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万盐场
青岛南万盐场是以生产原盐为主、兼产对虾的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于青岛市盐务局。场区位于胶州湾东北部,东起白沙河,西至羊毛沟,隔河与东风盐场为邻,北靠青(岛)胶(州)公路。
概况
青岛南万盐场场部设在崂山区棘洪滩镇东3公里铁家庄村南,距南泉、韩洼、城阳站6~10公里,场内公路、港湾水陆外运都很方便。
历史沿革
南万盐场海盐历史悠久,但到青岛解放前夕,盐田设备和其他设施却已破烂不堪。青岛解放后,通过互助组合作化运动和盐田改革,使多种经济类型的盐场,自1960年春全部变成单一的国营企业。1984年1月至1985年1月,将女姑盐场并入南万盐场,成为南万盐场二工区的河(洪江河)东制卤区(原称三工区)。至此,分散的滩场管理归于统一和集中。
南万盐场在老滩技术改造上,成绩显著。从1964年起,开始推行长芦盐区“新、深、长”(新卤结晶、深卤结晶、长期结晶)先进生产工艺,抛弃了过去“老、浅、短”的旧操作,盐质有所提高,并产出少量的优质盐。1971年,根据市盐务局“改滩不减产,改后又增产”的要求,采用改扩结合的方法,首先在场南面围海扩滩,修建整齐、集中、先进的结晶区,每个结晶池的面积45公亩,比老式结晶池大20倍左右,随后又将老滩推平,改建为制卤区。从1975年开始实施塑料薄膜苫盖结晶池的新技术(到1989年苫盖面积达8910公亩,基本实现了结晶塑苫化)。到1980年改滩结束时,盐田生产面积由原来的147254公亩,扩大为224432公亩,增加面积52.41%;当年还配套海盐生产专用收盐机4台、运盐车25辆、活碴机4台、压池机12台。使全部盐田达到了结构合理,能适应工艺科学化和机械化作业的要求。在此基础上,1983~1987年底,将原女姑盐场改为南万盐场的制卤区。改滩后比改滩前生产增长幅度较大,经济效益也显著提高,1988年工业总产值达1 350万元,比1971年提高475.77%;原盐产量14万吨,比1971年提高106.61%;原盐优级品率85%,比1971年提高502.84%;原盐平均含纯95.85%,比1971年提高4.55%;原盐公亩产量0.5吨,比1971年提高51.52%;全员劳动生产率每人16265元,比1971年提高511.93%;盐工人年产量363吨,比1971年提高312.50%;利润173.33万元,比1971年提高94.97%。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除抓好改滩收尾、配套和进一步地完善工作外,还抓了以盐为主,多种经营。从1983年起,利用低浓度的蒸发池水养殖对虾。1988年投资160万元,在女姑制卤区扩建虾场700市亩;同年为给虾场配套又投资200万元,建成200吨的冷库1座。到1989年,养虾职工人数增加到128人,养虾面积达1150市亩,年产对虾99吨,12厘米以上的规格虾占87%,平均体长13.5厘米,平均亩产172斤,盈利13.32万元,都创历史最好水平。
规模
1989年,盐场占地面积287 340公亩,其中盐田面积280 385公亩,(含养虾面积1150市亩,折合7670.5公亩),房屋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场部设13个科室,下设原盐工区3个和养虾场、冷藏厂、经营公司各1个。职工848人,其中,累计选派30人到大中专院校定向培训,到1989年,工程技术人员和具有初、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24人。在全部职工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1%。年末固定资产原值1873万元,净值1557万元。共有机械动力设备312台,其中,中盐集团专业生产机械93台;高低压线路14公里,通讯线路30.5公里。原盐生产能力14万吨,实产15万吨,原盐优一级品率100%,其中,优级90%;原盐平均含纯95.9%。实产对虾99吨,平均体长13.5厘米,超过12厘米以上规格虾的要求。全年工业总产值1484万元,超过1988年9.93%;实现利润171万元,与1988年持平;全员劳动生产率17583元,超过1988年8.1%。原盐以供应青岛碱厂为主。
获得荣誉
青岛南万盐场在1984年企业整顿中验收合格,由青岛市人民政府颁发合格证书;1985年被评为工业普查先进单位;1987年以来连续2年评为山东省中盐集团系统先进企业,1988年荣获山东省先进企业称号;1989年升为国家二级企业。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