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丹尼尔·笛福

丹尼尔·笛福

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1660年—1731年),原名丹尼尔·福(Daniel Foe),后改名为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17—18世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是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

笛福于1660年出生在伦敦一个中下层阶级家庭,曾就读于萨里郡多尔金的詹姆斯·费舍尔牧师学校和查尔斯·莫顿牧师主办的学院。毕业后,笛福放弃了当牧师的计划转向经商。1685年,笛福拥护并参与了蒙默思公爵的支持者发动的推翻国王的暴动,后因暴动失败而前往欧洲,在1687年得到了赦免,在欧洲期间,他继续经商并且一直撰写文章抨击詹姆斯二世。1688年笛福加入威廉三世的军队,对建立一个新政府表现出浓厚兴趣,这期间一直经商,但最后于1692年破产。1702年亨利·帕麦斯顿掌权之后,笛福代表当时日益上升的资产阶级出版了大量的政治性小册子,并因此于1703年被捕入狱。随后牛津大学伯爵罗伯特·哈利将笛福从狱中救出,并和他一起于1704年创办《评论》杂志,该杂志于1713年中断。1714年,哈利失势,为了生存,笛福开始转向文学创作。1719年第一部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发表,该小说自出版后就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笛福也因此被大家视为“欧洲小说之父”。后续人物还陆续创作了《辛格顿船长》《杰克上校》《摩尔·弗兰德斯》等小说,这些小说对英国及欧洲小说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影响以及作用。1731年4月24日丹尼尔·笛福离世,葬于本希尔公墓。

笛福的作品主要包括人文精神、宗教意识和殖民主义等方面的主题,其中大部分小说都是采用顺时序的逼真细节,以“自传性回忆”的手法创作个人自传小说,描述个人主义奋斗的历史,主人公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演绎这一奋斗过程。丹尼尔·笛福被誉为“欧洲小说之父”“英国小说之父”和“英国报纸之父"等。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660年,笛福出生在伦敦一个中下层阶级家庭,笛福的父亲詹姆斯·福从事屠宰业,双亲都是长老会教徒,不信仰英国国教。

笛福曾就读于萨里郡多尔金的詹姆斯·费舍尔牧师学校,成绩优秀。但由于他的长老会教徒身份,不能在牛津大学或剑桥大学求学。最后他转而在纽因顿格林的查尔斯·莫顿牧师主办的学院学习。毕业后,笛福放弃了当牧师的计划转向经商,从鞋袜商、烟酒进口商,到船舶保险人,未及而立之年就在城里和乡下都拥有房产以及象征身份地位的四轮马车。在1678年~1683年期间笛福到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德国经商,于1681年,完成第一部作品论著《冥想》。1684年,他与一位富商的女儿玛丽·塔夫利(Mary Tuffley)结婚,后者带来了3700英镑的嫁妆。

从政经历

1685年,笛福拥护并参与了蒙默思公爵的支持者发动的旨在推翻国王的暴动,后因暴动失败而前往欧洲。在欧洲客居3年,在1687年得到了赦免,在欧洲期间,他继续经商并且一直撰写文章抨击詹姆斯二世。1688年他加入威廉三世的军队,对建立一个新政府表现出浓厚兴趣。期间一直经商,后于1692年破产。1695年,笛福被任命为皇家彩票事务负责人。1697年,笛福出版论著《计划论》。在笛福看来,“计划”一词含义很广,包括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工农业的改造、创立和发起各种公司企业,还包括各种投资活动在内。《计划论》中许多观点在当时是很先进的,尤其是对英语教育、军事教育和女子教育等问题的见解在当时是很先进的。1701年,笛福出版长诗《地道的英国人》来捍卫威廉三世

1702年亨利·帕麦斯顿掌权之后,非国教教徒反对托利党人所把持的教会对非国教教派进行的迫害。笛福用化名出版一本小册子,名为《对付新教徒最直截了当的办法》或者《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The Shortest Way with the Dissenters),辛辣讽刺托利党所推行的宗教迫害政策。托利党人对其中隐含的嘲讽之意勃然大怒,于1703年5月把笛福打入狱中,并判其接受3次带枷示众的惩罚。法庭刚刚宣判,笛福就写出《枷锁赞》一诗,抨击托利党人。因为被捕入狱,牢狱期间,笛福生意被彻底摧毁,欠下巨额债务,虽然后来尽力还清大部,后半生依旧是债务缠身。同年,牛津伯爵罗伯特·哈利将笛福从狱中救出,并和笛福做了一个交易:他让笛福重获自由,笛福为他舞文弄墨。

