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隐娘
《聂隐娘》是唐朝裴铏创作的小说,原载于裴铏的小说集《传奇》,后收录于《太平广记》卷一百九十四《豪侠二》。
小说讲述了唐贞元中魏博大将锋之女聂隐娘的故事。聂隐娘幼年被一尼姑领去,并学得了非凡的武艺,后来她投身陈许节度使刘昌裔麾下,为其除掉了横行不法的邻镇节度使派来的刺客精精儿,又巧妙地用计谋挫败了另一高手妙手空空儿,反映出了当时人们对藩镇割据现象的痛恨。
这个故事将武侠和神仙道术融为一体,描述了神奇的武术技艺,对后世的武侠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15年,该小说被导演侯孝贤改编成电影《刺客聂隐娘》。
内容简介
聂隐娘是魏博节度使手下大将聂锋的女儿,她十岁时被一女尼看中。女尼施法术将她“偷”到深山的洞中,教她剑术和“白日刺
人,人莫能见”的神奇功夫,并把她训练成为杀手。五年后女尼将她送回了家。身怀绝技的聂隐娘回家后,自主择婚,却选了一个除了磨镜什么都不会的少年。聂父死后,魏博节度使与陈许节度使刘悟不和,便命令聂隐娘去暗杀他。结果聂隐娘却转而投靠了刘悟。魏博节度使又另派精精儿和妙手空空儿先后前往暗杀,都被隐娘以法术破解,后来刘悟入觐,隐娘告别而去。刘死后,隐娘至京师刘的灵柩前恸哭而去。唐文宗开成年间(836—840),刘悟的儿子刘纵受任陵州刺史,路遇隐娘。隐娘告知刘纵将会有大灾,来年辞官方能脱灾,并送给他一粒药丸,可以保一年无事。刘纵不相信,没有休官,第二年果然死于陵州。从此再也没有人见过聂隐娘。
创作背景
晚唐时期,由于连年战乱,社会极不安定。内有宦官专权,外有藩镇割据,全国陷于一片混乱。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广大人民群众,希望社会安宁,幻想着有神异本领的侠客出现,以除暴安良,伸张正义。这种幻想反映到传奇文学中,就产生了如《聂隐娘》一类带有神秘色彩的豪侠故事。
中唐以后暗杀之风盛行,藩镇之间相互残杀,必须收罗一些具有特殊技能的侠士作为爪牙。这些侠士,或出于个人的恩怨,或取舍于藩镇势力的强弱,实际上充当了藩镇争权夺利的工具。《聂隐娘》就反映了这些历史真实。
《聂隐娘》的故事原载于唐人裴的《传奇》。根据《新唐书·艺文志》所载,裴铏著有《传奇》三卷,可惜原书早已散佚,仅《太平广记》所录四则,得传于今。
人物介绍
聂隐娘
聂隐娘为魏博大将聂锋之女,10岁时被一女尼用法术“偷去”,教以剑术,能白日刺人,人莫能见,乃送归其家。而身怀绝技的聂隐娘,又自择一个仅会磨剑、余无他能的少年为丈夫。聂父死后,魏博主帅与陈许节度使刘昌裔不和,欲令聂隐娘暗杀之,聂却转而投刘。主帅另派妙手空空儿前往暗杀,隐娘又以法术破之。后刘昌裔入觐,聂告别而去。刘死后,聂又至京师刘枢前恸哭。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小说在奇幻神异的艺术表象下,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割据的藩镇间明争暗斗、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现实。一方面,各个藩镇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采用各种手段消灭和排除异己,他们豢养武士,私蓄剑侠,笼络才士,刺探暗杀、文争武斗,无所不用其极。
聂隐娘是唐朝的一位女侠,她在师父处学得专刺恶人、害人大僚的剑术,代表了人们对当时统治阶级邪恶势力深恶痛疾,想要置之死地而后快的心愿。她甘愿嫁给磨镜少年为妻,反映了与门阀观念的决裂。然而,聂隐娘不过是藩镇之间争权夺利的工具。聂隐娘弃魏帅而转投刘昌裔,看似弃暗投明,实则都是充当藩镇的爪牙,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艺术特色
