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郭于华

郭于华

郭于华,1956年7月生于北京。199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2000-2001年于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做博士后研究。1990-2000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人员;2000年至今任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人类学乡村社会学、民间文化与信仰等。著有《死的困扰与生的执著--中国民间丧葬仪礼与传统生死观》、《在乡野中阅读生命》、《仪式与社会变迁》(主编)等作品。

个人简介

郭于华,1956年出生,北京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199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民俗学专业博士学位,清华大学社会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经历

1980—1984年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本科生 1984年获学士

1984—1987年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民俗学专业硕士生 1987年获硕士学位

1987—1990年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民俗学专业 博士生 1990年获博士学位

1991—1992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与美国UCLA联合主办英语中心学员

工作经历

1971.1—1979.12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区空军通讯团 士兵、副连职技术员

1980.1—1980.7 国际关系学院 干部

1990.9—2000.8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研究员

2000.9—2001.9 哈佛大学人类学系 博士后

2000.8—至今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教授

教学经历

(1)研究生课程:

“社会学研究方法专题——定性研究”

乡村社会学专题研究”

(2)本科生课程:

“政治社会学”

“社会学概论”

学术研究

1987—1990年从事关于“中国民间丧葬仪式”的博士论文的调查研究和写作。

1991—1993年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农村社会变迁中的传统亲缘关系”课题,任课题负责人。曾先后赴江苏省河北省河南省农村社区进行实地调查并完成论文和研究报告的写作,论文已经发表。

1993—1996年与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合作,从事“乡土社会及其变迁中的社会公正问题”研究。主要田野工作地点为华北农村,已完成研究论文的撰写并已由法国人文科学出版社出版。

1994—1996年与哈佛大学费正清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合作,从事“中国饮食文化与社会变迁”课题的研究。于1996年赴中国香港参加该项目的国际研讨会并发表论文;论文已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5—1996年参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委托和资助的“中国四省八村劳动力流出的调查研究”课题,与其他研究者合作的专著已经出版。

1997—2000年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陕北杨家沟村农民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变迁”的调查研究,研究论文已发表。

1998—1999年 承担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资助课题“中国第三部门研究”,研究 论著已经出版。

1997— 参加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社会生活口述资料研究中心“二十世纪下半期中国农村社会生活口述资料收集与研究计划”,阶段性研究论文已发表。

2002— 参加“下岗失业职工社会保障制度在实践中的运作”课题,由中国香港乐施会资助。

2002— 参加“雇工权益的研究:一项社会学干预的实验”课题,由荷兰驻华使馆资助。

2002— 主持“全球化冲击与地方性反应:转基因大豆在中国”课题,由清华大学985项目资助,与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合作项目。

2002—2004年 主持“全球化冲击与地方性反应:转基因大豆在中国”课题,由清华大学985项目资助,与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合作项目;在2004年亚洲年会上宣读论文。

2004—至今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失业下岗社会保障制度的实际运作”;阶段性成果已发表。

2007—2011 主持“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区建设与权力关系”,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基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课题项目(项目编号2007JJD840179),20万。

2008—2012 主持“信息技术的社会识别与文化表达―― 当代中国农民信息技术需求与使用的比较研究”,041913006诺基亚国际合作;42万。

研究领域

社会人类学乡村社会学、口述历史研究等。重点关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国家-社会关系、农民工权益保护、社会公正和公民社会建设等问题。

主要专著

《受苦人的讲述:骥村历史与一种文明的逻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3年。

《居住的政治——B市业主维权与社区建设的实证研究》(合编者沈原、陈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倾听底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制度实践与目标群体:下岗失业社会保障制度实际运作的研究》(合编者孙立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死的困扰与生的执著――中国民间丧葬仪礼与传统生死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仪式与社会变迁》(主编)(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在乡野中阅读生命》(文化人类学笔记丛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

《事业共同体——第三部门激励机制个案探索》(合著者杨宜音应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死的困扰与生的执著——中国民间丧葬仪礼与传统生死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等

《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与黄平、杨宜音等合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主要论文

2014

世界工厂的“中国特色”:新时期工人状况的社会学鸟瞰,《社会》,2014年第4期。

2013

公民权利的政治学,《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年第23期(12月上)。

2012

居住的政治——B市业主维权与社区建设的实证研究(合作者沈原),《开放时代》2012年第2期。

从社会学的想象力到民族志的洞察力,《清华社会学评论》2012年(总第五辑)。

寻找活力——表达的生机,《信睿》2012年第4期。

2009

A New Agenda for the Sociology of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The ISA Handbook of Diverse Sociological Traditions. SAGE Publications Ltd.9781847874023. October 2009.