1704年,笛福在亚历克斯·哈利庇护和支持下,创办了《评论》杂志,专门为哈利和其所在党派服务和代言。该杂志于1713年中断。1714年,哈利失势,五十四岁的笛福不仅失去了作为雇佣文人的收入来源,还再度面临煽动诽谤罪的指控。为了免于牢狱之灾,笛福不得不投靠辉格党大臣汤森德,在汹涌狂暴的党派政治新闻业,成为辉格党政府的秘密雇佣文人。在当时的政治文学创作中,很多英国的批评家都说笛福的小说虽然伟大,但他的人格十分低劣。实质上,生意失败后的笛福负债累累,同时要养妻子和六个孩子。出于对政治的浓厚兴趣,他开始为报社撰写政论文章来谋生。因为这些文章经常抨击国王和某个党派,笛福数次入狱,在监狱里度过了很多年。由于政论文章只能给他惹麻烦并增加债务,笛福只好转向小说创作。

创作经历

1714年,为获取额外收入以支撑庞大的家庭人口和昂贵的生活方式,使笛福不得不想尽办法,写一些时人欢迎的家庭行为手册。当时,游记文学和历险故事颇为流行,窥见商机的笛福在五十九岁那年创作了《鲁滨逊·克鲁索》,又名《鲁滨逊漂流记》,该小说自1719年出版后就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笛福也因此被大家视为“欧洲现实主义小说”之父。笛福作品中所体现的孤独、恐慌以及人物的多面性,都能在他的生活中找到原型,也是其创作心理的印证。由于清教徒的道德观,作者总是使他笔下的主人公一再表示悔恨,立誓不干坏事,但环境又一再迫使主人公违背誓言。笛福对他所描写的人物理解较深,尤其擅长写主人公在不利的环境中如何克服困难。

《鲁滨逊漂流记》的畅销促使他写了《鲁滨逊漂流续记》,他让自己的英雄做了一次环球旅行,鲁滨逊的旅程是从北京出发,横穿西伯利亚到俄罗斯阿尔罕格尔斯克。虽然笛福没来过中国,但在续集中谈到了当时欧洲人还不大知晓的黑龙江省。《鲁滨逊漂流记》让他上升到了一个不朽的地位。1720年,完成历史小说《骑士回忆录》《辛格顿船长》。1722年,出版小说《摩尔·弗兰德斯》,小说讲述了主人公摩尔·弗兰德斯的一生。摩尔善良、真诚,对生活充满了幻想。同年又出版《杰克上校》《大疫年日记》,《大疫年日记》讲述了1665年伦敦大瘟疫,把这场鼠疫的发生、传播,它引起的恐怖和人心惶惶,以及死亡数字、逃疫的景况写得如身临其境,1724年,出版小说《罗克萨娜》,1725年,出版小说《英国商人手册》。此外他还写了传记《聋哑卜人坎贝尔传》《彼得大帝纪》,几部国内外游记,如《新环球游记》《罗伯茨船长四次旅行记》等。

1731年4月24日,丹尼尔·笛福逝世于伦敦居所,葬于本希尔公墓。

主要作品

参考资料:

创作特点

作品主题

人文精神

丹尼尔·笛福以自己的言行演绎了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以及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社会所推崇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他敢于冲破封建束缚,积极开拓,从商致富,身体力行,体现了人的勤劳、智慧、勇敢、毅力和创造力。他通过小说主人公的勤劳勇敢和艰苦创业的描述反映了人类不断探索追求的进取精神以及他自己对人类存在价值的哲理思考。笛福所描述的鲁滨孙·克鲁索艰苦创业的经历可以说是人类战胜大自然和创造物质财富的历史微缩。新兴资产阶级富于实验和冒险,勇于尝试新事物,开拓进取,积极创造,实现自我。该作品中鲁滨逊创造性劳动的价值取向影响了后世。鲁滨逊的英雄形象塑造直接体现在传承和弘扬人文精神上。笛福指出了实现实践活动的价值的基本途径,其作品中鲁滨逊创造性劳动的价值取向影响了后世。鲁滨孙在荒岛上的生活及与大自然抗争的经历都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倡导的人的能力在历史前进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反映了人文主义精神。

