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论
《太极拳论》是太极拳界重要的拳论之一,被奉为圭。虽然实际作者有待考究,但其影响深远。传统中原地区武术界门户之见甚多,太极拳的支派亦甚众,但所有太极拳门派均尊崇《太极拳论》为太极拳界至文。该拳论包含了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强调内外合一、以柔克刚、动静相济等原则。其内容涉及太极拳的起源、发展、技法、应用等方面,对太极拳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拳名发展
太极拳名称始见于清乾隆武禹襄太极拳谱第一篇之太极拳论,武称作者是王宗岳。王宗岳生平不可考,他的长拳只有八卦五行十三势。
版本
张三丰版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则有后,有左则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
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掤、捋、挤、按、采、、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掤、捋、挤、按,即(先天八卦)乾、坤、坎、离、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震、兑、艮、四斜角也。进、退、盼、顾、定,即金木水火土也,合之则为十三势也。
原注云:此系武当山张三丰祖师遗论。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
王宗岳版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皆是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平/秤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
杨诺宾版
理论不过就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并非是什么不可撼动的神殿。对于初学者来说,自身的感觉不足以指引自己前行,因此,借鉴前人的经验就成为了非常好的选择。理解对了就对自己有帮助,理解错了就会害了自己。理论是一个引路的灯塔,现如今的问题就是“老灯塔很模糊”。你说他指的路错,但有走到正确位置的人;你说他指的路对,死在半路上的数都数不过来。我所做的工作就是站在灯塔的位置,清晰述出来时的路。无论观者是否相信我,那都是你的选择,我只负责阐述我的脚印。
《杨诺宾解太极拳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解:首先要明了,太极拳论中的“论”是指论太极拳,而并非指“太极”。虽然一字之差,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也正是因为如此,“太极者无极而生”中的“无极”自然也不是指易学中的无极,而是不走极端的意思。说明此拳为亦刚亦柔之拳。动静之机的“动静”是劲力开和时对于其感觉的一种形容,开合劲也正是太极拳的根本,故称阴阳之母。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解:就练套路而言,放松为合。掤为开(由于放劲依旧以掤为基础,在此只说掤),开既是分。技击中若要进入状态,须以此为基础,动静也是开合,这里除了自身的开合,也包含运动中与对手之间产生的开合,既是进退。技击不同于推手,通常抢夺空间不用直进直退的方式。推手中引进为合,落空为开。合时的“静”不是指毫无动静,而是松劲的一种感觉。
“无过不及”指既不过分又不会有所欠缺,是恰到好处的意思。“随曲就伸”也可称之为“舍己从人”,但非完全依从于别人。随曲就伸虽包含有舍己从人的意思,但不是简单的舍己从人,它还为舍己从人设定了一个量,与之前的“无过不及”相呼应。如果“从人”从得太过,就有可能成为“随倒就趴”了。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
