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产琐言
中国清代的一部关于中国清代的一部关于封建地主家庭经济学的专书,书中提出了一系列家庭理财之道、理财之理和理财之策,比较突出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家庭理财术的特点。《恒产琐言》是张英在亲身切实体验的基础上,训诫子孙变卖田产的文章。其他的家训中,关于土地也大都是从知足安分的见地出发,内容多为良田勿贪,买卖土地须公正等。可以说,土地作为恒产的有利性在此是不言自明的前提。但是张英《恒产琐言》的最关键的主张却在于,土地投资看起来利润少,但最终是有利的这一点。其背景,是由于土地投资的利润微薄,田主陆续变卖田产的风气。
正文
中原地区清代的一部关于封建地主家庭经济学的专书。张英(1637~1708)著。张英,字敦复,安徽桐城人。康熙时官至文华殿大学士,著有《笃素堂文集》。《恒产琐言》是文集中的一种。
全书共十六节。第一节讲:夏、商、周三代以后,土地久已成了私人的恒产,因此,有田者必“思所以保之”。“保恒产”是作者写此书的目的。
第二节引用《孟子·滕文公上》中“有恒产者有恒心”的论点作为理论依据。孟子和张英说的“恒产”虽都是指封建地产,但他们的“恒产论”却大不相同。孟轲的恒产论是要求封建国家“制民之产”,以确立和巩固新产生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主义生产方式;张英的恒产论却是以保持和扩大地主私人的地产为目的。他把孟轲的“制民之产”的恒产论换成了地主如何“保己之产”的恒产论。
第三、四、五、七、八、九等节,均论述封建地产是最好的财产。它宣扬地产最耐久,不象其他财产易磨损,易受水、火、战乱破坏,易被抢劫偷盗;占有土地最少风险,获利最可靠,不象经营工商业容易亏累。它还提出“取财于人不若取财于天地”的论点,认为商业、高利贷收入都是“取财于人”,容易招人怨恨;占有土地收取地租却是“取财于天地”,即使“多方以取”,也不会有“罔利之咎”。
第六、十、十一至十五各节,都是谈怎样防止“鬻(出卖)产”,并如何扩大地产的问题。作者认为地主家庭丧失恒产主要是由于子弟挥霍无度,造成欠债而出卖,因而提出了种种“防鬻产”的主张:①严格控制生活开支,防止入不敷出和借债;②在因欠债而必须卖产时应尽先卖其他财物,而不可卖土地;③使地主子弟亲身参加收租、放债等活动,以养成他们重视地产、关心家业的心理。作者特别强调善于“保恒产”的地主要懂得利用大灾之年。这时地价很低,如趁机买地,“于此时收买贱产”最容易发家致富。反之,如此时因欠债而卖地,则容易造成破产,于地主最为不利。
作者还认为:“保恒产”除了防鬻产外,还要从积极方面“尽地力”,而尽地力一在“兴水利”,一在“择庄佃”。在本书中,作者对“兴水利”并未提出具体主张,而对“择庄佃”则大加发挥。他主张选择佃户要以劳动力强、生产资料比较齐全、愚昧所使唤和肯于忍受苛重剥削而不反抗为标准。
在第十六节,作者以自己年轻时卖产的教训和“五十年来”对众多的地主家庭兴衰变化的见闻,说明“保恒产”的重要,进一步归结出自己写《恒产琐言》的目的。
《恒产琐言》一书,典型地表现了中原地区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地主经济的特点,表现了封建社会晚期土地兼并的剧烈和地主阶级寄生性的增加。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