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日本紫珠

日本紫珠

日本紫珠(学名:Callicarpa japonica Thunb.)属于马鞭草科紫珠属,是一种落叶灌木和优良的观果灌木。它的别名为紫珠日语名为紫式部。日本紫珠的日语名字来源于《源氏物语》的作者名字(紫式部),它的果实也被称为“才媛”。

形态特征

日本紫珠为灌木,高约2米;小枝圆柱形,无毛。叶片倒卵形、卵形或椭圆形,长7-12厘米,宽4-6厘米,顶端急尖或长尾𫛭尖,基部楔形,两面通常无毛,边缘上半部有锯齿;叶柄长约6毫米。聚伞花序细弱而短小,宽约2厘米,2-3次分歧,花序梗长6-10毫米;花萼杯状,无毛,萼齿钝三角形;花冠白色或淡紫色,长约3毫米,无毛;花丝与花冠等长或稍长,花药长约1.8毫米,突出花冠外,药室孔裂。果实球形,径约2.5毫米。花期6-7月,果期8-10月。

分布范围

它主要分布于日本朝鲜和中国的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安徽、浙江省、台湾、江西省湖南省、湖北西部、四川省东部、贵州省等地。

栖息环境

日本紫珠生长于海拔220-850米的山坡和谷地溪旁的丛林中,在日本自然生长于北海道到九州的山野,能适应多种环境。

繁殖方法

播种

种子处理: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于山间野生母树上浆果核果变深紫色时,采集果实,置于室内堆沤2-3天,使果肉充分软化后,装入条筐,放在水中一边搓一边淘洗,除去皮肉和杂质,取出果核,再拌草木灰进行脱脂,1天后再进行搓洗,所得的果核通称为种子。种子切忌日晒,置于室内摊开阴干后,袋藏于通风干燥阴凉处。翌年4月中下旬播种。播种前两周先用35℃温水将种浸泡4-5小时,剔出上浮瘪料,再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消毒1小时,取出清水冲洗干净,与1/3的新鲜细河沙混合,装入陶瓷盆内,上覆塑料薄膜,放在背风向阳处催芽,注意保持湿润,经常翻动,使受热均匀,当种子有1/3露白时即可播种。由于种子细小,破土能力差,前期生长力弱,播种必须精细。

播种方法:播前选择基质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圃地,深翻整平,制作高床。床面高出地面15-20厘米,四周筑高5厘米、宽3厘米的埂,以利浇水。苗床作好后用0.0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1天,喷足底水,待水渗下后,即将催芽的种子均匀撒播于苗床上,再筛细土复上,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然后再筛复一层细沙。

扦插

硬枝插:3月中下旬,于野外实生植株中上部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直径0.5厘米以上的1年生木质化枝条,剪成10-15厘米长的插穗,上剪口距芽1厘米左右平剪,下剪口距芽0.5厘米斜剪;扦插前用1号ABT生根粉100×10溶液浸泡24小时,浸泡深度为4-5厘米。插床选择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并在扦插前3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0.125%溶液喷洒消毒。扦插时千万不要伤及插穗下剪口皮层。扦插深度为插穗长度的1/2-2/3,用手将土压实、插紧、插正。扦插株行距10×15厘米。插后立即浇一次透水,使插穗与土壤紧密结合。尽可能做到随剪枝、随处理、随扦插。

嫩枝扦插:7月上旬-8月上旬,选择干净细河沙为苗床基质;选取当年生健壮、充实、无病虫害的半木质枝条,剪成10厘米长插穗,每插穗上部保留1-2片叶。将剪好的插穗下部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50×10ABT1号生根浸泡2小时扦插,插前苗床浇水,扦插深度为穗长的2/3,株行距10×10厘米。

分株

3月下旬至4月上旬,日本紫珠发芽前,于山问野生灌丛状树株根际处,将根蘖小苗从根茎处挖出,使分开的各株小苗有一定的根系,适当剪除枝条,按照株行距栽植于圃地。经过浇水、施肥等精心管理,1年即能培养成可供绿化观赏的苗木,是繁殖急需用苗既快又省的好方法。

栽培技术

播后管理

播后苗床上搭建遮阳网,保持床面湿润疏松。一般播后10-15天即可出苗。幼苗出土后,苗小,抗旱力差,需经常用喷壶轻喷水,使小苗既不冲倒,也不要使泥水溅到幼苗上,达到土壤湿润,促进根系发育。幼苗见2-3片真叶时第1次问苗,以后适时间苗2-3次,去密补稀,去弱留强。每次间苗后立即浇透水。及时松土除草,达到苗全苗壮。苗高5-10厘米时,逐渐撤除遮阴网,减少喷水次数,叶面喷0.2%尿素,促苗快速生长,7-8月喷0.3%磷酸氢二钾2次,达到壮苗。夏季连续降雨,需及时排除苗床积水,防苗木烂根死亡。秋天落叶后将苗挖出,在圃地挖沟进行假植,埋土防寒。翌春将苗移出栽于圃地,培养绿化用大苗。

