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是全国百家历史名园之一,国家重点公园。位于武汉市市汉口解放大道旁。中山公园占地32.8万平方米,其中陆地26.8万平方米,水面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93%。

中山公园前身名曰“西园”,始建于1910年,为私人花园,占地三余亩。1914年西园扩建至20多亩。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中山公园已成为集休闲、娱乐、游艺等多项服务功能于一身的大型综合性公园,是武汉闹市中的“绿宝石”,年接待游客量一千万余人次。中山公园分前、中、后三个景区。各区功能明确,特点鲜明。前区是中西合璧式的园林景观区,保留了中国传统园林风格及历史建筑,棋盘山、四顾轩、茹冰、松月轩等园林景点令人回味无穷。中区是现代化的休闲文化区,以受降堂、张公亭、孙中山宋庆龄铜像、大型音乐喷泉和多组雕塑为代表,淳朴隽永的人文景观令人深沉遐思。后区为大型生态游乐场,游乐项目达20余项,过山车、摩天轮、激流探险、豪华碰碰车等惊险有趣的项目掩映于绿树浓荫下,令人留连忘返。

截至2024年,中山公园有植物219多个品种,乔木5281株,灌木50016株(含绿篱及模纹花坛),其中重点保护树木140株,使园内绿树成荫,空气清爽。

历史沿革

民国三年(1914年)西园扩建至20多亩。

民国十六年(1927年),汉口市国民政府将西园收归国有并确定建为“汉口第一公园”。

民国十七年(1928年),原汉口市政府倡导建中山公园,李宗仁先生等认可,将汉口第一公园改名为中山公园,并于1928年10月12日扩建开工。

民国十八年(1929年)6月10日中山公园试开放,面积为170亩。民国十八年(1929年)10月10日,中山公园正式揭幕对外开放,汉口各届人士及市民五万余人参加开幕大会。

民国十九年(1930年),中山公园办事处改为中山公园董事会,直属市府管辖。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张学良参加在中山公园体育场举行的汉口市第五届暨第一届中等学校联合运动会并发表演说。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4月9日,郭沫若领导的三厅在中山公园举行万 人抗日歌咏活动,郭沫若、田汉讲演后,由冼星海、张曙指挥,抗日歌声响彻云霄。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18日,在公园受降堂(原张公陵园),举行华中战区受降仪式。由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蔚如代表中方接受日本冈部直三郎大将投降,受降日军21万,并立受降碑。此受降碑于1998年5月21口在张公亭的地下室发现。

1949年5月16日,武汉市解放,军管会于同年9月18日接管公园。

1950年5月1日,武汉市第一次运动会在中山公园举行。

1951年4月起,中山公园改、扩建工程动工,全市19万人参加义务劳动,历时2月,于1951年7月初步完成中山公园扩建工程,公园面积扩大至600亩左右。

1952年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和朝鲜人民访华团在公园举行联欢。

1952年10月,举办中南区土地改革展览、参观人数达100万。1956年11月,在公园举办全市首届菊花展览,展览菊花3万多盆。以后亦举办过多次全市各类型花卉盆景展览。

1956年,在公园对面修建中苏友好宫时,亦将公园门楼改为检阅台。每逢武汉重大庆典活动在此检阅和集会。

1958年5月—1960年5月,中山公园动物演出团驯化狮、虎、豹、熊到长沙市南昌市上海市等十多个城市,作巡回演出。

1959年10月,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在公园举办首届全市“百花齐放”展览,展出花卉7000多盆。

1965年7月-10月,在公园人民会场演出大型音乐史诗“东方红”。全场座位7.5千个,场场客满。

1982年10月,将原花卉展览馆建为翠园,以作第二届全市盆景展览。

1982年至1985年,公园对园路、园灯、亭台楼阁进行了大规模修复。

1985年公园动物园搬迁至汉阳,园内动物全部交武汉动物园

1986年,公园在后区建设“武汉市儿童游乐中心”,第—期工程13项游乐设施建成并于同年10月1日正式开放,以后又陆续添置游乐设备至30多项,成为全省最大的儿童游乐场所。

