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贝塞麦转炉炼钢法

贝塞麦转炉炼钢法

亨利·贝塞麦转炉炼钢法是英国的威廉·凯利在19世纪40年代末首次发现的,首先公布转炉炼钢法是英国发明家贝塞麦,因此称为贝塞麦转炉炼钢法。

简介

现代炼钢法最早起始于1856年英国人H. Bessemer发明的酸性底吹转炉炼钢法,该方法首次解决了大规模生产液态钢的问题,奠定了近代炼钢工艺方法的基础。由于空气与铁水直接作用,贝塞麦炼钢方法因而具有很快的冶炼速度,成为当时主要的炼钢方法。但是,Bessemer工艺采用的酸性炉衬,不能造碱性炉渣,因而不能进行脱磷和脱硫。1879年英国人S. G. Thomas发明了碱性空气底吹转炉炼钢法,成功地解决了冶炼高磷生铁的问题。由于西欧许多铁矿为高磷铁矿,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Thomas炼钢法仍被法国卢森堡比利时等国的一些钢铁厂所采用。

原理

转炉炼钢是一种不需外加热源,主要以液态生铁为原料的炼钢方法。转炉炼钢法的主要特点是:靠转炉内液态生铁的物理热和生铁内各组分(如碳、锰、硅、磷等)与送入炉内的氧进行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热量,使金属达到出钢要求的成分和温度。炉料主要为铁水和造渣料(如生石灰石英萤石等),为调整温度,可加入废钢以及少量的冷生铁块和矿石等。转炉按炉衬的耐火材料性质分为碱性(用镁砂白云石为内衬)和酸性(用硅质材料为内衬);按气体吹入炉内的部位分为底吹、顶吹和侧吹;按吹炼采用的气体,分为空气转炉和氧气转炉。酸性转炉不能去除生铁中的硫和磷,须用优质生铁,因而应用范围受到限制。碱性转炉适于用高磷生铁炼钢,曾在西欧得到较大发展。空气吹炼的转炉钢,因含氮量高,质量不如平炉钢,且原料有局限性,又不能多配废钢,未能像平炉那样在世界范围内广泛采用。1952年氧气顶吹转炉问世,逐渐取代空气吹炼的转炉和平炉,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炼钢方法。

历史

随着工业革命的胜利,工场手工业转向了机器大工业。机器的大量发明和广泛使用,使钢铁成了最基本的工业材料。从前的炼钢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工业和技术发展的急需,寻找新炼钢法最早获得成就的是英国的威廉·凯利。19世纪40年代末他在肯特郡自己开办的工厂里发现,精炼生铁时,少加一些木炭,多往炉内鼓进些空气,能使炉温升高。此法不仅节约了木炭,而且可以把铁炼成钢。1851年凯利建成了新的炼钢炉,但他严格保密,不向外公布。

首先公布转炉炼钢法是英国发明家亨利·贝塞麦。直接导致他寻找新炼钢法的契机是军备和战争的需要。1854年底,在阿萨斯诺靶场试射贝塞麦研制的新型炮弹时,军官们担心:用生铁铸造的旧炮发射这种新型炮弹,它是否承受得了炮弹的爆炸力,贝塞麦回忆说: “这是导致他考虑去寻找新炼钢方法的“一个火花”。

随后贝塞麦设计了一个炉子,高约1.22米,系固定式的垂直容器,下部有6个风口,可加入熔融生铁约350公斤。试验时人们对此表示极大的怀疑。就连参加实验的工匠们都警告他说,不加焦炭光吹空气,会使铁水在炉中凝固。但是,从炉底鼓进空气后,情况出人意料。首先将铁水中的锰和硅氧化,形成褐色烟雾逸出,在这期间,铁水中的碳也被氧化成二氧化碳。炉温从倒入铁水时的135。C大约上升到1600。C,反应非常剧烈,象火山爆发一样。整个过程约30分钟,而且不需要任何燃料,就可以炼一炉钢。接着,他将炼钢炉从固定式结构改为可向一侧倾倒,以使炼好的钢水易于倒出。使炼钢炉成为可转动的炉。即转炉。1857年他取得了这项发明的专利。

亨利·贝塞麦的发明,引起世界各国的兴趣,纷纷申请采用该法生产的专利。但是很快就出现了问题,不少钢铁企业用此法炼出的钢太脆,一击就碎,原因是矿石中含磷较高。而贝塞麦实验用的矿石恰巧含磷较低。贝塞麦花了很大精力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但未能取得成效,此法只限于吹炼含磷少的生铁。

转炉吹炼法还有另一个质量问题,即铸锭内有许多气孔。这一问题由贝塞麦的一位苏格兰朋友乌希特建议“鼓风”之后加去氧剂(铁锰合金)得以解决。

磷的问题是20多年后由英国人托马斯解决的。他认为生铁中的磷被空气氧化后,又被硅质炉衬还原成磷,重新进入钢水。经过一番努力,他发现碳酸钙能使铁水脱磷,但必须把贝塞麦转炉原先的酸性硅酸质炉衬改为碱性炉衬。新的碱性耐火砖是用在高温下烧成熟料的白云石与焦油混合烧成的。1877年托马斯利用一个星期天的时间在南威尔炼钢厂进行了实验,用碱性耐火砖砌衬,在转炉冶炼过程中与鼓风的同时添加石灰石使炉渣成为高碱性,结果炼出了脱磷的钢。实验大获成功,创造了碱性转炉炼钢法,又称贝塞麦一托马斯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少国家开始实验用纯氧代替空气炼钢。1948年奥地利首先取得了技术突破。此法是把生铁水与废钢混合,倒入转炉中,然后吹氧,将碳与杂质迅速烧掉。用这种方法炼出的钢,质量可与平炉炼出的钢相媲美,所需时间却只有平炉的十分之一。

过程

当空气或氧气吹入铁水时,生铁中易氧化元素就开始氧化,产生的氧化物和加入的生石灰形成炉渣。各项元素按其与氧结合能力的顺序依次氧化。首先氧化的是硅、锰和少量的铁。开始时因温度低(1200~1300℃),而且石灰溶解很慢,组成低氧化钙的铁-锰-硅酸渣。随着温度升高,碳开始激烈地进行氧化。随石灰逐渐溶解,炉渣转变为硅酸钙渣或磷酸钙渣,磷和硫亦被脱除,熔池铁液中各种元素氧化的先后顺序为硅、钒、锰、铬。碳随着温度的提高而分别先于有关元素氧化(见自由)。

转炉吹炼终了时,钢液中存在着少量过剩的溶解氧,一般为0.01~0.08%。其含量主要取决于终点钢水的碳含量。但在固体钢中氧的溶解度很低, 仅为0.002~0.003%,因此在浇铸后的钢水凝固过程中,氧便以FeO形式析出,影响钢的质量。所以,要炼成合格的钢,就必须脱氧。脱氧是将与氧亲和力较大的元素及其合金作为脱氧剂加入钢液中,利用脱氧产物不溶于钢液而析出上浮脱离钢液的原理,使钢中的含氧量降到规定限度之下(见钢的脱氧反应)。在生产中常用的脱氧元素锰、硅、铝,它们的脱氧能力依次递增。为提高脱氧效率,使脱氧产物易于形成大颗粒排出,脱氧剂的加入一般应采用由弱到强的顺序,即先加锰铁,再加硅铁,最后加铝(或铝铁)。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