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棕背树蜥

棕背树蜥

棕背树蜥(学名:Calotes emma)为鬣蜥科树蜥属的爬行纲,俗名别名:马鬃蛇、四脚蛇、干壁猴、箭宗马。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省云南省等地,多栖息于热带密林中或林下开阔地。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80至1950米。

动物信息

中文名:棕背树蜥

中文俗名:马鬃蛇、四脚蛇、干壁猴、箭宗马

拉丁文名:Calotes emma

英文名:Forest 紫冠蕉鹃 lizard;Brown tree-监听

物种分类:爬行纲、蜥蜴目、鬣蜥科、树蜥属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Gray,1845Iucn2003:LC.IUCN2003:Not listed

国内分布:分布于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内分布于滇西和滇南部分地区。

国外分布:见于阿富汗、印度阿萨姆邦、缅甸、泰国普吉岛、马来半岛。

型态特征

棕背树蜥头部两侧由吻端至耳后方各有一块大型深色斑块,其背上的毛相较攀蜥属来的明显,背部并有数条深色鞍型花纹,繁殖期时雄性喉囊会转变为深色。身体两侧有一条白色带状条纹延伸至后腿部,体长约35~40公分。头长约为头宽的1.5-1.8倍,尾长约为头体长的2倍以上。头顶鳞大小似一致,吻棱与眼睫相连成刀状;鼓膜裸露,小于眼颈;眶后有棘;颈背发达,向后渐矮;背鳞大小一致;腹面浅棕色。

习性

本种栖息于环境潮湿的热带雨林内,所以饲养时箱子环境必须保持在75%的高潮湿环境,温度约保持在25~30°C,箱子最佳大小为150X80X120cm,以小型昆虫为主食。多在草丛、灌丛中活动。

繁殖方式:卵生

食性:以小型昆虫为主食。

护理:饲养时箱子环境必须保持在75%的高潮湿环境,温度约保持在25~30°C,箱子最佳大小为150X80X120cm。

动物分布

棕背树蜥在中国分布于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内分布于滇西和滇南部分地区,国外于缅甸、印度阿萨姆邦、泰国普吉岛越南柬埔寨等地。

食物

棕背树蜥以昆虫及部分齿类为食,偶食家禽,其牙尖锐,具3个牙尖。草食性者(如鬣蜥)的牙冠宽,呈叶状,具锯齿状切缘。以软体动物门甲壳亚门为食者(如凯门蜥属〔Dracaena〕)于腭後部有钝圆的牙用以碾碎。其下腭各牙内侧有纵沟或褶用以引出毒液。棕背树蜥的牙生于上腭骨、前腭骨及牙骨的边缘,少数种生于腭上。胚胎期前腭骨上有「卵牙」,从吻部向前突出,用于钻破卵壳,孵出後即退化。牙著生的方式多为侧生式,部分种为顶生式,避役的两眼可独立运动。棕背树蜥有盐腺用以排出矿物质盐。肩带存在。

运动

棕背树蜥具四足,後肢肌肉有力,能迅速奔跑及迅速改变跑动方向,Cnemidophorus属时速达24公里(15哩)。有几科棕背树蜥身体延长,四肢缩短,乃至无肢体。铅山壁虎鬣蜥属(Uta)及Acanthodactylus属的趾上多缘饰以增加其表面积并防止陷入沙中,壁虎能在垂直的玻璃板上爬行。避役每足5趾,藉皮肤构成的蹼分为内外两组,在後肢外侧3趾、内侧2趾各成一组,前肢反之,适于抓握树枝。某些地栖鬣蜥及agamids能以两条後肢奔跑,奔跑时尾伸向後上方以保持平衡。鬣蜥科(飞蜥属)体侧有皮膜,可滑翔。棕背树蜥雄体具成对的交接器官──半阴茎王蜥能跑过短距离的水面。

