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khtml

khtml

KHTML是由KDE项目开发的一种HTML网页排版引擎,最初作为Konqueror浏览器的排版引擎,但自2016年起开发活动停止,并于2023年正式停用。KHTML基于KParts框架,以C++编写,在其辉煌时期对网页标准的支持较好。KHTML的分支引擎被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浏览器所采用,包括WebKit(Safari)和Blink(谷歌 Chrome、Chromium、Microsoft Edge、Opera、Vivaldi和Brave)。

软件简介

该引擎以C++编程语言编写,并使用LGPL授权,支持大多数网页浏览标准。由于微软的Internet Explorer的占有率相当高,不少以FrontPage制作的网页均包含只有IE才能读取的非标准语法,为了使KHTML引擎兼容更多页面,同时也支持部分IE专属语法。

以下软件均使用到了KHTML:

发展历史

KHTML的前身是一个名为khtmlw的早期引擎,由Torben Weis和Martin Jones开发,支持HTML 3.2、HTTP 1.0和HTML框架,但不支持W3C DOM、层叠样式表ECMAScript。KHTML本身诞生于1998年11月4日,作为khtmlw库的一个分支,经过重构并增加了Unicode支持。1999年,Lars Knoll开始研究实现W3C DOM规范,并在同年8月16日宣布了对KHTML库的彻底重写,这使得KHTML在1999年10月初次添加了对JavaScript的支持。随后,KHTML在2000年3月完成了CSS支持的添加,并成为了继Internet Explorer之后第二个正确支持希伯来语阿拉伯语和从右到左书写的语言的浏览器。KHTML已计划在KDE Frameworks 6中移除,活跃开发于2016年结束,只进行必要的维护以与Frameworks 5的更新一起工作。该引擎于2023年正式停止使用。

功能和特色

软件特点

KHTML拥有速度快捷的优点,但是对语法的内容要求则比Mozilla Application Suite产品所使用的Gecko引擎更加严格。麦金塔于2002年采纳了KHTML,作为开发Safari浏览器之用,并发布所修改的最新及历史版本源代码。后来发表了开放源代码的WebCore及WebKit引擎,它们均是KHTML的衍生产品,在开发网站列出引擎改变内容,并会传回至KDE计划。由于两个衍生产品各走不同路线,使两者源代码差异较大,结果难以与KDE交换更新。其中一个原因,是苹果公司在对外公开源代码之前,以一年时间编修他们的KHTML。另外,苹果传送更新至KDE计划的方式,多是一口气把大量改动一起传送,KDE在整理资料也出现一定的困难,及后苹果表示会以CVS格式来传送。再者,苹果所作出的改动包括Mac OS X系统的特有功能,如Objective-C、KWQ等,在Linux及KHTML是没有的。但KDE方面仍透过这些改动,为KHTML加入新功能并且加快其排版速度。

兼容的标准

KHTML引擎支持下列标准:

标准合规性

KHTML引擎在其发展过程中,对Web标准的支持不断增强。除了已经支持的HTML 4.01、CSS 1和CSS 2.1,KHTML还增加了对HTML 5、CSS 3选择器(自KDE 3.5.6起完全支持)、CSS 3其他功能(如多种背景、框大小和文本阴影)、DOM 1、2和部分3、ECMA-262/JavaScript 1.5以及部分可缩放矢量图形(SVG)的支持。

社会影响

Apple在2002年采用KHTML和KJS作为Safari浏览器的基础,并公布了其对KHTML引擎所分支的源代码,命名为WebKit。2013年,谷歌开始开发WebKit的一个分支,命名为Blink。这些分支引擎的发展,使得KHTML的技术和理念得以在当今广泛使用的浏览器中继续发挥作用。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