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国宫殿

中国宫殿

中原地区宫殿,是中国古代帝王居住的大型建筑群,体现了中国古代重要的建筑类型。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宫殿成为了这种政治体制的思想集中体现。在许多方面,宫殿代表着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巅峰成就。

历史沿革

起源与发展

二里头遗址中的商代早期宫殿,被确认为迄今已知最早的宫殿遗迹,其建筑布局特征为廊庑围绕的庭院结构,配备有宽阔的前门入口及后方的主体殿堂。殿堂内部空间划分为开放式前厅与封闭式后室,屋顶构造推测为四阿重屋顶样式。该宫殿建筑于经过夯实处理的地基之上。此后,此种由院落组合及前堂后室(宫殿布局中亦称前朝后寝)构成的建筑模式,成为了宫殿建筑长期沿用的典型布局。

商代中期和晚期

河南郑州、湖北黄陂盘龙城、河南安阳殷墟发现商代中晚期宫殿遗址。盘龙城宫殿或分前后建筑为朝寝区。陕西岐山西周宫殿为两进四合院式,沿中轴布局屏风、门屋、前堂、后室,两侧环廊。东周宫殿布局据载含双阙、五门、外朝、治朝、内朝。战国时,高台建筑兴起,如燕下都、赵邯郸宫殿。秦咸阳宫殿以高地筑台,一号宫殿居中,复原为双单元阙形建筑。秦始皇于咸阳仿六国宫,建阿房宫。西汉长安未央宫、长乐、建章宫,未央为朝会主殿,各宫独立围墙,主门双阙,中轴对称布局,余区自由布置园林。汉洛阳(北魏)城设南北宫。秦汉离宫苑囿众多,标志中国宫殿建设首高峰。

魏晋南北朝时期

曹魏邺城宫殿布局:北部集中,正宫居中,东宫、铜雀苑分列两侧;常见南北纵深布局,内设前朝后寝,北侧常伴苑囿。南朝建康、魏晋及北魏洛阳宫殿布局相似,朝会部分偶现品字形三大殿布局。

唐长安宫殿:西内太极宫为主,承天门为凹形正门,内设太极殿、两仪殿等双重殿庭,对应唐朝大、常、日三朝;中轴两侧对称分布院庭,含宫内衙署,总体有序。另有殿亭馆阁36所。太极宫东西分别连接东宫与掖庭宫。东内大明宫位于城外东北,朝会布局与太极宫相似,含元、宣政、紫宸三殿成三朝,两侧有路线。含元殿及其阁构成凹形宫阙。大明宫太液池园林区多游观建筑,含巨型楼阁,与含元殿共显盛期建筑艺术顶峰。南内兴庆宫为小型离宫,有大湖。

洛阳市宫殿亦设凹形宫阙后两组殿庭,构成三朝,两侧有路线。武则天时期建明堂、天堂高楼取代原殿庭,前者三层圆顶,后者五层,规模宏大。

隋唐时期两京及他地建多座离宫,标志中国宫殿建设第二个高峰。

宋代

北宋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和南宋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的宫殿都是在原有州衙基础上改建而成,规模和气势已经无法与唐朝相比。但是汴梁由内城正门到宫前正门之间的丁字形宫前广场是北宋的一项杰出创新。在凹字形宫阙宣德门内前后建造了大庆、紫宸两组殿庭,同样是三朝串连,两侧也各有一条路线。寝宫则位于此区域之外。在常朝、日朝之间通过通往宫城东西门的横街隔开。此外,宋宫各殿经常采用工字形平面,这些对中原地区金元乃至明清时期的宫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金中都宫殿大多模仿汴梁,据记载宫内正中为皇帝正殿,后为皇后正位,仍然是前朝后寝的理念。元大都宫殿模仿金中都,也是前朝后寝。元代后期可能在后寝以北至宫城北门之间建造了御花园。元大都的宫前广场自宫城正门穿过皇城正门直达首都正门,串连两座,其丁字形广场移到皇城以外,增强了气势。明北京宫城又称紫禁城,都城南墙和宫城南墙都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南移,但前者南移更多,因此延长了宫墙的长度,在宫城正门午门和皇城正门承天门之间增加了1座端门,宫前广场串连为三,气势更胜一筹。宫内布局为前朝三大殿、后寝三大宫和御花园,朝寝均由3殿组成,都坐落在工字形石台上,仍然保留有宋金工字殿的痕迹。宫城横向轴线向前移动至前朝之前,使得中轴线上的气势更加贯通。中轴线左右前部是文华、武英两殿,后部是东西六宫和外六宫,它们是中轴线的衬托。

明清时期

宫城以北的景山公园也是明朝的创造,清代乾隆在山上建造了五座亭子,恰当地起到了收束轴线的作用。明朝的宫殿被清朝继承并继续使用,同时在北京和承德市建造了许多离宫。明末时清朝的前身后金政权在沈阳市建造了一组宫殿,具有地方特色和女真族的特点。除了清朝的离宫外,北京和沈阳的宫殿是目前仅存的两组宫殿(见北京宫殿、沈阳宫殿)。明清时期是中国宫殿建设的第三个高峰。

设计特点

中国宫殿的设计理念始终强调秩序和逻辑性,以此强化皇权意识,展现了鲜明的民族特性和时代特征。

参考资料

中国十大宫殿.搜狐网.2024-09-13

中国十大最美宫殿,个个都很壮观,精美绝伦,你打卡过几个?.澎湃新闻.2024-09-13

盘点中国最美十大宫殿,去过9个以上算TOP旅行大玩家,你去过几个.中国宫殿.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