解:人指对方,我指自己。此处放大了刚柔的概念。刚与柔不仅局限于自身,而是放大至自身与对手之间的变化。“人刚我柔谓之走”,既是针对对手的刚而做出的变化。太极拳技击以身法见长,少有对峙现象产生,“走”是引动或周旋的意思。
“我顺人背谓之粘”,其中的“粘”不是一般意义的贴住,而是在与我技击时,对手内心中的一种被动感受。也就是失势的无奈感。犹如缠在身上拿不下甩不开的绳子一样,既不得机得势,又挥之不去,苦不堪言。而“我”则因得机得势而感觉十分的“顺”。所谓得机得势,就是有力抢占了时间与空间的优势。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解:“应”与“随”有随机应变之意,但是一定要分清随机应变的时机。并不是单纯的对手急来我也急,对手缓来我也缓。如果以此种概念应对,岂不是被动到底,永不翻身?“急应、缓随”是太极拳“后发而先制”概念的一种体现。
文中的“急”与“缓”先是针对自身,然后才是针对对手。所谓“急应”,敌来时我已经有所准备,我虽未出手,但是已经抢占先机,得机得势,可直接以“上法”应对。给人以反应敏捷的感觉。“缓随”则是对手来时,我尚不得机得势,则以“借法”随之,以作缓兵之计,后再伺机而动。给人以不慌不忙又不失势的感觉。
【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解:“变化万端”是比喻个体差异的多样性。习练太极拳所依照的“拳理”是不会因这个多样性而不凑效的。只要能够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练习,即可逐渐掌握太极拳。起初学习形态(也就是套路),逐渐由熟悉形态而慢慢感受劲力,最终则可掌握到“神明”的境界。也就是在技击中做到“因敌变化而变化”的高深境界。但是这一境界不是一日之功,还需要“用力之久”。其中“用力”不是指盲目使用力量,而是指学会运用力量的变化。即松柔入整劲、整劲化为松柔的力量转换过程。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解:“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是对于身法的说明,也是太极拳中最重要的身法。其他有关纠正身法的注意事项,均是由此细化而出。“顶劲提起”与“松劲下沉”(气沉丹田)形成了对拉拔长的掤劲,与“不偏不倚”的态势结合,给“轻灵沉静”的太极拳,奠定了通向“身法自然”的基础。劲力升华后“蓄于无形、发于瞬间”的“忽隐忽现”也就正是得益于此基础的。根据我教学中的实践总结,身法问题是遏制习练者进步的最大症结。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又杳】
解:以练习推手为例,“虚”与“杳”均是对方推我时,由我施加给对方的感受。“杳”做“杳无音讯”讲,是让对手不得着力点。做到这点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在这里细化说明:一般来说这里的“虚、杳”是针对化解直劲的而言的,毕竟直劲难防,侧劲难练。通常对于直来劲都是“松一侧,搬另一侧”,使对方失势,这么做虽然没有什么明显错误,但是与不给着力点的“虚”与“杳”还是略有不同。
变化着力点的方法类似靠桩。身体左右两侧,以缠丝劲分别上浮、下沉,这种应对方法动作幅度小,由于形成了整体变化,使对手难以找到具体着力位置,不敢深入。此时对手的感受既是“虚、杳”。
【仰之弥高,俯之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解:这里的“高、深、长、促”并不是对某些招法的解释,是对太极拳“度”的一种阐述。无论“仰、俯、进、退”,皆需有度。也就是通常说的“存心要精”。种“度”如果放在技击当中,可以解释为“即便技艺过人,也不能够轻浮傲慢,越是深入越是要谨慎”。掌握技法后心态就成为了重要的制胜关键。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概皆由此而及也】
解:对于劲力的掌握不仅要知己,也要知彼。仅应用自如是不够的,还要能够察觉对方的变化。“听劲”就是感知对手的力量。起先搭手听劲,由于长时间的练习,甚至可以感受出极为细微的变化。用“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来形容身体听劲的灵敏度,即便放上羽毛或落上蝇虫的细微重量都能感知得到。