1989年5月1日—6月10日,公园和自贡市联办《武汉—自贡文化交流大型灯会》,展出大型灯组32座,观众达150万人次,盛况空前。

1991年10月至1992年元月,公园在原动物园地址上建成西游记宫并于同年元月22日正式对外开放。

1997年12月,投资100余万元将公园后区草坪广场进行了改造,于1998年3月改造竣工。

1998年8月拆除撷翠园和温室,建成中山公园展览馆。

1998年元月公园贷款300万元,自筹500万元建设安装大型游艺机“过山车”并于同年9月26日建成开放。

园林布局

中山公园分前、中、后三个景区

前区是中西合璧式的园林景观区,保留了中国传统园林风格及历史建筑,棋盘山、四顾轩、茹冰、松月轩等园林景点。

中区是现代化的休闲文化区,以受降堂、张公亭、孙中山宋庆龄铜像、大型音乐喷泉和多组雕塑为代表。

后区为大型生态游乐场,游乐项目达40余项,过山车、摩天轮、激流探险、豪华碰碰车等。

园林建筑

湖心亭

湖心亭(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33年初建,为木结构四角小亭,名水心亭,为公园标志性园林建筑之一。 1942年改建为湖心亭。以后虽屡经修缮,但基本维持外貌原状。

绿漪长廊

绿漪长廊1956年初建,位于公园后区当时的西北湖边,是琉璃瓦全木歇山式卷脊仿古建筑,故名绿瓦长廊。1984年修整后改名为绿漪长廊(亭)。2001年按原样重建。

日晷台遗址

日晷是中国古代计时的天文仪器,由咎盘针组成。公园日晷台建于1933年,乃全国公园首建,主要用于观赏,亦可计时。1938年日军占领公园,铜擀晷盘丢失,此后一直仅存日晷台基。1963年在原日晷台基上置山羊雕塑至今。

快风亭

位于公园后区岩园山顶,正方形飞檐小亭,初建于1953年,重建于1984年。该亭名取自楚宋玉《风赋》中“快哉此雄”之句。

枕茵亭

1953年初建,原为木质小亭。2006年按原样重建。该亭位于公园后区大草坪南边的小丘上。

雨亦奇亭

雨亦奇亭始建于1935年,1971年重建,命名为“文化亭”,为文艺演出场所,后被人戏称为“爱情角”,是五、六十年代恋人相约、共享甜蜜之地,1984年由著名书法家黄松涛先生为其题名为:“雨亦奇亭”。 2001年在原址原样重建。

凝雪亭

凌雪亭为树皮小亭,1953年改为上下椭圆形水泥柱小亭,1984年重建。凝雪亭立于公园前区梅花花坛旁。梅花在中国最具盛名,历经苦寒,傲雪迎春花。历史上咏梅诗词千千万,宋芦梅坡有诗云:“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白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故此亭取名“凝雪”,意赏梅之。

景点景观

武汉受降堂

武汉受降堂始建于1935年,原为大众会堂、题襟馆、重华堂、张公祠。1945年9月18日,中华民国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蔚如将军在这里接受侵华日军第六方面军投降,故取名为“受降堂”。受降堂占地面积355平方米,为砖木结构,长方形单层厅堂,黄墙青瓦,坐西朝东,外观一直保持历史原貌。1998年6月,由孙蔚如将军亲笔题写、记录受降过程的受降碑在张公亭底层被发现。2000年受降堂重新修缮整理,对外开放。2002年11月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馆内陈列有受降场景、抗战史料及相关实物,是武汉地区重要历史纪念建筑之一,2012年7月2日被命名为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旅游信息

乘车路线

• 搭乘公交车

中山公园南门(正门):乘坐1路、 2路、 42路、291路、508路、524路、548路、549路、615路、628路、703路、706路、712路、716路、721路、726路、802路、808路、电车3路公交车到“解放大道中山公园站”下车步行即可到达。

中山公园东门:乘坐9路、 207路、291路、519路、527路、535路、561路、563路、575路、595路、601路、628路、705路、803路公交车到“新华路协和医院站”下车步行即可到达。

中山公园西门:乘坐519路、 575路、705路至“万松园横路站”下车步行即可到达。

中山公园北门:乘坐519路、575路、705路到“银松路站”下车步行即可到达。

• 轨道交通

乘坐轻轨铁路1号线在“友谊路站”下车,乘坐地铁2号线在“中山公园站”下车步行即可到达。

• 自驾车

自驾车游客可行驶至公园北门(银松路),门前有收费停车场。

特色餐饮

松月轩茶社

松月轩茶社位于公园前区留春湖畔的松月轩半岛之上,此处半岛于2012年5月整修改造后,以全新的面貌向游客开放,并开设休闲茶饮和观鱼项目。

啜茗轩茶社

啜茗轩茶社位于公园后区梅山上,于2000年公园对外免费开放时整修一新。茶社主体茶楼总面积近700平方米,为中式两层建筑。茶楼四周浓荫如盖、空气清新,园内最大规模的一处樟树林就坐落于此。

地址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解放大道1265号。

参考资料

公园简介.武汉市中山公园.2024-02-07

交通饮食.武汉市中山公园.2024-02-07

中山园史.武汉市中山公园.202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