“Making History from Everyday Life of Common People: the Oral History Studies in a Chinese Village”. Polish Sociological Reviews. 2009: October.

群体性事件与信息黑洞,《社会学家茶座》2009年第4辑。

金融危机与我们的社会,《社会学家茶座》2009年第1辑,总第30辑。

2006

Life Circle and Social Security: A Sociological Probe into the Life Course of Workers Out of Work. I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Spring 2006.

转型社会学的新议程——孙立平“社会断裂三部曲”的社会学述评,《严复先生翻译名著丛刊:群学肄言》2006年第6期。

关于“吃”的文化人类学思考,《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5期。

社会学的心智品质与洞察能力,《社会学家茶座》总第十四辑,2006.1。

2005

生命周期与社会保障:一项对下岗失业工人生命历程的社会学探索,《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天使还是魔鬼——转基因大豆在中国的社会文化考察,《社会学研究》2005第1期。

2004

试论民俗学的社会科学化,《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4期。

2003

心灵的集体化——陕北骥村农业合作化的女性记忆,《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合作者孙立平),《中国学术》2002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第2期。

2002

ldquo;弱者的武器”与“隐藏的文本”——研究农民反抗的底层视角,《读书》2002年第7期。

重读农民学经典论题—“道义经济”还是“理性小农”,《读书》2002年第5期。

代际关系中的公平逻辑及其变迁——对河北省农村养老事件的分析,《中国学术》2001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年第2期。

2001

“D'une forme de réciprocité à l'autre. Une analyse de la prise en charge des personnes âgées dans les villages du Hebei”. in Isabelle Thireau et Wang Hansheng(ed.) Disputes au village chinois: Formes du juste et recompositions locales des espaces normatifs. Editions de la Maison des Sciences de l'homme (that is the House of Human Sciences Publishers), Paris: 2001.

2000

Family Relations: The Generational Gap at the Table, in Jing Jun(edc) Feeding China's Little Emperor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软硬天师: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华北B镇定购粮收购的个案研究(合作者孙立平),《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1,2000年。

1990s

民间社会与仪式国家,《读书》1999年第9期。

社会变迁中的儿童食品与文化传承,《严复先生翻译名著丛刊:群学肄言》,1998年第1期。

中国农民非农活动的文化意义,《90年代中国农村状况:机会与困境》,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年。

不适应的老人,《读书》,1998年第6期。

关系资本.网络型流动.乡土性劳动力市场,孙力主编《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中国改革出版社,1997年。

生活在后传统之中,《读书》,1997年第6期。

传统亲缘关系与当代农村的经济、社会变革,《读书》,1996年10月。

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传统亲缘关系,《严复先生翻译名著丛刊:群学肄言》,1994年第6期。

中原地区传统生死观与先秦儒道思想,《民俗研究》,1992年第2期。

死亡起源神话略考,《民间文学论坛》,1991年第3期。

1980s

两世界的整合与延续——中国传统死亡仪礼的社会文化功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增刊),1989年第4期。

此外,还有其它文章多篇。

译著:

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E. H. 埃尔德、葛小佳“变迁社会中的人生――生命历程及其中国的实例”,《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8年秋季卷。

詹姆斯.乔.弗雷泽,《永生的信仰和对死者的崇拜》(合译),中国文联出版社,1992年。

《倾听无声者的声音》(《读书》2008年第六期)

《试论民俗学的社会科学化》(《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4期)

《心灵的集体化——陕北骥村农业合作化的女性记忆》(《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中国学术》2002年第4期)

《生命周期与社会保障:一项对下岗失业工人生命历程的社会学探索》(《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代际关系中的公平逻辑及其变迁——对河北农村养老事件的分析》(《中国学术》2001年第4期)

《弱者的武器”与“隐藏的文本”——研究农民反抗的底层视角》(《读书》2002年第7期

获奖情况

1.《死的困扰与生的执著——中国民间丧葬仪礼与传统生死观》一书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届优秀科研成果(专著)奖。

2.生命周期与社会保障:一项对下岗失业工人生命历程的社会学探索,《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获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社会学二等奖

3.心灵的集体化——陕北骥村农业合作化的女性记忆,《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社会学三等奖

4.《死的困扰与生的执著——中国民间丧葬仪礼与传统生死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届优秀科研成果(专著)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