插后管理

硬枝扦插:一苗床扦插结束,应及时搭建高50厘米的塑料薄小弓棚,使苗床全封闭。扦插前期,为提高地温促进生根,根据摘情浇水,一般不宜过勤过多;插穗开始生根、萌芽,耗水量渐增大,应及时浇水,使苗床内的相对湿度达到80-90%,一般扦插后20天左右可生根发叶。当苗木生根发叶后可适当进行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并注意少量多次;中后期以磷、钾肥为主。当苗高10厘米后,打开弓棚两端通风,逐渐撤除塑料薄膜。适时除草松土、浇水、排涝。扦插成活率达86.3-92.7%。

嫩枝扦插:插后压实,喷透水,使插穗与基质密接。然后搭建弓形塑料薄膜棚,并加盖遮阳网,加强对棚内温度、湿度的管理,棚内平均温度保持在26℃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87%左右。当棚内温度越过28℃时,打开弓棚两端通风降温,如苗床略干时,应适时喷水,但苗木不要长时间过湿,避免插穗下剪口腐烂。正常情况下,扦插7天开始产生愈伤组织,10-12天开始生根,15-20天就能完成生根。此后的松土除草、追肥、浇水的管理与硬枝扦插相同。8月下旬逐渐撤除遮阳网和塑料薄膜,其生根率平均为91.7%。

栽植管理

栽植:日本紫珠有无良好光照都能正常生长,但不耐干燥,喜欢湿度稍大的地方。栽植时期以落叶期为宜,2-3月份和11-12月份都可进行。根系细浅,比较扩展,因此,栽植穴要大,施入堆肥后进行栽植。

修剪:以自然枝为好。如要修剪,可在冬季进行,但3月底前要结束,把枯枝、弱枝从基部去掉即可。如果进行重修剪,则有可能造成树木疯长,结果状况变差。

施肥:像日本紫珠这样的原本在山野自然生长的树木,如果施肥过多,则会造成结果不良。特别是要控制氮肥的施用。对树势较强的树木来讲,没必要进行施肥。对庭院里栽植的大树来讲,要想让枝叶长得更旺时,可于2月份在根部周围挖沟,施入一铁锨量的油饼即可。

用途

观赏:日本紫珠秋季果实累累,紫堇色明亮如珠,果期长。庭院或公园可丛植于园路旁,株形秀丽,枝条柔软,耐寒耐阴性强,与常绿树搭配种植显得娇艳可爱,是花果俱佳的观赏花木,是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日本紫珠经常作为结婚纪念树栽植,适合于各种庭院栽植,也适合于盆栽,不论是悬挂于栅栏上,还是做吊盆都可以。

近种区别

日本紫珠花序细弱而短小,2-3次分歧,它与白棠子树(Callicarpa dichotoma(lour.)K. Koch)相似,但后者叶片通常较小,边缘仅上半部有数对粗锯齿,花序梗较长,花丝长于花冠约2倍许,花药小,药室纵裂而不同。

相关变种

朝鲜紫珠(Callicarpa japonica Thunb. var. luxurians Rehd.)与原变种的区别是:叶片较大,长12-18厘米,宽6-8厘米,两面无毛,边缘有粗锯齿;叶柄长1.5-2厘米。聚伞花序3-5次分歧,花序梗短于叶柄,花较小。花期6月,果期7-10月。分布于中国台湾,生于疏林中,日本朝鲜也有分布。

窄叶紫珠(Callicarpa japonica Thunb. var. angustata Rehd.)与原变种的区别是:叶片质地较薄,倒披针形或披针形,绿色或略带紫色,长6-10厘米,两面常无毛,有不明显的腺点,侧脉6-8对,边缘中部以上有锯齿;叶柄长不超过0.5厘米。聚伞花序宽约1.5厘米,花序梗长约6毫米;萼齿不显著,花冠长约3.5毫米,花丝与花冠约等长,花药长圆形,药室孔裂。果实径约3毫米。花期5-6月,果期7-10月。分布于中国陕西(秦岭)、河南省江苏省、安徽(黄山市)、浙江省浙江天目山龙泉市)、江西省、湖北(兴山县巴东县)、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四川省(东部)。生于海拔1300米以下的山坡、溪旁林中或灌丛中。该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为叶狭窄,倒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但存在一系列的过渡和中间类型,有时与原种很难区别。

基隆紫珠(Callicarpa japonica Thunb. f. kiruninsularis Masam.)未见标本,根据原始记载与原变种区别是:叶片厚纸质,卵状披计形,长约5厘米,宽约2厘米,基部渐狭,顶端尖锐。特产中国基隆市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