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于汉卿

于汉卿

于汉卿(1929年6月-2011年2月),天津宁河区人。1963年到南桐矿务局工作,曾任鱼田堡煤矿党委书记、南桐矿务局党委副书记、局长。1969年调离万盛,后历任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

人物生平

1946年7月参加革命,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于汉卿同志1946年7月任冀东军区铁龙部队、海防支队警卫团班长、排长、党支部书记、副指导员、政治教员。1949年12月起历任四川省重庆市公安局南岸分局政治干事、派出所副所长、指导员;南岸分局人事科副科长、政治协理员、副局长;南岸区委工业部副部长;重庆四川水泥厂党委书记;四川省重庆市委工业部基建处副处长;重庆钢铁转炉一厂党委书记、三厂厂长;重庆重庆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鱼田堡煤矿党委书记;南桐矿务局党委副书记、局长。1970年1月历任四川省重庆市煤管局革命领导小组和核心小组副组长;四川省重庆市委工业部核心小组副组长、副部长。1973年3月任四川省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革委会副主任。1980年任四川省重庆市委第二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党组书记。1985年5月任四川省重庆市委副书记,四川省委第三届候补委员,第四、五届委员。1987年11月主持四川省重庆市委工作。1988年6月起历任四川省重庆市第十一届、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四川省第五、六、七、八届人大代表;第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97年6月任重庆市第一届人大代表,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重庆市政府经济顾问,中国贸促会重庆市分会名誉会长。1998年2月市委同意比照享受正市级待遇。2004年1月经中组部批准离职休养。于2011年2月22日16时在重庆逝世,网上纪念馆于2011年2月24日在天堂公墓纪念建立,享年82岁。

人物轶事

于汉卿是天津宁河区人,1947年参加革命,1949年11月随部队到重庆。"因为解放后重庆工业发展很快,对煤的需要量特别大,1956年,建立了南桐矿务局。"1963年,他调到南桐矿区,从此和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年11月,他当选为鱼田堡煤矿党委书记。一年半后,他出任矿务局党委副书记。当时南桐矿务局属正师级单位,实行党委负责制,下辖鱼田堡(含东林)、南桐、红岩和电厂等单位。1966年3月,37岁的于汉卿升任矿务局局长,成为重庆市这个行政级别中非常年轻的干部。

在南桐矿务局,于老也走过了人生岁月中最为坎坷的三年多时光。"文革"中,矿务局遭到了严重冲击,他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含冤受屈,但他始终牢记着自己的信念,坚信这一切都会过去。

说到一些具体事情,一旁的王阿姨和罗老也不时插话补充。他们的思维十分清晰,记忆力也很好,甚至还记得在南桐工作时的许多具体时间和细节。回忆往事,他们仿佛又回到了那段难忘的岁月。

关注万盛:指导发展

1969年底,他调离了南桐矿务局,到重庆市煤炭工业管理局工作。先后担任重庆市煤管局、市委公交部的主要领导。其间,1973年上半年,他曾到位于我区九锅箐的重庆市"五七"干校学习和劳动4个月。

1973年5月,44岁的于汉卿当选为重庆市市委书记处书记,兼任市"革委会"副主任。改革开放后,他任重庆市市长,1988年6月,任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直到去年,他才从市级主要领导的岗位退了下来。现在仍然担任重庆市关工委主任,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发挥余热。

在担任市级领导期间,于老一直关注着万盛的发展。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他在分管工业和分管区县工作的时候,就曾多次来万盛以及南桐矿务局视察工作,指导地区发展。

寄语万盛:大有希望

"南桐矿区因矿设区,地矿双方唇齿相依,互相依存,谁也离不开谁。矿区的建设,促进煤炭生产的发展;煤矿的发展促进矿区经济的繁荣。大家一定要互相支持,共同发展。"谈到万盛以前和现在的地、矿双方关系时,两位老人都这样说。

旅游业红红火火、綦万高速公路通车、几大重点工程正在建设……今天万盛的发展变化,两位老人都有所了解。当听完我们对我区近年来经济发展的介绍后,于老说:"万盛作为一个资源型地区,就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好丰富的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和特色农业资源。要整合优势资源,广泛吸引国内资金,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发展能源等相关产业。"

对于万盛今后的发展,两位老人你一言我一语地探讨起来。于老建议:"万盛的煤炭要搞深加工,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可以利用煤矸石发电、制砖,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坑口电站,实施煤电一体化。"罗老补充说:"现在科技水平较高,看是否可以把煤层里面伴生的云浮广业硫铁矿集团有限公司铝矾土等资源同时开采或分选出来,综合利用。特别是要做好煤层气的抽放利用工作,变害为利,变废为宝。"他们还希望万盛要利用丰富的碳酸钙等矿产资源,大力发展水泥、玻璃等建材工业。

对于万盛的旅游景点,两位老人也是如数家珍。于老指出:"万盛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促进经济转型。现在旅游业要搞深度开发,要搞休闲旅游。万盛还要和周边县市、黔北地区联手,在资源、旅游开发和交通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罗老甚至直接想到了"点子":"万盛可以把废弃的矿井开发出来吸引游人,还可建设煤炭博物馆等,搞工业旅游。"

对于茶叶、方竹笋、猕猴桃和竹木资源等万盛特色农产品的发展,他们希望万盛做大做强,要上规模、创品牌。

"几个大的综合项目搞起来,旅游业搞起来,特色农业搞起来,万盛是大有希望的。"于老对万盛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在采访中,于老拿出一封贺信来,希望我们转交区委。他说,贺信是他和罗文惠商量研究写成的。他希望万盛明天更辉煌,人民生活更美好!应我们之邀,罗老也欣然题词:祝贺万盛建区50周年,全面建设小康

不知不觉中,原计划一个小时的采访持续了两个小时。我们起身告辞,于老和王阿姨坚持要送一送。我们的车已经启动了,他们还在门前一遍遍挥手……

秋日的阳光照耀着山城

9月12日下午,我们按照预约时间,拜访于汉卿同志。

引领我们前去于汉卿家的也是一位老人,名叫罗文惠。他曾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东林煤矿、鱼田堡煤矿、南桐矿务局工作10余年,后调到市委办公厅工作,历任市委办公厅研究室副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等职。

我们一行刚到于老的家门口,他和老伴王阿姨就热情地迎了出来。于老的家里十分整洁和简朴,茶几上搁着一撂书籍和报纸。虽历经风霜,但老人依然面色红润,精神铄。围坐在沙发上,于老用他那略带河北省口音的汉语,向我们谈起了他在南桐矿务局工作时的情景。

人物逝世

2011年2月,重庆日报消息,原四川省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九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现重庆市正市级离休干部于汉卿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2月22日16时在重庆逝世,享年82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