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李仲耘

李仲耘

李仲耘(1918年4月-1999年2月),原名李连博,别号芦阳,男,汉族,民革成员。河北省宁河区芦台镇人。擅长中国画,也精通书法。因其在美术领域的声誉,被接纳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的会员,以及辅仁美术研究会副会长和海峡两岸书画联谊会常务理事,同时也是北京中国书画研究会的顾问。他的成就被列入《世界名人录》《中国文学艺术家传集》《中国古今书画家辞典》。出版了《李仲耘书画集》和北京大学印制的《中国山水画教材》。

人物经历

李仲耘出生于一个书画世家,父亲李宗尘是一位著名的书画家,擅长绘制人像、动物、花卉,同时也精通小楷和行书。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李仲耘从小就对书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技艺日益精湛,经常帮助父亲完成一些书画作品。1918年4月17日出生,童年时期在家乡的小学接受教育,对书画有着强烈的热爱。为了培养他的才华,父亲聘请了当时的北方学者张信儒和宁河区中学校长杜心耕来教授他绘画。1932年进入宁河中学就读,1936年毕业后,在芦台镇第五小学担任了一年的教师。随后前往天津市,在明星印刷厂担任绘图员。1942年,他拜师于北京著名国画大师陈半丁,学习绘画理论。1943年因工厂裁员返回故乡,在芦台镇完全小学任教,并于同年7月被宁河中学聘为美术教师。

1946年7月,李仲耘考入北平台湾辅仁大学美术系,专攻国画。在此期间,他得到了多位著名书画家的指导,包括爱新觉罗·溥伒汪慎生、陈缘督、陆鸿年启功和溥松窗等人,并向英国资深水彩画家关广志学习西方绘画。这些丰富的学习经验让他能够将中原地区传统技法与西方绘画相融合,极大地提升了他的绘画技能。在辅仁大学,时任国画系主任的溥松窗对他的才华非常赏识,最终在1953年迎娶了他的七女儿,从而成为了爱新觉罗氏的一员。

1949年8月毕业后,李仲耘被分配至中央文化部电影局工作,不久后加入北京电影制片厂担任美工师。1953年转职至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继续担任美工师。1956年参与了纪录片《梅兰芳的舞台艺术》的片头美术设计工作。1957年负责了程砚秋舞台艺术片《荒山泪》及大型舞台纪录片《百花争艳》的布景设计。1958年起担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常务理事。他的山水、花鸟作品构思独特,风格高雅。此后,他还连续参加了第三届和第四届全国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1960年出席了第三次全国文代会。1962年参与了纪录片《诗人杜甫》的美术设计。1979年出席了第四次全国文代会。在多年的电影美术工作中,他成功地将中原地区传统美术技法应用于新闻记录片的创作中,并将中国的书法艺术融入电影片头字幕的设计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他的国画和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国及北京市的展览中亮相。代表作品包括《向黄河进军》《我们一同成长》《养鸡姑娘》《春天》等。在拍摄《国画大师张大千》的过程中,他收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精心分析整理,使得影片内容丰富多样,让观众能够直接感受到张大千的艺术精髓和学术态度。在制作《梅兰芳舞台艺术》时,他与著名剧作家吴祖光合作,广泛收集梅兰芳的舞台艺术资料,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性和真实性,使其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和国际声誉。此外,毛泽东主席会见外国贵宾时的许多纪录片片头题字,大部分都是由他亲自书写。

1989年从中央新闻制片厂退休后,李仲耘仍然致力于书画艺术的研究和创作。1990年被聘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1992年受邀访问新加坡马来西亚,并在新加坡举办了个人书画展览。1994年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十三届水墨画公募展”,并获得日本外务大臣颁发的荣誉证书。1996年,为庆祝香港回归,他的作品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举办的大型书画展上展出,受到了港澳地区知名人士的高度评价。

1999年2月6日,李仲耘在北京去世。

主要作品

李仲耘的主要作品包括中国画《养鸡姑娘》《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欣欣向荣》等,以及电影美术作品《荒山泪》《诗人杜甫》等。1984年春季,在家乡天津宁河举办了“探亲书画展”,并在多地进行了讲学活动。1989年在北京琉璃厂文化街举办了“李仲耘书画展”。他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非洲人民抗击灾害、洪水以及保护大熊猫等项目捐赠了大量画作,展现了他对社会福利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中国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为此专门制作了专题节目,他的事迹受到了国内外书画界同行和爱好者的一致赞扬。1956年,他与关松房、溥松窗、董寿平等共同创作了大型国画《山河壮丽》和《万水千山总是情》。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作品《向黄河进军》《我们一同成长》等参加了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春天》等作品也被收录于多种画册中,并被国家收藏。近年来的新作《鹫峰春早》《藤花》《黄山云峰》等也在国外展出。

外界评价

李仲耘自幼学习绘画,陈半丁先生认为他勤奋好学,对其画风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其“画风俊逸,气势非凡”。在台湾辅仁大学期间,他广泛涉猎山水、花卉、人物及书法等多个领域,奠定了他日后在各个书画门类上的深厚基础。尤其在松树、梅花、兰花、竹子的绘画技法上表现突出,其用笔刚劲有力、清新脱俗。书法方面,他继承了欧阳询赵孟頫的传统,深受宋代和元代书法风格的影响。

参考资料

李仲耘.美术网.2024-09-03

李仲耘简介.三典轩书画网.2024-09-03

李仲耘.淄博齐艺文化.202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