通过以上听劲的掌握,逐渐会将听劲转变为一种敏锐、精准的判断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察势”。这样在技击中就会因察势在先而胸有成竹。“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也就是使对手无法判断出我的行动,而对手的行动却早已尽收眼底。知己知彼百战不“英雄所向无敌”怎能不是因此而及呢?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
解:武术的种类有很多,虽然招式特点各有不同,但是大多数依旧没有摆脱以“体格”论拳技高低的模式。“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这些先天的强弱并非是学来的技艺,这一切是自然规律。(接下文为一整段)
【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解:(接上文)但细细品问太极拳“四两拨千斤”这句话,显然是要通过后天的锻炼来打破“体格优势”这一自然规律。看那些已经年过八旬的老人,他们依旧可以与人比试武艺就不难发现这一点了。
此处的“快何能为?”并不是说速度快没有用,而是太极拳特殊的运动方式以“相对速度快”弥补了“绝对速度不足”的缺憾。从而使其对“速度、力量、技巧、体力分配”做出优化,使后天的技术优势占到了主导地位。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
解:这里在次强调了身法的重要性;“活似车轮”既是身为轴手为轮,快速机动的技击方式。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强调身法。“立如平准”就是对立身“中正自然”的强调,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有可能达到“活似车轮”的境界。这也正是步入技击殿堂的钥匙,只有真正体悟到了这一点,才能够感受他的妙处。
【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尔。欲避此病,须知阴阳】
解:“偏沉”不是指一侧用力,“双重”也不是指两腿平分力量。如果双重仅仅是双腿平分力量,为什么会有人“数年纯功”不能参透呢?“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是为了说明“动作协调则手脚灵便,而反之则会显得呆滞迟钝。”无论套路还是技击,都要将协调视为重要的环节。
“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尔。”就是告诉练习太极拳的人,不留意这一要点,即便是练上多年也难以掌握其精妙的劲力。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这里的阴阳是对于“协调”的形容,举例来说:拳路中的跳跃动作,两脚随“身法”腾起,着地时错落有致。不去过多的依赖腿部力量,是借整体劲产生腾空感。能做到这一点,也就基本找到了太极拳的协调感。
【粘既是走,走既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解:“粘、走”与“阴、阳”都是为了说明变化,不仅是局限于自身劲力的变化,也是自己与对手之间态势的变化。只有活用了这种变化,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称之为懂劲。(接下文为一整段)
【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解:(接上文)只有真正意义的懂劲后,才有可能做到不走弯路,温故而知新。而逐渐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
解:“舍己从人”不是抛弃特点而服从别人,是一种因敌变化而变化的高深境界。依照上文的阐述,做到这一点应该并不困难,但是由于个人领悟的差异,大多数都朝错误的方向去练习了。有些虽然偏差不大,但是起点时的小小偏差,导致所收获的结果确相差甚远。习练者不可着急,要在练习的同时细细揣摩。否则发现问题后,重新纠正从头再练,就会得不偿失了。
这也正是太极拳高深的地方,不仅要善用手脚,也要善用大脑。
【是为论】(告诉你怎么做,不如告诉你怎么想!)
