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
高雅,女,生于1986年,毕业于吉林省艺术学院,当代女艺术家。“和岁月磨合,和光阴赛跑,和自己争夺。从什么时候开始,忘记了与人分享。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会了吞下和着血的牙齿,还要在最冷的时候咀嚼一块冰。”高雅的这段话,是她在纪念对她宝贵难忘的往昔时写下的,也是她来到北京之后对这个世界的反读。偏居宋庄镇的她,对这个世界极端敏感,而这个世界已经进入了没有休止符的关卡:北京,世博会,钓鱼岛,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阿凡达,IPhone,一切以加速度的方式迅猛前进,SWOT分析,墨菲定律,斯坦福监狱实验,地球上的一切从均价2万的楼盘到虚无的观念都在无限的增殖无尽的湮陨。这是高雅必须面对的时代,在这里一切皆如光如电。
早年经历
2008年3月,中韩交流展(韩国)
2008年4月,中韩交流展(艺术学院展厅)
2008年6月,心语,新语双人展(艺术学院展厅)
2009年4月,联展(北京千年时间画廊)
2009年8月,早霞联展(北京3画廊)
2009年12月,诗意的栖居——在3画廊年度展,北京在3画廊。
作品
她使用着倔强的方式,在高雅的作品中你看不见这个世界布满灰尘的镜像。2007年到2010年,是她的作品逐渐从这个世界纷繁的表象中褪茧的三年,从带着存在叙述的《踏青》、《春天来了》、《那年那场雨》这类的生活影像,过渡到以印象面对《初》的红色往事,和着《萤火虫之夜》般即刻逝去的情绪。对高雅而言,一张老人灾后的愁容,一束泛黄的光照,一阵疾驰而过的暴雨,一场千里之外的灾荒,一个时代的焦虑和暴躁……总会在任何时候进入她的生活琐碎,并让她对此忧心忡忡或者满心欢喜,让她一次次的神经脉动心跳汗滚,于是终有一天她对这个世界存疑,不确定是否有必要继续发表意见。然而对这个世界却又必须撕开她的出口,于是高雅最终构筑出一个隐匿于尘世之外的世界,这里没有金钱和利益,没有钢筋水泥的天际线,这里是三维世界的真意识投影,那些孑然走在紫世花园中的《风中少年》,《像花儿一样》淡定而内敛,并且它们都以着一个少女单纯面容,用着独特目光静默的注视着这个世界。
高雅的作品实质上是全球现代化背景下个人的生存体验,她的艺术特点在于抛开世界的表象,去表达艺术家对这个世界的本质理解。在她的画面中形影相吊的“少女”不再是具体的描摹,不再是她们单个人自身,而这个社会走过高雅生命后的聚焦式投影。她们都青涩逼人却不再没心没肺的简单直白,一个稚嫩的生命却已经看尽荒芜,这是这个时代的人群隐藏在群体狂欢底下的真实景况,被生存环境的压力裹挟着的娱乐至上或者冷漠到死背后,是她们噼啪作响的生命力,这个世界还年轻,它们有的是希望。将我们这个时代里冠着各式标签的青年们繁华剥尽后,你将看到的是他们的顽强和决绝。高雅在她不长的生命体验中,模糊去了作品中性别的表体差异,穿越迷梦空间出场的各种“她”既是这个意识空间中的活物,同时又在链接和接纳着现实生存的这个空间,从而形成了高雅绮丽而坚定的视觉图景。这一点在她2010年的创作中愈发明显的展露,少女的自我迷恋与青春迷茫已经随着生活的披露被一层层删除,她甚至不屑于使用隐喻和象征,那些单纯的魂状花卉,终将蔓长直至这个永远不被看见的隐匿世界中生发出更多的现世之魂。
包裹在信息洪流中的高雅,和所有芸芸众生一般被现实之鞭抽打着。这个时代让一切碎屑化,让所有成长中的人们走丢了寻找幻想的私密小径,这条小径只在自我的脑海深处,它愈进愈深。于是那些妄图找到小径直达远方的殉难者都是在榨取自己的脑髓,高雅的创作伴随着这个世界疯狂变幻光影,在宋庄的生活中她对创作的渴求成为一种治疗机制,而这种精神的困境逼迫她的创作躲开了对碎屑生活的简单临摹,绘画成为她对生活强制性的反咬,只服务于她内心想要表达的时空。高雅走在了光阴之外,她将渐行渐远,她今后的选择和遇见还很多,让人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