宗教意识

笛福的思想通常表现为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宗教价值意识。比如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展示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传统价值,关于鲁滨逊的形象塑造,它清晰地反映了新教伦理价值的影响。它显示资本主义扩张的意识形态的冲突和保守的宗教、伦理意识形态,这反映了伊斯兰教主义下的商人和他的内心世界充满了矛盾。笛福《鲁滨逊漂流记》作品展示,其主张各种形式的文明应该共存。先进的文明不能看不起落后和野蛮的文明。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的原因和存在的价值,观察对手和反思自己,辨清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平等对话、超越和突破文明不平等。

殖民主义

丹尼尔·笛福的作品中殖民主义展现三方面:侵略扩张的先锋,对种族歧视的鼓吹和拜金主义的反射。在笛福的多部作品中,其主人翁对于殖民者的侵略扩张行为都是持肯定态度的。如《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孙,他是一个勤勉的劳动者,同时又是一个资产阶级分子和殖民主义者。鲁滨逊一个人的时候,他曾高高地站在荒岛上自言自语地地说:“这里的一切都是我的。”他在荒岛上顽强地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自强不息,艰苦创业,既是为了生存,也是为创造财富,更是为了占有土地。因此,他这些商业行为和开发活动,在反殖民主义的视界中,都带有剥削、掠夺和殖民的意味。笛福作品中殖民主义烙印,还体现在对于物质和财富的疯狂的、无节制的追逐之上,即拜金主义。笛福用自己的笔,为英国殖民者的拜金主义嘴脸树起了一面巨大的反射镜。他的作品中的鲁滨逊多次冒险远航到海外经商或贩卖奴隶,目的都是为了获取高额利润,积累财富。

写作手法

叙事结构

笛福小说遵循的主要是顺时序,文本时序与故事时序的一致是最“顺”乎自然的。笛福小说中的叙述顺序也就是按照主人公生活中的实际事件的发生顺序来确定的。比如《鲁滨逊漂流记》按时间顺序依次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鲁滨孙不安于父母给他安持的平静舒适的小康生活,违背父母的意愿,三次离家航海冒险的早期经历。第二部分,描写了鲁滨孙离开巴西远航前往非洲贩卖黑奴途中遭遇暴风雨,再一次死里逃生,漂落荒岛以及在岛上的二十八年的生活经历。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上乘船回到英国以后的事情。顺时序因为按照生活中的实际事件的发生顾序叙事,有利于更好地自然展现主人公的人生经历,使小说更类似于对真人真事的真实记载,所以成为了笛福小说主坚遵循的叙述顺序。不过,在总体顺时序的基础上,也间或有一些预叙和倒叙。

语言特点

笛福的小说主要是以“自传性回忆”的手法创作的个人自传小说,在第一人称主人公的回顾性叙述中,聚焦者始终是同一个人物,而这个人物正是主人公自己。以第一人称为人物叙述者的“自传性回忆”,这使笛福的小说具有明显而公开的回顾往事的特点。以“自传性回忆” 的方式来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向读者讲述“我”在故事发生的实际年代的感受和行动。如《鲁滨逊漂流记》、《摩尔·弗兰德斯》和《罗克珊娜》中以第一人称“我”自称的主人公鲁滨孙·克鲁梭、摩尔·弗兰德斯和罗克珊娜就是这样的叙述者。笛福独特的语言风格:简洁、精炼、顺畅,没有人工雕琢,甚至接近口语,但绝不粗俗。比如冒险小说中的《辛格顿船长》,描写了主人公为生存致富而不择手段的残酷斗争。又比如在1722年创作的历史小说《大疫年的回忆》中,作者以一个目击者的身份描写了1664-1665年伦敦鼠疫流行时的悲惨景象。

取材真实

笛福以其特有的细腻观察及精细入微的描写叙述历史,作品平直晓畅在细枝末节中见真实,既有强烈的历史感,又有冲击性的现实意义。笛福进行创作时,将“真实性”置于首要位置,几乎在每部小说序言中都要不厌其烦地反复说明他所叙述的故事的“真实性”:主人公是“至今活着”的人,他的故事是“以真实事件为基础”的,作品的内容取自主人公“自己的回忆录”。

人物塑造

综砚笛福的小说,都是通过讲述人物经历从而塑造人物形象,其故事中主人公的功能表现为战胜各种具有限制性,甚至是破坏性的环境,实现自我生存和成功的可能。笛福的小说,所要描述的是经济个人主义奋斗的历史,主人公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演绎这一奋斗过程。人物的这一功能,体现在他们的性格特征上,则具体表现为对于物质财富的追求。主人公在自述人生经历的过程中,自然地呈现人物形象。所以,鲁滨孙、摩尔弗兰德斯和罗克珊娜不管以何种身份出现,他们在本质上都是经济利益驱动下的个人主义奋斗者",他们的一切行为活动都体现出追求物质财富的特征,而其余的个性则并不重要,以至于可以淡化至模糊不清。在笛福的小说中,人物的功能是推动故事情节继续向前发展的动力,而人物性格的变化对于故事的发展则无关紧要。就比如《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孙是个人主义奋斗型人物的代表。