解:“论”本身说明此篇文章,即《太极拳论》是作者“王宗岳”的个人感受。个人感受是带有个体差异之偏见的,所以才叫论。因此仅仅是一种练习的参考,要记住“参考”本身仅仅是“参考”而已,并非是绝对照做!这也就是“论”的关键之所在。由于此篇《太极拳论》由我杨诺宾详解的,自然也就带有我杨诺宾的个人观点,也就是我的“论”也包含其中。因此对于此篇“论”的作用,我也要在此做出新的定义:
“论”是经验,这种经验要为更多的“可能性”提供帮助。它并不是一个限制思维的牢笼,反而应该是“习练者发挥创造力的催化剂”。我希望我的论成为一个起点,是一个把可能性放大到无限的起点!这就是我对“太极拳论”的新定义,是我的《太极拳论解》。
《解拳经总歌》
【纵放屈伸人莫知】
解:不管是依靠功力操纵或发放对手,抑或是化解对方的来势,只有在劲力不为对方所察觉的情况下,才能最大限度的有效发挥。
【诸靠缠绕我皆依】
解:此句话确实是很有意思,只是标点的位置,就会引发不同的意思。我曾见过这样的解读“诸靠缠绕,我皆依”!而我则站在了另一个角度去解读,当然了,这也是实践后的总结:“诸,靠缠绕,我皆依。”
“诸”是无论任何来势,借助精湛的缠丝劲,我皆能够“舍己从人”一一化解。这并不是在显示自身的优势,而是着重强调缠丝劲的实际价值。
【劈打推压得进步,搬撂横采也难敌】
解:面对对方凶猛的来势,我不应溃退,而是应该伺机“进”身。“搬、撂、横、采”基本都是近身的用法,这些技法是没有打击造成的效果来得直观的,但是近身后他们所发挥的效果,却不是一般的打击技所能比拟的。
【钩掤逼揽人人晓,闪惊巧取有谁知】
解:大多数人都认为,复杂而凶狠的技巧是制胜的关键。殊不知真正取胜的关键,反而是那些惊炸灵巧的简单招式。
【佯输诈走谁云败,引诱回冲致胜归】
解:技击中取胜,不仅要靠高超的武艺,也要靠机制灵活的拳法战术。
【滚栓搭扫灵微妙,横直劈砍奇更奇】
解:有些小招式极为隐蔽好用,在实际操作中甚至可以达到如同偷袭一样的效果。另有些则是大开大合,实际操作中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对于这类招式最好的用法就是出奇制胜。
【截进遮拦穿心肘,迎风接步红炮捶】
解:远拳、近肘、贴身靠,肘法多用于近身。拦截对方招式后的近身距离,使用肘是比较明智的选择。进身前则要多留意对方的步法,以攻击范围较大的拳脚应对是比较恰当的。
【二换扫压面条脚,左右边簪庄跟腿】
解:腿法的应用不仅要弄清发力的方式,也要搞清楚发动攻击时最容易应用的具体位置。如:蹬一跟用足跟,插脚用脚面,扫堂腿用脚内侧等等。
【截前压后无缝锁,声东击西要熟识,上笼下提君须记,进攻退闪莫迟迟】
解:技击须攻防一体,打击、拦截、闪身,如环环相扣的锁链,一气呵成。时而声东击西,时而上惊下取,无论进攻还是退闪,攻防之间总要决绝果断。
【藏头盖面天下有,攒心剁肋世间稀,教师不识此中理,难将武艺论高低】
解:即使不会武术的人,也会在搏斗中应用一些迎头痛击、大开大合的打法。真正高明的技击,则是要躲开“皮糙肉厚”不易产生效果的打击部位,朝着较为隐蔽且容易凑效的要害处下手。而对于拳法的传播者而言,知晓这一点只是必须具备的基础之一,否则的话难称其为好的拳师。
本文为顾留馨之文顾留馨版本《太极拳论》解
刊于《体育科技》(4)1980年。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于1980年7月出版。
王宗岳是清乾隆的山西人(故称山右)。1792年他在洛阳市教书,1795年在开封市教书。他的武术著作有《太极拳论》一篇,解释长拳和十三势内容的残稿一篇,修订了《打手歌》一篇和《阴符枪谱》,共四种。
《太极拳论》以太极两仪立说;解释"十三势"以八卦、五行立说;《阴符枪谱》以阴符立说。阴指暗,符指合,故阴符意为"静处为阴动则符",正如阴符枪法的原则"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王宗岳少年时读过经史,也读过《黄帝内经》、《道德经》及兵法等书,兼通击刺之术(击剑、刺枪),枪法最精。
《太极拳论》实际上是概括性很强的总结推手经验的论文,它所依据的理论是我国古代哲学朴素的阴阳学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以此作为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就使太极拳在广泛流传中不致练成刚拳、硬拳,也不致练成柔拳、软拳,而是大家公认的有柔有刚、刚柔相济。这应该说是《太极拳论》的主要贡献。
