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石鲷
条石(学名:Oplegnathus fasciatus)是石鲷科、石鲷属一种恋礁性鱼类。体短,侧扁而高,背腹缘圆弧形。尾柄短而侧扁。头短小,高大于长,背缘略斜直;侧扁。吻圆锥形,钝尖。眼睛较小,上侧位。眼间隔宽,微隆起。口小,前位,不能伸缩。上下颌约等长。上颌骨后端伸达后鼻孔下方。鳃盖条少。假鳃发达,鳃耙细短。体被细小栉鳞,头部除吻部无鳞,其余均被鳞。背鳍1个,连续,起点始于胸鳍基上方或稍后;鳍条部显著隆起,后缘截形,鳍条部前面鳍条较长。臀鳍鳍棘短小,胸鳍圆宽位置较低。腹鳍胸位,大于胸鳍。尾鳍后缘截形或微凹。体灰褐色或浅黄色,体侧具7条黑色横带。背鳍、臀鳍和尾鳍边缘黑色,胸鳍和腹鳍亦黑色。
条石鲷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的日本、中国、韩国、朝鲜西北及中太平洋东部的夏威夷群岛,此外在地中海的马耳他、意大利海域也可见到引入的族群。在中国台湾广泛分布,在北部、东部、南部及离岛的珊瑚礁区都能见到。
形态特征
背鳍Ⅻ-17;臀鳍Ⅲ-12~13;胸鳍17;腹鳍Ⅰ-5;尾鳍17。侧线有孔鳞76~80。鳃耙6~7+19。
体长为体高1.7~1.9倍,为头长2.8~3.2倍。头长为吻长2.8~3.2倍,为眼径3.9~4.1倍,为眼间隔2.8~3.1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1倍。
体短,侧扁而高,背腹缘圆弧形。尾柄短而侧扁。头短小,高大于长,背缘略斜直;侧扁。吻圆锥形,钝尖。眼较小,上侧位。眼间隔宽,微隆起。口小,前位,不能伸缩。上下颌约等长。上颌骨后端伸达后鼻孔下方。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小,圆形,具鼻瓣;后鼻孔裂缝状。各齿与颌骨愈合,齿间隙充满石灰质,形成坚固的骨喙。腭骨无齿。鳃孔大。前鳃盖骨边缘具细锯齿;鳃盖骨边缘具Ⅰ扁棘。鳃盖膜不与颊部相连。鳃盖条少。假鳃发达,鳃耙细短。
体被细小栉鳞,头部除吻部无鳞,其余均被鳞。颊部具鳞。背鳍及臀鳍基底具鳞鞘,背鳍、臀鳍及尾鳍鳍条均具鳞。侧线上侧位,弧形弯曲,与背缘平行,伸达尾鳍基。
背鳍1个,连续,起点始于胸鳍基上方或稍后,鳍棘部长于鳍条部,中间第六鳍棘最长;鳍条部显著隆起,后缘截形,鳍条部前面鳍条较长,其中以第五鳍条为最长,逐渐顺次向后缩短。臀鳍鳍棘短小,鳍条部与背鳍鳍条部相对,同形。胸鳍圆宽,位较低。腹鳍胸位,大于胸鳍。尾鳍后缘截形或微凹。
体灰褐色或浅黄色,体侧具7条黑色横带;第一条通过眼径;第二条在第一至第二鳍棘下方;第三条在鳍棘部中央下方;第四条位于鳍棘后部下方;第五条在背鳍鳍条部中央下方;第六条位尾柄前部,第七条位于尾柄后部。背鳍、臀鳍和尾鳍边缘黑色,胸鳍和腹鳍亦黑色。
精巢位于腹腔背面,为一对伸长的器官。精巢外包一层薄的结缔组织,生殖上皮随着结缔组织向内延伸,在精巢内形成许多管状的精小管,这些精小管在精巢内互相连接成网状,最后汇集成一条大的输精管开口在直肠与输尿管之间的泄殖乳突上。条石鲷精巢属于叶状结构,配子沿着精小管分散分布,精子游离在中央腔,在生精小管内有许多包囊组成。随着精巢的生长发育,在精小管内可见各个包囊生精细胞的发育不是同步的,但在同一个包囊中的生精细胞的发育则是同步的,因此,条石鲷属于分批同步排精类型。
习性
生活于温带海域,牙齿锐利,可轻易啃碎贝类坚硬的外壳,且嗜食海胆,不畏棘刺。肉食性,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主。产下的卵一日半即孵化,幼鱼在大洋中成长,长大后则在海岸边生活。牙齿坚硬,咬碎海螺、蚌类和海胆等后吞食。
早期发育
