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中
朱利中,1959年10月19日出生于浙江上虞,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农业生命环境学部主任。1978年朱利中进入杭州大学化学系学习;1982年本科毕业后继续在杭州大学化学系就读硕士研究生;1990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前往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学习;1997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0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6年入选首批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求是特聘教授;2015年被评为浙江省劳动模范;2015年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学院院士。朱利中主要从事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行为与调控技术领域研究,重点研究土壤有机污染缓解与修复、环境吸附材料及其废水处理应用、室内空气污染及控制技术。
人物经历
1959年10月,朱利中出生于浙江上虞沥海 。1975年,毕业于沥海中学高中部 。
1978年,毕业于春晖中学 ;11月,进入杭州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学习。
1982年7月,大学本科毕业,获得化学学士;9月,在杭州大学化学系就读分析化学硕士研究生。
198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
1990年9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前往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学习(至1991年9月)。
1996年9月,担任静冈县立大学客座教授(至1996年12月)。
1997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2000年12月,在美国地质调查局Denver联邦中心高级访问学者(至2001年3月)。
200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6年,入选首批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求是特聘教授。
2014年,担任973计划项目“土壤复合有机污染特征、界面行为及修复技术原理”首席科学家。
2015年,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2017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学院院士,隶属于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2022年4月,当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朱利中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行为与调控技术。在土壤与水污染防治领域取得一些创新成果:揭示有机污染物非线性界面行为及生物有效性调控的基本原理;发明系列经济高效的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新技术及设备,成功用于不同类型有机污染农田/场地土壤修复工程;突破有机膨润土规模化废水处理工程应用的关键技术难题,成功用于印染、染料、化工等行业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工程。
朱利中团队建立了定量预测有机污染物非线性界面行为及植物吸收积累有机污染物的数学模型,能搞清楚有机污染物去向、积累位置,调控其迁移转化过程,为污染土壤选择合适的作物有了技术支撑,还可通过改善有机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特别是强化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对污染农田实施增效修复,显著提升修复效率。
面对城市污染场地土壤的修复问题,朱利中团队研发出协同修复技术,相比传统方法使用肥皂粉修复场地土壤,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科研成果奖励&项目承担
截至2017年6月,朱利中主持多项973、863、国家基金重点项目,以第一完成人获教育部、浙江省自然科学、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其中1项成果获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论文著作
截至2017年6月,朱利中在中国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350多篇,其中SCI收录212篇,26篇论文发表在期刊《Environ Sci Technol》,被SCI论文他引6994次;出版《土壤有机污染物界面行为与调控原理》《有机膨润土及其在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等3本著作;出版《环境化学》《环境化学实验》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1件。
授权专利
人才培养
朱利中主讲《环境化学》《污染控制化学》等课程,其中《环境化学》2004年入选国家精品课程,2016年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20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2006年指导博士生陈宝梁的毕业论文《表面活性剂在土壤有机污染修复中的作用及机理》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指导博士生杨坤的毕业论文《表面活性剂对有机污染物在土壤/沉积物上吸附行为的调控机制》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2008年获得浙江省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人物评价
朱利中长期致力于污染物界面行为调控及其土壤-水有机污染控制技术和工程应用,为中国环境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浙江大学评)
朱利中致力于土壤有机污染防治研究,带领团队研发出多项土壤修复技术,在全国多个地方的有机污染农田和场地土壤修复工程中得到应用,并为相关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取得显著成效。(浙江日报评)
荣誉和奖项
社会任职
参考资料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朱利中 教授.浙江大学教师个人主页.202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