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头咬鹃
红头咬鹃(学名:Harpactes erythrocephalus),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海南省特有的亚种鸟类,属于咬鹃科咬鹃科。红头咬鹃主要分布于印度、缅甸、中南半岛和印度尼西亚,中原地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四川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和海南岛等地区。
红头咬鹃是中型鸟类,体长35~39厘米。虹膜红色,眼周裸露皮肤粉蓝色,嘴角黑色,脚肉棕色。雄鸟头、颈、喉和胸暗血红色,下胸具一窄的白色星月形横带,腹和尾下覆羽红色。背和中央尾羽棕栗色,翅上覆羽具黑色和白色虫斑。雌鸟头、颈、胸棕栗色,翅上覆羽具细的棕栗色和黑色虫蠹斑。红头咬鹃常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和次生林中。常单独或成对活动,主要以昆虫幼虫为食,也取食植物果实。繁殖期4~7月,窝卵数通常3~4枚。
截至2024年4月,红头咬鹃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形态特征
红头咬鹃头雄性成鸟头上部及两侧暗赤红色,部分标本头上因少红色而显出以棕褐色为主;背及两肩棕褐色,腰及尾上覆羽棕栗色。尾羽中央一对栗色,具黑色羽端;相邻一对羽基部及羽干旁边栗色,余部黑色,再向外一对全黑色;最外侧3对黑色而具宽大的白端斑,其中最外侧的一对外缘更全白。翼上小覆羽与背同色;初级覆羽灰黑色;翅余部黑色,其余覆羽、三级飞羽及内侧次级飞羽密布白色虫蠹状细横纹,最外侧7片飞羽有白色的羽干和羽缘。颏淡黑色;喉至胸由亮赤红至暗赤红色,后者有一狭形、或有中断的白色半环纹,下胸两侧在部分标本中见有露出棕褐色成块斑状;以下为赤红色至洋红色。
雌性成鸟头、颈和胸纯为橄榄褐色;腹部为比雄鸟略淡的红色;翼上的白色虫蠹状纹转为淡棕色。
虹膜淡黄色;嘴黑色;脚淡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95-125g,♀118-124g;体长♂350-360mm,♀350-365mm;嘴峰♂17-18mm,♀17-18mm;翅♂158-164mm,♀157-160mm;尾♂210-230mm,♀213-224mm;跗♂15-16mm,♀16-17mm。(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生活于热带雨林,特别是次生密林,主要栖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和次生林中,在中国云南高黎贡山可达2300米的中山地区。
生活习性
红头咬鹃多单个或成对活动;树栖性,或攀于小乔木的顶枝间啄食野果,或静立于树上俟机突袭飞过的昆虫,偶尔也尾随着飞虫而去,飞行力较差,虽快而不远,叫声有点像支离的猫叫声,一般似“shiu”的3声断续,从容不迫地发出,大概1分钟叫5、6次,冲击捕虫时或惊恐时也常发出似“krak”的单噪声,但平时甚静,不但栖止时不爱叫,来来去去也甚寂静。性胆怯而孤僻,常一动不动的垂直的站在树冠层低枝上或藤条上。飞行时多在林间呈上下起伏的波浪式飞行。
主要以昆虫昆虫幼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常通过飞行在空中捕食。但也可在地上捕食。
地理分布
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泰国和越南。
繁殖方式
红头咬鹃的繁殖期为4-7月。在密林深处选朽树桩的天然洞穴或啄木鸟废弃的巢洞为巢,通常营巢于天然树洞中,有时它们自己也在枯朽的树上自己掘洞营巢。洞内无垫物,卵直接产于洞中,每窝产卵3-4枚,卵为钝卵圆形或卵圆形。颜色为淡皮黄色或咖啡色,非常光润。卵的大小为26-33×22-26毫米;平均29×24毫米。雌雄参与孵卵和育雏。早成雏为晚成性。
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021年2月,入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参考资料
物种2000中国节点.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08-25
命名年份.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08-25
红头咬鹃.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4-08-25
搜城记丨摄影师在思茅区拍到的这些鸟,你见过吗?.普洱日报.2024-04-08
Harpactes erythrocephalus.Oiseaux.2016-04-21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