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关村笔记

中关村笔记

《中关村笔记》是宁肯创作的纪实文学,首次出版于2017年4月。

该书以人文笔调书写不同阶段中关村的典型人物,以陈春先与中关村的硅谷梦、柳传志和联想、王志东和新浪、王选与“千年之约”、王永民与汉字输入、程维滴滴出行吴甘沙和智能驾驶、苏与车库咖啡等19个段落与手记。展现了中关村如何锐意求新,解放思想,创造历史,重塑价值,成为继美国硅谷之后又一个世界科技创新中心的进程,突出了大国崛起的精神。

2018年4月23日,该书入选“2017中国好书”书目。

作品简介

该作品为非虚构文学写作,以人物为经纬,选取中关村如柳传志、王选、冯康、吴甘沙、冯军、程维等不同时代的代表人物,通过各自不同的侧重点,有如编织不同的乐章,展现每位创业人物的怀抱理想、搏击奋斗的艰辛历程,展现大国崛起的精神,展现一代人的中国梦如何一步步成为现实。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中关村,中原地区科技体制改革进程的历史见证地。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电子一条街”到80、90年代之际的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再到新世纪初年的科技园区,直至2009年以来启动建设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原本在城市地理意义上平淡无奇的中关村,经历步步纵深的发展、变化,担当起了无可替代的政治经济学功能,也负载起了日益丰厚的社会人文蕴含。

这一过程的各个阶段,都有风云人物从中关村涌现,他们成就于中关村,也代表着中关村。因而,外界对中关村动态的关注和对中关村故事的讲述,一向都以这些风云人物为聚焦点。新时代到了,新机遇降临,中关村的发展跃入新轨道、新方向,中关村的故事也需要新讲法、新主旨和新的表达形式。

因此,作家宁肯带着30多年的小说、散文创作经验,利用深入实地调查走访近两年所得的大量素材,写成了30余万字的长篇非虚构作品《中关村笔记》。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中关村笔记》的前半部分,冯康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作者用了很多气力,很大篇幅,乃至接近数学专业的学科梳理与文字表述,来聚焦这个“幕后英雄”,来描写这个数学天才。在某种意义上,是因为冯康其人,在中国还是“最神秘的”;而冯康的故事,“差不多都在历史的皱褶中”。作者就是要撩开“神秘”的面纱,展开“历史的皱褶”,让这个因神神秘秘而默默无闻的“英雄”和“天才”,从历史的皱褶中走出。事实上,《中关村笔记》对于冯康探索隐的发掘,浓墨重彩的书写,确实让这个数学大师显露出其超尘脱俗的非凡真容与熠光彩,而这也必将使这个鲜为人知的大数学家走出神秘而封闭的数学王国,为更多人所知晓,所颂扬,所敬仰。在这个意义上,宁肯主写冯康的《中关村笔记》,可与徐迟主写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相提并论。或者可以说,《中关村笔记》就是新世纪的《哥德巴赫猜想》。

一群科技奇才,是指柳传志、王选等信息技术领域的先行者。他们中的不少人,不愿被平庸羁绊,不甘被世俗埋没,率先砸破“铁饭碗”。这使他们的科技之路充满风险,他们的创业过程格外艰难。可以说,这些科技英才们的贡献,不只是极具创造性地做出了“方正汉字照排系统”“五笔输入法”“驭势科技”等重要发明与领域开拓,创办了首批信息科学技术公司,营造了一批著名企业与知名品牌,他们更大的作用,是突破旧有的科技体制,促动新的体系诞生,走出了科技研究的臼,实现了科技产品的广泛应用。他们是具有改革家和科学家双重身份的先行者,他们弄时代新潮,开风气之先,使中关村的科学与科技,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殿堂走向社会,从中国走向世界。他们每一个人的故事,都是充满奇思妙想的理想之歌,同时也是内含悲壮意味的创业之歌。而其中最为动人的旋律,是科技之思与报国之志结合所构成的高远志向与崇高情怀。而这些科技精英,正是中关村的内核所在;而精英们身上葆有的信念与情怀,正是中关村的灵魂所在。可以说,当代中国在信息技术上的奋起直追,以及在一些领域里的后来居上,最能表明切实成就的,是中关村;最能揭示个中秘密的,也是中关村。而《中关村笔记》以非虚构文学的特有方式所做的中关村探秘,述说的就是中国科技工作者通过众多个人“科技梦”实现民族“中国梦”的不懈追求,记录的就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在信息科技领域里突飞猛进的一个缩影。

宁肯写作《中关村笔记》,正是怀着强烈的时代责任感,以中关村的科技精英为主角,以中关村的科技创造为主料,对当代中国“史诗般的变化”的近距离观察,对“中华民族新史诗”的倾情抒写。

