60克,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雾,施药时田板保持湿润。3天后恢复正常灌水和田间管理。通过化除后,如果后期仍有一定量的杂草,可采取针对法进行补除。如以草、千金子为主的田块,在杂草3-5叶期,可用10%千金乳剂50毫升加水30公斤,用针对法进行茎叶喷雾。用药前一天田间必须放干水,药后2天再恢复正常管理。如以莎草、阔叶杂草为主的田块,在播后30天左右,亩用10%水星可湿性粉剂20克加20%二甲四氯水剂150毫升混用,兑水30公斤针对法喷雾。水浆管理同上。如田间各种杂草共生,可用48%苯达松水剂75-100毫升加20%二甲四氯水剂150毫升混用,采用针对法喷雾。
参考资料
槐叶苹.中国自然标本馆.2021-04-14
槐叶苹.中国植物志.2013-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