下面,对《太极拳论》逐句逐段试作解释。
(一)、"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说的是老子《道德经》的开篇。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易瑜伽认为说的是阴阳)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所谓太极,古人"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太初、太一也"(《易系辞》)。这是我国古代的天体演化论,把太极形容为饺子初分后的阴阳两气,而混沌未分的状态为"无极"状态。也有人解释"太极"是屋中最高处正梁的中心,意为最高、最中心的东西。
(太极图)呈圆形,内含阴和阳两个半弧形的类似鱼形的图案。太极拳采用这个名称,象征着太极拳是圆转的、弧形的.刚柔相济的拳术。
‥无极而生",周敦颐(1017一1073)所著《太极图说》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王宗岳说:"太极者,无极而生",是根据《太极图说》而立论的。
‥阴阳之母也"意指阴阳两气包含在"太极"之中,所以说"太极"是"阴阳之母"。
(二)、"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古人认为太极是一个混圆体,包含阴阳两气。动时这个混圆体就起变化,分阴分阳,所以说太极生两仪,亦即"动之则分"。静时仍然是一个混圆体,阴阳变化虽然相对静止,但阴阳的道理完全具备,所以叫做"静之则合"。
上面五句话,讲的是太极拳的理论,下面就根据这种理论来阐明太极拳推手的要领,方法。
一说太极拳创造于清代十七世纪六十年代左右,创造人是明末清初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此说法相信张三丰是虚构人物。)他写的太极拳的原始理论《拳经总歌》有:"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两句话,王宗岳据此进行了发挥。
另一说太极拳是武当道人张三丰所创,学习太极者皆视张三丰为祖师。历史上是有张三丰这个道士的,也是习武之人,并且还有流传下来的《太极拳论》(“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记载。因此,此说法似乎更可信。
(三)."无过无不及,随屈就申"
推手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来屈伸进退,要随看对方的动作而采取攻防动作,不可主观,不可盲动,要随对方的屈伸而屈伸,人屈我伸,人伸我屈,要和对方的动作密切不离,不要“过”,也不要“不及”,要不顶不丢;对方进一寸,我退一寸;进一分,退一分。退的少了成为"顶",退的多了成为"丢"。
‥直来横去,横来直去"是武术各流派的共同经验,太极拳推手还有形象上缠绕绞转的"粘随"特点,可练习皮肤触觉和内体感觉,以利了解对方的动向、力点和快慢,作出判断来克制对方。这比单凭目力来判断对方动向的拳种,多了一种侦察能力"听劲"。
(四)、"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
推手时要放松,攻和防都如此,逐渐练出一股"柔劲"来。刚劲好像一根硬木头,坚实但变化少。
柔劲好比钢丝绳,变化多。俗语说软绳能捆硬柴。但从理论上讲,柔能克刚,刚也能克柔。
单纯的柔是不够用的,太极拳主张"柔中寓刚"、"刚柔相济",粘与走都要以柔为主,柔久则刚在其中,人以刚来,我以刚去对抗,这是两方相抗,不是"引进落空"、"借力打人"的技巧,而应该"人刚我柔"地把对方力量引开,使之落空不得力。
所以学太极拳推手一开始就要放松,心身都要放松。对方刚来,我总是柔应,便对方不得力,有力无处用,这叫做"走化",目的是我走顺劲,造成有利于我的形势,使对方走背劲,造成不利于对力的形势。
当对方来劲被我走化形成背劲时,我即用粘劲加力于其身手,使之陷入更不利的地位,从而无力反击。粘好像胶水、生漆粘物一样,粘走相生,刚柔相济,这是推手的重要原则。