个人生活

1684年,笛福与一位富商的女儿玛丽·塔夫利(Mary Tuffley)结婚,婚后育有七个子女。笛福晚年与大儿子本杰明决裂,去世前两年,老债务人的妻子又把他诉上法庭,逼他偿还八百英镑。为了避免被捕,他告别至亲,独自藏身于肯特郡的一个偏远村庄。为保障妻子和未出嫁的女儿日后生活,他提前将财产转移给二儿子丹尼尔。然而,他的二儿子合法地享用了这笔财产,生活富裕。

影响与评价

人物影响

笛福被推崇为英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他一反传统的人物塑造,在人物塑造、细节描述和语言的生活化方面独树一帜,为英国文学开辟了现实主义小说的道路。丹尼尔·笛福被誉为“欧洲小说之父”“英国小说之父”,“英国报纸之父"和“现代新闻业之父”等,对英国及欧洲小说的发展都起了影响以及作用,他因此成为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笛福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开创者之一,也是英国第一位以第一人称方式描写女性的男性作家。

丹尼尔·笛福的杰作《鲁滨逊漂流记》对英国小说作出了巨大贡献,奠定了他对新闻业的影响以及他在虚构作品中对非传统主题的探索。笛福的作品一直受到读者和学者的赞誉、研究和欣赏。

丹尼尔·笛福笛福曾为26家杂志供稿,他的作品(包括大量政论册子),共达250种,其著名作品《鲁滨逊漂流记》流传于各国,在不同国家都有译本。2015年该作品还被列入北京市中考名著必读著作,被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列入课文。

人物评价

“笛福的价值观是十八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重要创新,在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爱因斯坦)

“笛福之前的英国作家的作品都缺乏可信度,笛福为我们设定了一条重要的规则:讲故事者必须可信。”(英国小说家伊丽莎白·鲍温)

“笛福轻松使用第一人称叙述形式,模仿日记和忏悔式回忆录的技 巧,在他从一七二零年到一七二四年间发表的一系列小说作品中显而易见。”(安德鲁·桑 德斯)

“如果人们要抓住资产阶级年轻的、革命的、上升时期的旺盛而自信的精神,那么最好的导引莫过于笛福与《鲁滨逊漂流记》了。(英国评论家杰克逊)

人物轶事

丹尼尔·笛福原名叫作丹尼尔·福,本姓福(Foe),笛福后来在自己的姓前面加上听起来如同贵族的“de”的前缀,花钱买了一个盾形的纹章,虚造了一份家谱,以此来表明他出身于贵族,形成笛福(Defoe)这一笔名。

后世纪念

英国人爱事先给自己写墓志铭,写得俏皮,机智而简短。笛福也写了,他希望在他的墓碑上刻写:“丹尼尔·笛福。”但人们却是另外的考虑,他们在他的墓碑刻写上了:“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

参考资料

Sina Visitor System.新浪微博.2024-03-14

《鲁滨逊漂流记》 | 父子喜相逢(3).学习强国.2024-03-15

人物 | 丹尼尔·笛福:一个比故事更有故事的人生.微信公众平台.2024-03-13

《鲁滨逊·克鲁索》出版三百年︱杨璐:笛福与乱世中的个体.澎湃新闻.2024-03-28

《鲁滨孙漂流记》丨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课文-大河报网.大河网.2021-08-19

猫眼验证中心.猫眼电影.2024-03-12

4.3: Daniel Defoe's Robinson Crusoe (excerpt).Libre texts.2024-03-29

笛福.微信读书.2024-03-28

摩尔·弗兰德斯(双语译林·壹力文库).微信读书.2024-03-29

丹尼尔·鲁滨逊·笛福:你一生的故事.微信公众平台.2024-03-13

丹尼尔·笛福 Daniel Defoe 的作品(212).豆瓣读书.2024-03-22

好书·书评丨何怀宏:泰晤士河曾千帆竞发,这里有文明演变的风景.今日头条.2024-03-15

丹尼尔·笛福.微信读书.2024-03-22

Daniel Defoe.英国遗产.202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