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储量
煤的储量是指经过一定地质勘查后,查明或大致查明煤层的相关地质信息,如层位、层数、厚度、分布范围、煤质特征以及地质构造等,按照国家规定的煤工业指标所得到的煤炭埋藏量。这些数据通常以重量单位吨来表示,是煤田地质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成果。
储量分类
能利用储量
指符合当前煤矿开采技术经济条件的储量。
暂不能利用储量
包括煤层厚度小、灰分高或发热量低,或因水文地质条件及其他开采技术条件特别复杂的储量,这些储量目前开采有困难,暂时不能利用。
储量等级划分
煤的储量根据研究程度和地质工作阶段的不同,被划分为A、B、C、D四个级别。其中,A、B级为高级储量,C、D级为初级储量。各级别储量的具体要求如下:
A级储量要求查明煤层的详细信息,包括层位、厚度、结构及其变化,煤质的各种参数,煤层产状,以及对地质构造的深入研究。
B级储量要求基本查明煤层的信息,包括层位、厚度、结构及其变化,煤质的变化情况,煤层产状的基本控制,以及对地质构造的初步掌握。
C级储量要求初步查明煤层的位置、厚度及其变化,煤层对比的基本可靠性,煤质和煤种的情况,以及对构造和煤层产状的初步了解。
D级储量要求初步了解煤层的位置、分布范围、厚度、煤质、煤种、煤层产状和构造等基本信息。
不同阶段的储量
普查阶段
普查阶段的储量为C+D级储量,其中C级储量不应低于总储量的20%至30%。
详查阶段
详查阶段的储量为B+C+D级储量,其中B+C级储量不应低于总储量的70%,B级储量约占20%至30%。对于构造复杂、煤层不稳定的地区,可能只有C+D级储量,且C级储量不应低于总储量的50%。
勘探阶段
勘探阶段的储量为A+B+C+D级储量,具体高级储量比例取决于资源条件。在中国北方,构造简单、煤层稳定的情况下,高级储量比例较高,适合建设大型或中型矿井。而在南方,由于构造复杂和煤层不稳定,高级储量相对较少,一般适用于建设中小型矿井。矿井生产规模越大,对高级储量的要求比例越高,因为初期采区需要较高的勘探程度和可靠性,以确保按时投产。
计算储量的深度
大、中型矿井的储量计算深度一般为最低基准面垂直向下至1000米,小型矿井则不超过600米。对于老矿区,最深矿井不超过1200米。如果煤层露出地表,则应排除风化带的储量。对于特殊用途的煤种,如炼焦煤、化工用煤、炼油煤,除了排除风化带外,还应排除氧化带并单独计算其储量。
参考资料
河南理工大学煤炭地质勘察与评价试题.360文档中心.202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