"粘"这个字,是三百余年前俞大猷、戚继光等提出来的,武术书上最初见于明朝俞大的《剑经》,在他的对打棍法(不是套路的对打)中有时用粘字。到清代,太极拳推手就完全用粘劲,于是"粘"的用途日广。
练粘可使人的反应变快,触觉灵敏,所以能做到随对力来劲粘走相生,克敌制胜。
(五)、"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动作快慢要决定于对力动作的快慢,不能自作主张。首先,手臂放松,触觉灵敏,才能急应缓随,处处合拍。只有触觉灵敏了,才能做到"彼微动,已先动",才能制人而不为人所制。
(六)、"虽变化万端,而理惟一贯"
动作虽然千变万化,而粘走相生,急应缓随的道理是一贯的。
(七)、由看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这是太极拳推手功夫的三个阶段:即着熟、懂劲、阶及神明。
一、着熟着是打法、拳法、拳势,譬如看棋。中国武术各拳种的套路,就是各个不同的"势"联贯组成的,每"势"都有它的主要攻防方法和变化方法,错综互用,这就称作"拳术"、"拳法"、"拳套"。不讲技击方法的套路,称作体操、舞蹈、导引或八段锦。有些拳种只讲姿势优美,实用性差,称作花拳绣腿,是表演艺术性的武舞(讲究实用性的称作武艺)。练太极拳推手,首先是身法、手法、步法.眼法和每势的着法(攻击和防御的方法)要练得正确、熟练;特别是练拳架,首先姿势要正确,拳套要联贯熟练和呼吸配合好。然后在推手、散打中进行试用,捉摸每个看法用得上,还是用不上;用上了,用劲对不对等。这是前人教太极拳的次序,即首先要懂得每势的看法和变化,不可瞎练,漫无标准地划圈。
二、懂劲看法练熟即可逐渐悟出用动的粘随.刚柔、虚宜、轻重以及屈中求直.蓄而后发等道理。有些人学推手好谈懂劲,但不研究看法,这是跳班、越级的方法。只追求劲,不讲求看法,往往无从捉摸,不看边际。因为,"劲附着而行,劲贯着中",看法如果不从实际出发,舍近就远,劲也就随着"看法"而失去应有的作用。懂劲以后,着法的使用才能巧妙省力。看法和懂劲都要和呼吸自然结合,不属拳法的动作不可能结合呼吸,例如两个吸或两个呼凑在一起的动作就不可能结合呼吸。懂劲质量愈高,推手时威胁对方的力量也越大,看法的使用也更能得机得势。懂劲主要是从推手实践中悟出来的。只练拳不练推手,对懂劲是谈不上的。想象出来的懂劲,一接触实际就不行。
三、阶及神明"阶及"意即逐步上升,亦即台阶、梯子,须一步一涉爬上去。"神明"意即神妙高明,随心所欲,形成条件反射,熟能生巧。"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这句话,总的意思就是踢、打.跌、摔、拿等着法熟练后,逐渐悟出"劲"贯看中的技巧,掌握"劲"这个点火开关,不求用着,而着法自然用得巧妙,最后达到"妙手无处不混然"的程度。
(八)、"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用力"系指练功夫,不是指用力气。全句意为:不经过勤学苦练,就不能豁然贯通忽然完全悟解。
坚持练拳推手,钻研掌理,会有好几次"豁然贯通",功夫是没有止境的。
青年时期、壮年时期和老年时期,各有一次或多次对拳理的"豁然贯通"。
通过向有经验的师友学习、交流和反复研究掌理,功夫才能练到自己身上,对疗病保健,增强体质才有帮助。
太极拳发展至今,主要的传统套路有陈、杨.武、吴、孙等五式,陈式还有老架.新架和赵堡架三种,都是讲究每势的着法的。传统套路都有这种讲究着法、运气的特点。
懂得着法,拳套才容易练正确,不致练得千奇百怪,也才能和呼吸结合得好,"气与力合",疗病健身的效果较高,又可节省练拳的时间。
(九)、"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虚领顶劲"意为头顶要轻轻领起往上顶着,便于中枢神经安静地提起精神来指挥动作。
关于气沉丹田,说法不一。这里可能是指腹式深呼吸,吸时小腹内收,隔肌上升,胃部隆起,肺部自然扩张。呼时小腹外突,隔肌下降,胃部复原,胸廓自然平正。
身心兼修,内外并练,着重在内壮,这也是被称作"内功拳"的太极拳的一个特点。
"气沉丹田"不可硬压丹田,也不可一味"沉气",而要"气宜鼓荡",并且练拳时的腹式呼吸只能用逆式,不能用顺式。
顺式是吸气时小腹外突(气沉丹田),呼气时小腹内收,结合在拳套内就只能始终"气沉丹田",有降无升,所以一定要用逆式。
如果用顺式腹式呼吸,对练拳推手都是无益的,因为攻的动作都要借地面反作用力,必须气沉丹田,劲才能往前发。那能有劲要往前发,而呼气时小腹卸内收之理?
