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苜蓿
小苜(学名:Medicago minima (L.) Grufb.),是蔷薇目、豆科、苜蓿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 米,全株被淡黄色绢毛;茎直立,圆柱形。托叶狭三角形,锥尖,全缘,小叶倒卵形至倒心形,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阔楔形,上面几无毛,下面被细绢毛,总状花序腋生,密被绢毛;苞片小,披针状锥尖,萼钟形,萼齿披针状三角形,比萼筒短,子房线形,荚果扁平,种子肾形,5月开花。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5-30厘米,全株被伸展柔毛,偶杂有腺毛;主根粗壮,深入土中。茎铺散,平卧并上升,基部多分枝羽状三出复叶;托叶卵形,先端锐尖,基部圆形,全缘或不明浅齿;叶柄细柔,长5-10(-20)毫米;小叶倒卵形,几等大,长5-8(-12)毫米,宽3-7毫米,纸质,先端圆或凹缺,具细尖,基部楔形,边缘三分之一以上具锯齿,两面均被毛。
花序头状,具花3-6(-8)朵,疏松;总花梗细,挺直,腋生,通常比叶长,有时甚短;苞片细小,刺毛状;花长3-4毫米;花梗甚短或无梗;萼钟形,密被柔毛,萼齿披针形,不等长,与萼筒等长或稍长;花冠淡黄色,旗瓣阔卵形,显著比翼瓣和龙骨瓣长。
荚果球形,旋转3-5圈,直径2.5-4.5毫米,边缝具3条棱,被长棘刺,通常长等于半径,水平伸展,尖端钩状;种子每圈有1-2粒。种子长肾形,长1.5-2毫米,棕色,平滑。花期3-4月,果期4-5月。
生长环境
苜蓿性喜温暖半湿润气候,非常抗旱,不耐水渍,抗寒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以PH6.5-8.5的富于钙质的攘土或砂壤土最为适宜。在贫瘠土壤宜施入适量厩肥和磷肥做底肥以利根瘤形成。苜蓿的寿命一般5-10年,在年降雨量250-800毫米、无霜期100天以上的地区均可种植。,
分布范围
产黄河流域及长江以北各省区。生于荒坡、砂地、河岸。欧亚大陆、非洲广泛分布,传播到美洲。
生于海拔300-1200米间山谷、低山或平川,耐干旱,喜生宅旁、路边及田间。
主要价值
苜蓿是各种畜禽均喜食的优质牧草,营养价值很高,不论青饲、放牧或是调制干草和青贮饲料,适口性均好,因而被誉为“牧草之王”。苜蓿粗蛋白质含量高,且消化率可达70-80%。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丰富,其中赖氨酸的含量是玉蜀黍属籽实的5。7倍,色氨酸和甲硫氨酸也显著高于玉米。另外,苜蓿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同时还含有一些未知促生长因子,对畜禽的生长发育均具良好作用。
苜蓿的营养价值随苜蓿的生育阶段而异。幼嫩时粗蛋白质含量高,而粗纤维含量低。但随着生长阶段的延长,粗蛋白质含量减少,而粗纤维含量显著增加,且茎叶比增大。初花期割,苜蓿干草粗蛋白含量18%以上,酸性洗涤纤维含量35%以下,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5%以下,可消化干物质含量60%以上,相对饲用价值125以上。
栽培技术
虫害
苜蓿地虫害主要有苜蓿夜蛾、东方黏虫、草地螟、蝗虫等。防治方法:在美国白灯蛾3龄前防治效果最佳。2.5%敌百虫粉剂或5%马拉硫磷粉剂,用量为每亩2-2.5公斤;50%辛硫磷乳油4000-5000倍液,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喷雾。
适期刈割,在粘虫产卵高峰至卵孵化盛期,抓紧一次刈割或重度放牧利用,可避免或减轻粘虫危害。
病害
苜蓿由于病害防治不当,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紫苜蓿染病后叶片出现病斑甚至脱落,茎叶枯黄,植株萎蔫,产量下降,可利用年限缩短。因此,掌握苜蓿病害的发病规律,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不仅能改善苜蓿的生长,提高牧草的品质,还能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主要病害有以下几种:褐斑病又称普通叶斑病,是苜蓿常见的一种病害,在各地均可发生。其病原菌是假盘菌属苜蓿假盘菌,病斑发生在叶片上呈褐色,近圆形,直径0.5-2毫米,边缘不整齐,发病时叶片变黄,严重时大量脱落,造成苜蓿产量下降,可利用年限减少。
在发病季节到前喷洒70%代森锰锌600倍液、75%百菌清500-600倍液或5%多菌灵可湿剂500-1000倍液进行防护。发病后,可以喷洒苯醚甲环唑500-1000倍液进行防治,若病害发病严重,应提早刈割,以减少病害的传播。白粉病是由白粉菌属鞑靼内丝白粉菌引起,在干燥的灌溉区发病严重。当植株的叶片、叶柄、茎或荚果受到侵染时,会出现白色粉霉斑。
除选择合适的抗病品种外,还应该做到合理施肥,减少氮肥的用量,适当增加磷、钾肥的供应。在病害发生季节提前喷洒40%灭菌丹可湿剂600-800倍液或15%粉锈宁1000倍液做好预防,在病害发生时用世高500-1000倍液进行防治。
收获贮藏
苜蓿为多年生木牧草植物,在西藏自治区主要河谷农区一年一般可收割3次。若遇干旱年份,灌溉条件较差的地块,苜蓿只能收获2次。收割的时期为现蕾末期至初花期,即1/10的苜蓿开花为宜,此时蛋白质的含量高,品质好,而且下一茬苜蓿生长最快。在白朗第一次收割时间为6月初,第二次收割时间为7月底,第三次收割时间为10月中下旬。每次收割留茬在8厘米以下。最后一次收割不要太晚,否则影响养分的积累,不利于安全越冬,一般留30天的生长期后越冬。收割可采用人工或机械收割。每次收割后晾晒时,尽量避免雨水淋溶或牲畜践踏等因素造成落叶,否则苜蓿草的质量会下降。当草含水量降至18%以下,及时用机械打捆。
苜蓿青干
草架干燥法:草架主要是利用独木架、三角架、铁丝长架和棚架等。用草架干燥法时,首先将割下的苜蓿鲜草在地面干燥1-2天,使其含水量降至45%-50%,然后再用草叉将草上架,遇雨时不用干燥立即上架。堆放饲草时应自下而上逐层堆放,草层厚度最高不超过70-80厘米,最底层饲草应高出地面20-30厘米。堆放完毕后将草架两侧饲草整理平顺,雨水可沿其侧面流至地表,从而减少雨水进入草内。
草棚贮存法:建造简易干草棚,在棚内设置草架,用草叉将草上架,进行青干贮藏。或利用农民家中一楼牛圈,修建草架,进行贮藏。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