虽然小说发生的历史背景是真实的,但整个故事充满了虚构和幻想的色彩。如聂隐娘的神奇道术,精精儿的飘飘如幡,空空儿的俊鹘一搏,尤其是隐娘化为并潜入肠中的情节,无不充盈着奇特的幻想。后世神魔小说中变幻莫测的神仙斗法,在这里已经初现端倪。
在这个故事中,聂隐娘不是简单的侠客,而是一个有着超凡道术的剑仙。同时,生于凡俗的她也有着尘世的情感。作为剑仙,她“遇夜即失踪,及明而返”,能够以纸为驴,迅捷往来,尤其是在她投靠了刘昌裔之后,先后两次破解了精精儿和空空儿对刘昌裔的谋杀,甚至可以“化为蠛蠓,潜入仆射肠中听伺”,这些都是她的神奇怪异之处。作为女子,她奉师命去暗杀一个大官时,“见前人戏弄一儿,可爱,未忍便下手”,有着一般人的恻隐之心;归隐之后,请求刘昌裔给她的丈夫一个白领薪水的虚衔,妥善安置其后半生的生活,有着对丈夫的恩爱之情;在刘昌裔卒后,她专程赶到京师,柩前哭奠。数年之后,还向刘昌裔之子示警,希望他能够免于祸患,表现出对旧主人的忠义。这些描写生动而又充实地刻画出一个有情有义的剑仙形象。
隐娘学艺写得很仔细,尼姑如何盗走隐娘,隐娘如何循序渐进终成奇技都描绘得有鼻子有眼睛。
聂隐娘择主如同择偶,都由自己作主。由魏帅的刺客,变为刘某的左右。原因很简单,即“服公神明”,士为知己者死,侠为知己者用。聂隐娘之弃暗投明,并非有什么名利上的考虑,刘昌裔问她所需,她说日“二百文足矣”,可见其并不奢求豪华富贵的生活。聂隐娘身手不凡,却以纸剪毛驴为坐骑,设想奇幻有趣,具有神秘的宗教色彩。
夜间两战突出聂隐娘智勇兼备。对付精精儿主要写聂隐娘的“勇”,她不仅自己不害怕,还叮嘱刘昌裔“不怕”,接着施展幻术,击毙精精儿,且毁尸灭迹。对付空空儿主要写聂隐娘的“智”,她知己知彼,既不小觑对方本事,又了然对方德性。嘱刘以玉周颈,自己化虫藏匿,避免了与空空儿的正面交锋,也得以保全性命。虽不写闪躲腾挪、刀光剑影的厮杀场面,但字里行间流贯肃杀之气。聂隐娘料事如神,一一应验,自然得刘厚待。
然而,知遇之恩并不能使隐娘放弃自由。刘“自许入觐”,聂“不愿从焉”,她愿功成身退,云游四海,其淡泊名利、无拘无柬可见一斑。刘昌裔死后,她鞭驴至京,在柩前“恸哭而去”,这说明她有情有义,侠骨柔肠。川中栈道上巧遇刘子。后者“遗其缯彩”,她“一无所受,但沉醉而去”,清心寡欲,不图寸报。由“侠”而“隐”,是中原地区文人的理想,在这种人生模式与人生境界中,道家乃至道教的思维方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作品影响
《聂隐娘》的影响极为广泛,裴铏的这则小说曾被后世多次转录,比如宋末元初罗烨《醉翁谈录》所录宋人话本篇目中有《西山聂隐娘》一目,也是依据这篇故事所写;另外,清人尤侗据以编为戏曲《黑白卫》。
作者简介
裴铏xíng,唐(约公元八六O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李漼咸通初前后在世。咸通中,(公元八六七年左右)为静海军节度使高骈掌书记,加侍御史内供奉。李儇干符五年(公元八七八年)以御史大夫为成都市节度副使,作题《文翁石室诗》。裴铏著有《传奇》三卷,《新唐书·艺文志》多记神仙恢谲之事。其中《聂隐娘》一篇,亦见袁郊《甘泽谣》及段成式《剑侠传》。(此书系明人伪作)原书久佚,仅《太平广记》所录四则,得传于今。
参考资料
刺客聂隐娘 (2015).豆瓣电影.2024-01-03
聂隐娘.聂隐娘.2024-09-24
裴铏.古诗文网.20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