逆式深呼吸是引进时吸气,小腹内收;发劲时小腹外突,气沉丹田。
内功拳种的"形意"."八卦"."南拳"、"内家拳",都是用腹式逆呼吸的。
王宗岳高度概括了太极拳的理论(那时只有陈式太极拳一种,没有流派),对呼吸运气只讲了一句"气沉丹田"。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基本上概括了太极拳对立身中正.松静自然地运气练拳和推手的要求。
(十)、"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不偏不倚"是说身体姿势不要歪斜而失去中正。不偏是指形体上、神态上都要自然中正,不倚是不丢不顶,不要依靠什么来维持自己的平衡,而要中正安舒,独立自主。
"忽隐忽现"是说行气运劲要似有宜无,忽轻忽重,虚宜无定,变化多端,使对方难于适应顾此失彼。
(十一)、"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承上文,既要做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还要做到,对方从左方用力攻来,我左方虚而化之,虚而引之不与顶抗,使来力落空;如对方从右方用力来攻,则我右方虚而化之,虚而引之,也不与顶抗,使来力落空。这就是不犯双重之病。
练到处处能虚而化之,虚而引之,就是棋高一着,从而使对方缚手缚脚。
"虚"和"杳"都是不可捉摸的意思。
(十二)、"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弥"字作"更加"解释。我运用粘化划弧的引进落空的方法,对方往上进攻,我高以引之,使有高不可攀,脚跟浮起,凌空失重的感觉;如对方往下进攻,我低以引之,便有如临深渊,摇摇欲坠,愈陷愈深的感觉;若对方前进,我渐渐引进,便其摸不到我身上,有进之则愈长而不可及的感觉,经我粘逼进攻,对力越退越感觉不能走化。
这四种情况都是粘走相生,不丢不顶我顺人背,我得机,得势,彼不得机、不得势而出现的。
上述推手技巧只要认真实践,人人都可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但这种推手技巧可说是无止境的,因之可说是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健身防身的技术。
推手双方功力相等,不容易发挥出这样的技巧,如果差距大了(例如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技巧等相差大了),这种高级技巧就会显示出来。
(十三)、"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如我,我独知人"
这是形容触觉、内体感觉的灵敏度极高,稍微触及,便能感觉得到,立即走化。功夫练到技术高了,便能做到一恨鸡毛,一只苍蝇或一只小虫轻轻触及人体任何部位,都能感觉得到并立即有行动对付;在推手时,便能做到他不如我,我能知他。
(十四)、"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这句说明王宗岳是唯我独尊的。他生于二百多年前,那时,中原地区武术家还认为近身搏斗技巧在战场上还能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十五)、"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
这种拳术技巧的门派是很多的,它们虽然姿势动作不一样,但不外乎是力大打力小,手脚快打手脚慢。 (十六)、"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
所谓有力打无力,大力胜小力,手快胜手慢,都是先天赋有的本能,不是学出来的。看来,这两段话,有宗派观点,有形而上学的论点。说其它拳种是.旁门",而自己是正门,是正宗,这确是宗派观热。
力大胜力小,有力打无力,手快打手慢,是一种规律,但力量和速度也不是先天自然之能,也需要学习锻炼才能加大力量,加快速度。因此,"非关学力而有(为)也"这句话是错误的。
太极拳从名字的含义来讲是有柔有刚,有轻有重,有快有慢,既要栋习。四两拨千斤",又要练习"混身合下力千斤",所以单纯强调一方面,就有片面性,就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了。
