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花叶丁香

花叶丁香

花叶丁香(Syringa × persica L.)是木樨科丁香属的小灌木。

形态特征

小灌木,高1-2米,或达3米。枝细弱,开展,直立或稍弓曲,灰棕色,无毛,具皮孔,小枝无毛。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6厘米,宽0.8-2厘米,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楔形,全缘,稀具1-2小裂片,无毛;叶柄长0.5-1.3厘米,无毛。

花序由侧芽抽生,长3-10厘米,通常多对排列在枝条上部呈顶生复总状花序状;花序轴无毛,具皮孔;花梗长约1.5-3毫米,无毛;花芳香;花萼无毛,长约2毫米,具浅而锐尖的齿,或萼齿呈三角形;花冠淡紫色,花冠管细弱,近圆柱形,长0.6-1厘米,花冠裂片呈直角开展,宽卵形、卵形或椭圆形,长4-7毫米,兜状,先端尖或钝;花药小,不孕,淡黄绿色,着生于花冠管喉部之下。

蒴果略呈四棱状且无毛,顶端钝或有短喙;种子四棱形,具狭细膜状种翅,深红黄色;花期4-5月;果期7-8月。

分布范围

花叶丁香主要分布于中亚、西亚、地中海地区至欧洲中原地区分布于甘肃省青海省四川省西部,西藏自治区也有野生。伊朗印度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

花叶丁香性喜阳、喜温暖湿润,但也耐寒、耐旱。其喜冬暖夏凉气候,耐寒性极强,喜阳光充足环境,较耐阴,喜湿润,耐旱力极强,但畏惧夏季持续高温及潮湿,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瘠薄,除强酸、强碱性土壤外,在各类土壤上均能正常生长,以排水良好、疏松、含腐殖质丰富的中性或偏酸、偏碱性土壤生育最佳。在北京地区栽培,冬、春有轻微的干梢现象。

繁殖方法

花叶丁香一般繁殖方式为播种和插繁殖。

繁殖方法主要用种子繁殖,或采用春季枝接和半硬枝扦插的方法进行繁殖。

选择向阳、肥沃、土层深厚的地方栽植。丁香性喜阳光,稍耐阴,喜湿润,忌积水,耐寒耐旱,一般不需多浇水。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如果栽在荫蔽环境中,则枝条细长较弱,花序短小而松散,花朵没有光泽。若种植在瘠薄的土地上,虽然也能生长,但花小而少,且长势瘦弱。

栽植要点:需带上土坨,并适当剪去部分枝条,栽后灌足水。以后每年春季天气干旱时,当芽萌动、开花前后需各浇一次透水。

肥水管理:丁香不喜大肥,切忌施肥过多,否则易引起徒长,影响开花。一般每年或隔年入冬前施一次腐熟的堆肥,即可补足土壤中的养分。

修技管理:花谢以后,如不留种,可将残花连同花穗下部两个芽剪掉,同时疏除部分内膛过密枝条,有利通风透光和树形美观,有利促进萌发新枝和形成花芽。落叶后可把病虫枝、枯枝、纤细枝剪去,并对交叉枝、徒长枝、重叠枝、过密枝进行适当短截,使枝条分布匀称,保持树冠圆整,以利翌年生长和开花。地栽丁香,雨季要特别注意排水防涝。因为积水过久,即易落叶死亡。果实7-8月陆续成熟。鲜果肉质坚实,每千克鲜果有600-700粒。开沟点播,沟深2厘米,株行距则随育苗方式不同而异。苗床育苗,株行距10厘米×15厘米;营养砖育苗,株行距4厘米×6厘米。播种后盖上一层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切不要盖上太厚。在播前搭好前棚,保持50%的郁闭度。播后19-20天即可发芽。3个月后具3对真叶时,把幼苗带土移入装有腐殖土的塑料薄膜袋或竹箩内,每袋(箩)移苗四株,置于自然林下或人工前棚下继续培育。定植后5-6年开花结果。

病虫防治

褐斑病

幼苗和成龄树都有发生,为害枝叶、果实。

防治方法:可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1︰1︰100倍的波尔多液喷洒;清洁田园,消灭病残株,集中烧毁。

煤烟病

主要是由黑刺粉虱、类、蚜虫等害虫的为害而引起的。

防治方法:发现上述害虫为害时用杀虫剂喷杀;发病后用1︰1︰100倍的波尔多液喷洒。

根结线虫病

由一种线虫引起,为害根部。

防治方法:可用3%喃丹颗粒剂穴施或撤施于根区。

红蜘蛛

危害叶片。

防治方法:用0.2-0.3波美度石灰硫黄合剂和20%三氯杀螨砜稀释500倍液喷杀。两种液体混合使用效果更好。每5-7天喷1次,连续2-3次。

红蜡介壳

危害枝叶。

防治方法:冬季可喷10倍松脂合剂,50%芝加哥马拉松赛稀释1000-1500倍液喷杀,每隔7-15天喷1次,连续2-3次。

大头蟋蟀

危害小枝、叶、幼干。

防治方法:采用毒饵诱杀。先将麦麸炒香,然后用90%晶体致百虫30倍液,拌湿麦,傍晚放周围。

主要变种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花叶丁香其花芳香,还可提取芳香油

观赏价值

因其具有优雅的花色、独特的芳、硕大繁茂的花序、斑斓多彩的叶色、丰满秀丽的姿态、在园林中享有盛名,可丛植于路边、草坪、庭院、窗前或与其他丁香品种一起建造丁香花园。其亦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适宜篱植、孤植或片植。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