条石鲷成熟卵子为浮性、端黄卵,卵径0.86mm±0.012mm(n=30),单油球,油球径0.18mm-0.22mm。在水温23.5℃±0.5℃、盐度30.5、pH8.0-8.3条件下,受精卵经27.5h孵化出膜。初孵仔鱼消化道细而直,随着仔鱼发育,消化道变得粗大、弯曲,肠道内褶回增多,消化能力增强。3日龄(仔鱼孵化出膜后第一天称为0日龄,以此类推)仔鱼卵黄囊消耗尽,开口,肛门与外界相通,油球在6日龄消耗完毕,进入外源性营养阶段。仔稚鱼培育在室内水泥池进行。在水温21℃-24℃、盐度27-33、pH8.0-8.3条件下,仔鱼开口饵料为S型褶皱臂尾萼花臂尾轮虫,4日龄仔鱼开始摄食轮虫或轮虫卵,13日龄开始摄食卤虫属无节幼体,25日龄开始进行配合饲料转化,30日龄后苗种摄食配合饲料良好。4日龄仔鱼鳔原基形成,7日龄时鳔开始充气变为亮泡状,生活史终生有鳔。色素细胞首先出现在12h50min的胚体上,至18h已在胚体全身分布,随着胚体发育,色素细胞增多。脊椎骨末端弯曲在15日龄开始,至24日龄弯曲过程完成,除腹鳍外其它鳍的鳍条数与成鱼一致,牙齿(硬齿和绒毛齿)生成,可咬食饵料。体表七条横向黑色素带是条石鲷的一个显著体态特征。21日龄鱼体表形成第一条横向黑色素带,23日龄时体表形成第二条色素带,25日龄时形成第三条色素带,29日龄时仔鱼体表第五条色素带形成,至40日龄时第七条色素带形成,此时稚鱼体态除背鳍、尾鳍、腹鳍上色素外与成体相似。60日龄幼鱼鳞片形成,在体态上与成体无明显区别。
栖息环境
条石鲷的生存温度范围为6~32℃,适宜生长水温为18~28℃,水温降低于6℃时,游动失控控,甚至死亡;在水温低于8℃停止摄食,但活动正常;适宜生长盐度为10~30‰。栖息深度范围为1~10米。
分布范围
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的日本、中国、韩国、朝鲜以及中太平洋东部的夏威夷群岛,此外在地中海的马耳他、意大利海域也可见到引入的族群。在中国台湾广泛分布,在北部、东部、南部及离岛的岩礁、珊湖礁区都能见到。
繁殖方式
条石鲷属春夏季产卵型鱼类,自然繁殖季节为5~6月份。产卵水温为20~26℃,受精卵卵径为0.81~0.9毫米。胚胎发育的水温为20~22℃,苗种培育水温以20-23℃为宜。5月份大部分个体游至近海水域,栖息水深为8.0~15.0米,繁殖季节前成熟个体逐渐向浅海移动见食,性腺发育成熟后受季风的影响多在水温上升时产卵。条石鲷的性成熟年龄为3龄,繁殖期多在春季水温上升时,属春夏季繁殖型,5月到8月从南到北均有繁殖个体。自然产卵水温18~28℃,产卵盛期水温21~24℃。性腺发育特点是分批成熟,多次产卵。
主要价值
条石鲷也是矶钓者的热门目标鱼种。其体态优美,色泽艳丽、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宜清蒸或煮汤,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观赏价值。
养殖方式
育苗池规格:4米×7米×1.5米,气石1个/平方米,进排水方便,水质清新。受精卵孵化密度为1.018~1.022千克/立方米。仔鱼培育水温20~23℃,稚鱼培育水温21~26℃,为保证育苗水温的正常,育苗后期遮阳、通风或流水确保水温不超过26℃。根据育苗池单细胞藻类浓度,通过遮阳网控制光照强度在1000~8000勒克斯。
参考资料
Oplegnathus fasciatus (Temminck & Schlegel, 1844).COL.2024-07-25
物种详细信息-Oplegnathus fasciatus.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4-07-25
Barred Knifejaw.IUCN.2024-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