(十七)、〝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察(打手歌)里有"四两拨千斤"一句话,显然不是用大力来胜人;看到年纪耄(意为七,八十岁)或耋(意为八、九十岁)的人还能应付众人的围攻,取得胜利,可是老人体力比较差,动作此较迟钝,还能御众取胜,说明"快"也不一定能取胜。
过去认为《打手歌》是王宗岳的作品,有人从拳论中"察四两拨千斤之句"的"察"字来判断《打手歌》是王宗岳以前人的作品,这是很对的。后来核对了陈家沟原有的四句《打手歌》,才断定六句的《打手歌》是经过王宗岳修订的。
这四句话是强调小力胜大力的技巧作用。
(十八)、"立如秤准,活如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
始终保持平衡,身法端正,要像秤准一样;身手圆活如车轮旋转,不但不受来力,还能把来力抛出去;无论来力多么直大,要粘着走化,不要顶抗,如果粘着处放松走化不受力,这叫做"偏沉",能做到"偏沉",就能顺随,使对方有力也不得力,有力无处用,推手时要避免两方相抗,如果两方相抗,不能够‥偏沉则随",动作就会滞钝,结果还是力大者胜力小者。
(十九)、"每见数年钝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常常见到勤练太极拳推手多年的人,不能很好领会"懂劲"和"粘随走化"的道理,往往不能制人,反而被人所制,这都是用力顶抗,犯了双重"之病而不自觉所致。
王宗岳这段话是在二百年前讲的,那时候太极拳不作为老弱病人练的拳,而是体格强壮者练的拳,他们不懂双重之病,不能制人,大都为人所制。而练推手的大都是力量不大的人,基础薄弱的人,加上不懂"双重"之病不懂着法,难怪有些练摔跤的人或练拳又硬又快的人说.一般练太极拳的是豆腐架子。
(二十)、"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要避免这个"用力顶抗,不能走化"的毛病,就要懂得阴阳的变化。阴指柔、虚、轻、合、蓄势、吸气等;阳指刚、实、重、开、发劲、呼气等。
粘逼中随时可以走化,所以粘也是走;走化中随时可以转化为粘逼,所以走也是粘。
有开有合,开中有合,合中有开;有虚有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样虚实、刚柔、开合.变化灵活,才可以使对方顾此失彼,不知所措,应接不暇,处处被动。阳刚不能离开阴柔,阴柔不能离开阳刚。
有阴有阳,有虚有实,有柔有刚,阴阳相济,虚实页互变,柔刚错综,才算是懂劲。
(二十一)、"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懂劲以后,粘走相生,越练越细巧精密,一面实践,一面多思考,常常默想捉摸其中道理,学思并用,就能逐渐做到从心所欲,身手更为轻灵,威胁力更大,搭手即能判断对力力量的大小、长短、动向、快慢,依着何处即从何处反击。
(二十二)、"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推手本来是舍己从人的技巧,顺应客观规律,不自作主张;如果自作主张用固定的手法,逆客观规律,必然会出现丢、顶、硬撞,不能引进落空,反而引进落实,造成失败,这是多误于舍近求远。差之毫厘,结果是谬之千里。
练拳、推手也是这样,学的人要详细辨别这个道理。
哲学理论
易经
1.《周易风水》:“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孔颖达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宋代
2.宋代理学家则认为“太极”即是“理”。《朱子语类》卷七五:“太极只是一浑沦底道理,里面包含阴阳、刚柔、奇耦,无所不有。”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太和》:“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谓太极也。”
天宫
3.谓天宫,仙界。曹魏阮籍《咏怀》之七二:“时路乌足争?太极可翱翔。”晋葛洪《抱朴子·吴失》:“园拟上林,馆第太极。”《云笈七签》卷八:“太极有元景之王,司摄三天之神仙者也。”
参考资料
关于学习《太极拳论》的几点思考.人民网.202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