艺术特色

书中19个篇章,合观成一整体,分开个个独立。每篇围绕一个核心人物展开,各篇之后又都附缀着第一人称语态的手记。恰如作者自序所称:“这部笔记我愿是一次对司马迁的致敬,一个小小的微不足道的致敬。”就文体样式而言,这19篇手记在《中关村笔记》里,功能正与《史记》里的“太史公曰”相仿:通过抒发作者个人的见解和感触,把史实中的人与事引入写作当下的时代境遇,形成今与昔、人与我的交互对话关系。

这么一来,《中关村笔记》的“非虚构”性,就获得了双重基础的支撑。一是已经积淀在历史素材和历史叙述中的中关村人物和中关村故事;二是作者对这些历史材料的重新探访和梳理,以及据此对中关村的人物与故事所进行的新叙述和新阐释。二者都立起来,作者对中关村故事和中关村文化的独到理解才得以立起来。

给《中关村笔记》奠定叙述基调的三篇“冯康构图”,展示的是长期隐姓埋名、消失在舆论聚光圈外的数学家冯康和他教导、培养的几代学生的故事。小说式的场景描摹和细节刻画,精到传神,使在别处记载中流于粗疏、刻板的天才数学家及其弟子们,以至他们工作生活的早已归入杳渺史迹的物质环境,都一一浮出字里行间,焕发了亲切的神情和鲜活的状态。而其中光彩最足的,则是在攻克导弹原子弹研制的计算难题等一系列艰巨挑战的工作中,冯康所流露的既目及八方、总揽全局,又精准破解微观问题,合帅才与将才于一体的超凡人格魅力。以这样一个人物的故事,来贯穿全书脉络、铺陈全书底色,作者的态度不言自明:纯正的科学家不应该从中关村故事里缺席,中关村文化的源头和根本必须追溯到纯正的科学智慧和科学精神。所谓“冯康构图”一词,隐含的意思正是中关村的发展始终是以高迈、精深的科学构想为蓝图和内核的。

与“冯康构图”交替接续的四篇“联想”故事,以柳传志为主角,沿着他建立“联想”、壮大“联想”、整顿“联想”和率领“联想”进军国际的企业家生涯展开叙述。创业、守业与再创业的步伐节奏,清晰可辨。对于已有诸多纪实和传记类著述的“联想”奋斗史和“联想”人物志,宁肯格外看重的,是“联想”挣脱旧机制的梏、走向新世界的方法。《中关村笔记》着意横跨行业界别和年龄世代,选取身份、辈分殊异但内心同样深怀破旧立新之志的人物,定格、放大他们做出从“旧”跃进到“新”的关键决断的心境和处境。37年前捧着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的铁饭碗、率先开办民办科技服务部的陈春先,两年前辞去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投身开拓无人驾驶技术产业的吴甘沙,因此在书中汇聚。中关村群英谱里的几代元老,王洪德、王选、王缉志、王永民、冯军、王江民、王志东,也因此和“黑科技”量子点产品的研发者鲍捷、融资创业平台“车库咖啡”的构建者苏菂、“滴滴出行”的创始人程维等30多岁的年轻一辈,被一起写进了《中关村笔记》。

作品影响

该书先后入选中国图书评论学会2017年5月“中国好书”、新浪好书榜2017年5月总榜、《北京青年报》青阅读:2017年6月月度好书榜、2017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第贰季(文学类)、2017收获文学排行榜上半年非虚构作品榜第五名,入围华文好书榜2017年6月榜,入选“2017中国好书”图书书目。

作品评价

评论家白烨:这部作品以中关村的科技精英为主角,以中关村的科技创造为主料,是对当代中国“史诗般的变化”的近距离观察,也是对“中华民族新史诗”的倾情抒写。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很多人写过中关村,宁肯的这一本不是又一本的数量叠加,而是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存在。”

作家徐则臣:“把中关村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无论对于非虚构写作还是虚构写作都是非常难得的素材。宁肯发现了一个新的中关村,书中的很多人,比如冯康柳传志陈春先……相较于当下,其实宁肯写的都特别具有历史感。这个历史感,并不是说非写到过去明朝、清朝的事才叫有历史感,而是透过鲜活人物的当下见出历史感,比如他的内心活动、生活经历、创业故事……一个好的作家、一个好的非虚构写作者,只有到了相当高的层次上,提笔才有历史感。”

作者简介

宁肯,1959年生于北京,北京作协签约作家,第二届老舍文学奖长篇小说奖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委会委员。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二分院,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诗歌作品,1984-1986在西藏自治区生活工作,有关西藏的系列散文使其成为“新散文”创作代表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蒙面之城》2000年获“全球中文网络最佳小说奖”,2001年获“《当代》文学接力赛”总冠军,2002年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

作品获奖

2020年,《中关村笔记》获得第九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获奖作品。

参考资料

《中关村笔记》新书分享会:他们的故事平静而闪光.新浪读书.2018-04-26

评纪实文学《中关村笔记》:近距离观察中关村科技英才.新华网.2018-04-24

“2017中国好书”揭晓 29部图书最终入选.新华网.2018-04-23

宁肯 为中关村作传,留下中国改革的缩影.新京报.2018-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