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籍
白籍是东晋南梁时期的一种户口登记形式,专用于登记土断后寓居江南侨州郡县的北方侨人,用白纸书写的户籍册。东晋政府设置侨州郡县以安置北来的流民,称侨人。白籍者大多无田产,且还想重返故里,政府初期给予免税金、免服徭役的优待。咸康七年(公元341)三月,晋成帝诏令“实编户,王公以下庶人皆正土断白籍”,意在取消侨人的优待,使其成为正式的黄籍户,增加国家赋役收入和徭役兵役来源,同时保留将来故土收复后可回原籍的希望。
历史记载
东晋在江南建国后,北方人口南移,侨户用白籍登记,土著实户仍用黄籍。《晋书·成帝纪》记载:“(咸康七年)实编户,王公已下皆正土断白籍。”此后,白籍多为劳动人民,负担赋税和兵役,而黄籍多为官吏地主等免役户。
南齐武帝永明三年(公元485年)唐寓之曾为反抗检查户籍发动起义,被诬称为“白贼”。随着时间的推移,侨人占有不少产业,有的成为自耕农,人安其业。东晋实行土断政策,命令侨人在其定居之处编入正式户籍,取消其免税的优待,白籍户便成为黄籍户。时称“土断白籍”或“土断侨流郡县”。
社会影响
白籍的设立反映了东晋时期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对北方流民的管理策略。侨人的分布广泛,“十家五落,各自星处,一县之民,散在州境,西至淮畔,东届海隅”,这种分散安置的方式有助于减少社会冲突,同时也使得侨人能够较快地融入当地社会。白籍的实施,虽然最初给予了侨人一定的优待,但最终通过土断政策,使其成为正式的黄籍户,这一变化标志着侨人从临时居民转变为正式的国家成员,对东晋南梁时期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