生活环境

棕背树蜥生境各异,生活于地下、地表或高大的植被中,沙漠及海岛中均可见。仅存的海生种为加拉帕戈斯群岛𫛭(Galapagos Islands)的海鬣,食海藻。有几种棕背树蜥部分水栖,食淡水生物。对棕背树蜥最为重要的环境因素为温度,许多种有其「最适温度」,会晒太阳以升高体温,使之高于气温。生活于寒冷地区的种冬眠。昼长对棕背树蜥亦有影响。大部分棕背树蜥为卵生,卵产于所挖穴中,树木、岩石的裂缝中,或落叶层下。有些棕背树蜥(尤其是生活于高海拔、高纬度地区者)为卵胎生或胎生。多无护卵习性。

棕背树蜥昼间活动,铅山壁虎多在薄暮至破晓之间活动,并能发出大声(而大部分棕背树蜥不能发声)。棕背树蜥的捕食方式为静候或搜寻。许多棕背树蜥能将尾部自割,断下的尾能迅速扭动以分散捕食者的注意,棕背树蜥得以逃脱。许多棕背树蜥有领域行为(包括领域表演)或求偶表演。许多种有股孔,可能用来分泌物质以吸引异性。棕背树蜥对于人的经济意义不大。某些鬣蜥可食,有些可制革。壁虎栖于居室,可捕害虫,但可能传播沙门氏菌属。棕背树蜥是生物学的重要研究材料,又常饲为玩赏动物。

与蛇的区别是

棕背树蜥下颌骨的左右两半以骨缝结合,不能活动,口不能张大。蛇的下颌骨左右两半以韧带相连,彼此间可拉开,这是蛇的口可以张得很大的原因之一。

棕背树蜥一般具有四肢,即使四肢都退化无存的种类,其体内必有前肢带(肩带)的残余。蛇一般不具四肢,即使有后肢残余的种类,其体内也绝没有前肢带的残余。棕背树蜥多具有活动的上眼睑和下眼睑,眼睛可以自由启闭。蛇的上下眼睑愈合为一透明的薄膜,罩在眼睛外面,看起来,蛇眼永远是睁开的。

棕背树蜥多数种类的舌头都较宽大肥厚。蛇的舌头都很细长,前端分叉甚深,基部位于鞘内,常通过口前端的缺刻处时伸时缩,借以搜集外界(主要是食物)的“气味”分子,送入锄鼻器产生嗅觉。

棕背树蜥一般都有外耳孔,即使没有,也可从外表看出鼓膜的所在。蛇没有外耳也没有鼓膜,所以外表上看不出听觉器官的痕迹。

棕背树蜥的尾巴都较长,一般约等于(或仅略短于)头体长,或为头体长的2~3倍。蛇的尾巴相对较短,为体长的1/2到1/4(即尾长占全长的1/3~1/5)。

生态习性

繁殖与寿命

棕背树蜥类具交接器,行体内受精。一般在春末夏初进行交配繁殖。有的种类的精子可在雌体内保持活力数年,配种一次后可连续数年产出受精卵。在一部分棕背树蜥中只发现雌性个体,据研究,它们是行孤雌繁殖的种类。这类棕背树蜥的染色体往往是异倍体。有的正常行两性繁殖的种类,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会改行孤雌繁殖,据认为,孤雌繁殖有利于全体成员都参与产生后代,有利于迅速扩大种群,占据生存领域。

棕背树蜥系卵生(oviparous)、一般于夏季产卵于温暖潮湿而隐蔽的地方。卵数由一二枚到十几枚不等。卵的大小与该种个体的大小有一定的关系。壁虎科的卵略近圆形,卵壳钙质较多,壳硬而脆。其他各种棕背树蜥的卵多为长椭圆形,壳革质而柔韧。

