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翔
戴翔(1978年—),出生于中国天津,是一位以影像作为媒介进行创作而闻名的艺术家。毕业于南开大学东方文化艺术系,其作品曾在中国、美国、加拿大、法国、奥地利等地展出,其创作媒介涉及绘画、影像等。代表作品《新雷锋故事》系列被法国多家机构及私人收藏。2014年作品《新清明上河图》在连州国际摄影节首次展览,该作品经媒体报导后,一夜之间爆红网络,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讨论。该作品也获得此次大展最高荣誉“新摄影年度大奖”。戴翔凭此作品产生的轰动效应也入榜《南方都市报》评出的2014年文化年鉴之权力榜《文化江湖100人》。
人物经历
1978年生于天津市。
2004年学习于中央美术学院摄影与数码媒体工作室。艺术家现生活工作于天津、北京市。创作媒介涉及绘画、影像等。其作品曾在中国、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地展出并被法国多家机构及私人收藏。主要代表作品《新清明上河图》《新雷锋故事》。前者在2014年连州市国际摄影节首次展览,该作品经媒体报导后,一夜之间爆红网络,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讨论。
该作品也获得该大展最高荣誉“新摄影年度大奖”。戴翔也凭此作品产生的轰动效应入榜《南方都市报》评出的2014年文化年鉴之权力榜《文化江湖100人》,进入该榜单的还包括了如莫言、韩寒、崔健、徐冰等100位文艺界知名人士。
作品
新清明上河图
2014年创作完成的艺术项目《新清明上河图》,又名《清明上河图2013》,是其花费近三年时间“自拍自导群演”的影像作品,该作品长达25米,于2014年11月21日首次亮相于广东的第十届连州国际摄影节上,一经展出便爆红互联网,从而引发摄影圈、文化评论界乃至社会公众层面强烈关注。社会舆论争议较大,在颁奖典礼上,戴翔最终凭此作品获得了压轴大奖“新摄影年度大奖”殊荣。该作品产生的传播效应成为2014年度备受媒体关注的文化事件之一。
新雷锋故事
2008年《新雷锋故事》系列作品曾发表于美国《Aperture》《photograph》、英国《The Sunday Times》、法国《le Monde2》《art actuel》等杂志, 该系列作品入编著名影像评论家顾铮主编的大型画册《中国当代摄影艺术》,2014年入编莱顿大学高中选修课教材。
期刊杂志
戴翔的作品曾发表于美国《aperture》《photograph》、英国《The Sunday Times》、法国《le Monde2》《art actuel》等专业期刊杂志,并被多家艺术机构及个人收藏。
展会
2014 第十届连州市国际摄影年展 连州 中国
2011 第一届多伦多中国摄影艺术节(TCPF) 多伦多 加拿大
2010 中国当代摄影一览 北京 中国
2010 洛杉矶国际摄影博览会(LA PHOTO)洛杉矶 美国
2009 大河画廊回顾展 北京 中国
2009 “新雷锋故事”戴翔摄影展 香港特别行政区 中国
2009 “艺术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 北京 中国
2008 第四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连州 中国
2008 “全景”四人影像展 北京 中国
2008 2008平遥县国际摄影大展 平遥 中国
2008 当代中国摄影学术展 北京 中国
2008 第三届“798买的起中国艺术节”北京 中国
2007 “ Ou and Doll”当代艺术展 天津 中国
2006 2006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平遥 中国
2005 2005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平遥 中国
2005 第14届“哈苏”奥地利超级摄影巡回展 林茨 奥地利
2004 上古城“艺术PARTY”三人影像展 天津 中国
作品评论
《新清明上河图》评价
“该作品之所以获奖,有几方面的考虑:首先是从体量上说,该长卷体量巨大;从作品语言上说,摆拍与导演式的作品语言形式独特,几乎做到了极致。作为当代摄影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艺术家根据现实生活场景营造故事,摆拍场景,更能发挥艺术家的主观创造性,与普通意义上的写实类的作品大为不同。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的艺术活动,其收藏的当代艺术作品都会面对现实问题,都具有批判的精神。摄影作为当代艺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现媒介,一定要面对现实生活问题,这是无法回避的,艺术并不只有歌舞升平,一片美好。”
——段煜婷(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创始人)
《新雷锋故事》评价
1963年,毛主席挥毫为一名解放军普通士兵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此后,周总理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指出要学习雷锋的“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更有趣的是,戴翔这个出生于后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人,为什么在今天对学雷锋或雷锋这个题材发生了兴趣。
在《新雷锋故事》中,他通过数码技术,“伪造”了“新闻现场”,把雷锋置身于“新闻现场”的中心,展开他的“新雷锋故事”。在照片中,当有人堕楼,雷锋冲上前去承接,而边上则有人冷静地举起有拍照功能的手机拍摄;在火场里,雷锋奋不顾身救出行动不便的老者;身着苯重棉军衣的雷锋跳入水中救起落水儿童,而周围的人则在围观;在雷锋制服歹徒时,周围的人仍然袖手旁观;这个雷锋也出现在街头小巷,耐心刮去电线杆上的小广告。总之,这个雷锋的所有行为与他的军人职业无关,所有行为也不脱我们通常所说的“做好事”范畴。但他却在今日中国现实中显得非常孤独。
在戴翔的《新雷锋故事》中,雷锋所做的所有“好事”其实并不“新”,其性质与形式都没有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但他确确实实面临一个全“新”的情况,那就是他得不到真正的支持与喝采,他在做“好事”的现场获得的是普遍的冷漠。虽然戴翔也在《新雷锋故事》中给他安排了接受采访、出席先进代表大会、领导看望慰问等画面,甚至他设想出了雷锋的见义勇为被商家所利用,成为广告宣传内容的画面。但这部分内容,恰恰更强烈地反证了雷锋的“怀才不遇”。在所有他“做好事”的画面中,雷锋总是孤军奋战。他的孤独成为他的日常情景。也许,这样的描绘更符合今天的社会情况。也许,戴翔是借这个理想与现实的反差,来展开对于现实的反思、批评与讽刺。
借用包括政治偶像在内的种种偶像展开对于当下现实的审视与反思,已经成为一种现当代艺术的常用手法。人们已经习惯于通过解构偶像的方法来展开对社会、文化与传统的评论与批判,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把自己从偶像的重压下解放出来。而他们通常采取的手法是以“去魅”的方式来打破对于偶像的盲从,重建对于偶像的理解。数码技术的迅猛发展,更使得这种“去魅”意愿成为可能。戴翔的《新雷锋故事》,从独特的视角提供了反思我们的时代与社会的视觉材料。
获奖记录
2014 第十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新摄影年度大奖。
2011 2011第一届多伦多中国摄影艺术节(TCPF)优秀奖。
2010 获2010色影无忌“十大年度新锐摄影师”。
2010 获2010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凤凰卫视优秀摄影画册奖”。
2010 获法国“才华摄影基金”中国区提名。
2008 获2008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国优秀摄影师“评委推荐奖”。
2005 获BASF创意摄影大赛青年艺术家佳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