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朱广生

朱广生

朱广生(1963年1月14日-),出生于江苏徐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型号系列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是多个型号产品的总设计师,被授予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航天工业总公司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家级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称号。朱广生于1982年考入国防科技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他在中国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工作期间,担任过多个职位,包括型号副总设计师、研究员。1999年,朱广生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他于2006年获得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博士学位。2019年,朱广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一直从事飞行器研究与设计工作,并被认为是中国航天领域的技术专家。

人物简介

朱广生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部委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2009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14年荣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2013年度航天功勋奖。朱广生看上去高大健壮,黑黑的皮肤配上棱角分明的国字脸全然是一副铁骨铮铮的北方汉子形象。或许是因为多年来承担了太多压力,他的面孔中隐约透着一丝疲惫与沧桑,只是一双黝黑的眼睛总是炯炯有神,带着犀利与睿智,似是闪烁着对未知的不懈探索和对航天事业的挚爱。

人物经历

“干就要干出点名堂”

1989年,朱广生从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航天技术系空气动力学专业硕士毕业,分配到中国航天科技工业集团公司一院14所。在这里,朱广生结识了高宝升、安复兴等一批优秀的技术专家。在他们的悉心指导下,朱广生不断前行,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在专业领域快速成长。

工作中的朱广生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严谨的工作作风、忘我的工作热情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深深感染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干就要干出点名堂”是他的人生哲学。

1991年,朱广生承担了难度很大的配套预研攻关研究工作。他独辟蹊径,采用理论分析、计算及典型风洞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和处理了200多万个数据,绘制了数千条曲线,掌握了气动设计思想,优选出适合我国仪器设备现状的气动外形,节省了大量经费,顺利完成课题。

此后,朱广生担任了一院某重点型号飞行器副总师。此型号难度大、进度紧、专业面广,在困难和重担面前,他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无怨无悔。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该型号顺利完成方案、初样设计和总装测试,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惟实求新 笃志践行

人类追随真理的脚步从未停止。朱广生就是这样一个始终与真理同在、与时代同步的人。数十年来,在陈福田总设计师的指导下,在这条充满了荆棘的科研路上,朱广生一直不断探索着、创新着,用他全部的热血一次次浇灌出绚烂的科研之花。

2002年,在担任某自筹型号技术负责人的日子里,他向老专家学、向年轻的设计人员学,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首战告捷后,他马不停蹄地带领队伍进入新的飞行试验演示验证工作中,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又取得了发发圆满成功的佳绩。

有人用“胆大心细”四个字评价朱广生。的确,在朱广生身上,有着一股魄力,他总是敢想他人不敢想的事,敢做他人不敢做的事。为利用现有发射场条件考核技术方案,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全新技术方案,新方案引起了很多争议。不少人认为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因为这样很容易让飞行器因为承受不了大过载而折断。面对质疑,朱广生坚持自己的想法,他带领队员们一次次讨论方案、计算数据、设想着各种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最终,这个方案通过了飞行试验验证。

在某次飞行器验证新方案的飞行试验时,参加试验的协作方领导捂着胸口对朱广生说:“每次看你的试验我都心跳加速。”而院领导也拍着朱广生的肩膀说:“你真是胆子大。”面对这样的评价,朱广生自己心里明白,看似天马行空的想法其实都来自背后对所学知识的自信、积累与思索,来自整个团队的凝聚力。

工作25年间,朱广生秉承着“继承不复旧、创新不弃宗”的理念严格要求自己和年轻人,不是“前人怎么做的,我们就应当怎么做,应当‘一代人干一代人的事’。”

执掌帅印 与日竞走

作为型号队伍的总设计师,朱广生对于团队管理有着自己的认识。他很有市场观念,在型号研制过程中,把用户的需求始终记在心上,认真思考并付诸实践;他为人务实,注重质量和效果,主张说实话、办实事,讲究效率,强调高度执行力;他是性情中人,秉性率直,不注重名利,但对型号和队友却有着深厚的感情。

朱广生非常重视质量工作,几乎到了严苛的程度,他总担心由于质量上的疏忽导致型号研制出现问题,或带着隐患发射。为此,在质量面前,他一直都是个铁面无私的“包拯”。他常跟身边的同事说:“一次试验需要花费很多经费和整个团队的心血,绝对不能因质量上的疏忽而出现问题。”在他的言传身教下,队员们都将质量看得很重,全力做到严慎细实。就是这样,在组织国家重点型号的研制、生产和试验工作,特别是飞行试验时,朱广生和型号队伍都没有出现发射场归零问题。“每发有惊喜,发发有奇迹”,这是集团公司领导对这个团队的极高评价。

每一次的创新、每一次的探索,背后凝结的都是朱广生和他的队友们攻坚克难的汗水与智慧,都是他们心系国防、心系用户的担当。朱广生坚信,航天是需要各方面能力经验汇聚在一起的系统工程,需要合力完成。每一次利“剑”的凌厉出鞘、镝鸣长空都是团队齐心合力的结果。

有了这样的感悟,朱广生在对待团队中的每一位队友时,都是满腹真诚、毫无私心。虽然在队友出现问题时,他也会非常严厉,但大家没有感到委屈,因为大家心里明白:“朱总都是为我们好。”在朱广生的悉心培养与带领下,队伍里走出了好几位型号副总师、室主任、室副主任及一批主任、副主任设计师。此外,他先后带的5名硕士生也都取得了优异成绩,成为型号战线上的行家里手。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这是朱广生对科研事业追求的真实写照,在“继承不复旧、创新不弃宗”的原则下,25年来朱广生始终以“夸父”般的勇气和毅力追赶太阳,与时间竞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每一次成功之后,朱广生都会立即投入到下一项任务中,在对航天事业、国防事业的无限挚爱里,他愿尽其所能,勇往直前。

主要荣誉

主要成就

朱广生先后参加和主持多型装备研制,填补了中原地区国内空白,实现了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根据2022年8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朱广生先后出版专著3部。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朱广生有着高度的守诺、严谨、朴实、勤奋的作风,这一点得到了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的认可。他凭借一股不甘落后的气性和执着,从一个完全没听过空气动力学专业的学生成长为可以独立研究、设计中国首型、新型再入机动飞行器的领军专家。他敢想敢做,胆大心细,既不拘泥于陈规旧历,又有着破釜沉舟的魄力和决断力,这一点由蔡萌在《中国科技奖励》上的撰文中得到了体现。

参考资料

朱广生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4-09-03

朱广生.中国工程院.2024-03-18

朱广生院士.航空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2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