有的棕背树蜥卵在母体输卵管后段(“子宫”)就开始发育,直到产出仔蜥,叫做卵胎生(Ovoviviparous)。石龙子科中不少种类为卵胎生,其余各科棕背树蜥多为卵生。同一属中有的种类为卵生,另一些种类则为卵胎生。譬如南蜥属多线南蜥(Mabuya multifasciata)为卵胎生,多凌南蜥(M.multicarinata)为卵生。又如滑蜥属中两个相近种秦岭滑蜥(Scincella. tsinlingensis)为卵胎生,而康定滑蜥(S.Potanini)却为卵生。我国特产动物鳄蜥(shinisaurus croco鲇属)在当年年底仔蜥就在母体输卵管内发育成熟,但延滞到第二年5月才产生母体外。解剖怀孕后期的鳄蜥,成熟仔蜥已无卵黄,而母体输卵管壁布满微血管网。可能发育后期的仔蜥依靠母体提供营养,应属于少数胎生(Viviparous)棕背树蜥之一。

活动与摄食

棕背树蜥是变温动物,在温带寒带生活的棕背树蜥于冬季进入休眠状态,表现出季节活动的变化。在热带活的棕背树蜥,由于气候温暖,可终年进行活动。但在特别炎热和干燥的地方,也有夏眠的现象,以度过高温干燥和食物缺乏的恶劣环境。可分为白昼活动、夜晚活动与晨昏活动三种类型。不同活动类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食物对象的活动习性及其他一些因素。

棕背树蜥的活动范围很局限。棕背树蜥往往只在几株树之间活动。据研究过的几种地面活动的棕背树蜥,如多线南蜥等,活动范围平均在1,000平方米左右。有的种类还表现出年龄的差异。刚孵出的蜓(Sphenomorplus)多在孵化地水域附近活动,成年后才转移到较远的林中活动。

棕背树蜥吃动物性食物,主要是各种昆虫。铅山壁虎类(Gekkonids)夜晚活动,以鳞翅目等昆虫为食物。也有一部分棕背树蜥如鬣蜥(Agama)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由于大多数种类捕吃大量昆虫,棕背树蜥在控制害虫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很多人以为棕背树蜥是有毒动物,这是不对的。全世界6000种棕背树蜥中,已知只有两种有毒毒蜥属,隶属于毒蜥科(Helodermatidae),且都分布在北美及中美洲

尾的自截与再生

棕背树蜥在遭遇敌害或受到严重干扰时,常常把尾巴断掉,断尾不停跳动吸引敌害的注意,它自己却逃之夭夭。

这种现象叫做自截,可认为是一种逃避敌害的保护性适应。自截可在尾巴的任何部位发生。但断尾的地方并不是在两个尾椎骨之间的关节处,而发生于同一椎体中部的特殊软骨横隔处。这种特殊横隔构造在尾椎骨骨化过程中形成,因尾部肌肉强烈收缩而断开。软骨横隔的细胞终生保持胚胎组织的特性,可以不断分化。所以尾断开后又可自该处再生出一新的尾巴。再生尾中没有分节的尾椎骨,而只是一根连续的骨棱,鳞片的排列及构造也与原尾巴不同。有时候,尾巴并未完全断掉,于是,软骨横隔自伤处不断分化再生,产生另一只甚至两只尾巴,形成分叉尾的现象。我国壁虎科蛇蜥科、棕背树蜥科及石龙子科的棕背树蜥,都有自截与再生能力。

变色与发声

棕背树蜥的变色能力很强,特别是避役类(Chamaeleons)以其善于变色获得“避役”的美名。我国的蚌西树蜥云南龙蜥多数也有变色能力,其中变色树蜥(Calots versicolor)在阳光照射的干燥地方通身颜色变浅而头颈部发红,当转入阴湿地方后,红色逐渐消失,通身颜色逐渐变暗。棕背树蜥的变色是一种非随意的生理行为变化。它与光照的强弱、温度的改变、动物本身的兴奋程度以及个体的健康状况等有关。

保护措施

已经收入《“三有”保护动物名录》,需要加强保护。

参考资料

棕背树蜥简介.lizard.intopet.com.2015-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