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喀喇昆仑公路

喀喇昆仑公路

喀喇昆仑公路(亦称“中巴公路”或“中巴友谊公路”),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和巴基斯坦修建的一条跨国公路,该公路北起新疆喀什,穿越喀喇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西端,经过中巴边境口岸红其拉甫口岸,南到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全长1224公里,其中中国境内415公里,巴基斯坦境内809公里。

1965年,巴基斯坦向中国提出了修建中巴边境公路的援助请求。1966年3月18日,中国政府和巴基斯坦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关于修筑中国—巴基斯坦公路的协议》,取名为“中巴公路”,代号“1601”绝密工程。修路的任务分别由巴基斯坦“陆军工兵部队”和中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负责。筑路期间,中巴双方共有700余名建设者献出了生命。公路在1978年竣工。

喀喇昆仑公路是世界近现代十七项代价最昂贵的建设工程之一。整条公路上有主桥24座,小型桥梁70座,涵洞1700多个,共用了8000吨炸药,8万吨水泥,运送土石3000万立方米。作为联系中国和巴基斯坦的纽带,喀喇昆仑公路是两国友谊的象征,因修建难度大,被评为“世界上最高最美的公路”和“世界十大险峻公路”之一,又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2015年4月2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为连续37年志愿守护中国烈士陵园的阿里·艾哈迈德老人,颁发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在这座公墓里,长眠着88位为修筑喀喇昆仑公路而牺牲的中国建设者。

地理环境

喀喇昆仑公路(Karakoram Highway,简称KKH),又名为中巴友谊公路或帕米尔公路。其北起中国新疆喀什(Kash),经疏附县、乌帕、托海、布仑口、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达不达、红其拉甫口岸、水不浪沟,翻越喀喇昆仑山红其拉甫达坂进入巴基斯坦控制区,再经过巴勒提特、吉尔吉特、齐拉斯、巴丹、比沙姆到达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Thakot);是巴基斯坦北部通往首都伊斯兰堡及南部沿海地区的交通要道,也是中国通往巴基斯坦及巴南部港口卡拉奇、南亚次大陆、中东地区的唯一陆路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和军事意义。公路全长1032公里,其中中国境内416公里,巴基斯坦境内616公里。喀喇昆仑公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跨越边境的道路,全线海拔最低点为460米的塔科特,最高点为4733米的红其拉甫山口,喀喇昆仑公路沿红其拉甫河、洪扎河、吉尔吉特河印度河蜿蜒而下,并3次跨印度河,其间要穿越喀喇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西端,地质情况极为复杂,雪崩、山体滑坡、落石、塌方、积雪、积冰、地震等地质灾害经常发生,沿途路面和桥梁设施经常遭到破坏,常常发生车毁人亡的惨剧。以往在秋冬时节,因为气候原因喀喇昆仑公路大部分时间会被封闭。

喀喇昆仑山脉是地球上最令人敬畏的山地景观之一,它绵延数千公里,呈西北—东南走向,平均海拔在都6000米以上。因此,这里也就成了世界地质学家、登山家和旅游者们瞩目的地方。除了喀拉昆仑山脉外,这条公路还穿过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西端“弓形波”系的四大山脉。沿途屹立着包括乔戈里峰乔戈里峰(8611米)以及100多座超过7000米的高峰,属于地震高烈度区,它们中间很多至今都没有名字。还有5条长度超过50公里的冰川也发育于此,其中一条为全世界除极地区域以外最长的冰川。雨季大面积的山体滑坡一直影响着公路的畅通,变化多端的冰川也时常导致洪水冲垮桥梁。直到现在,夏季的山体滑坡、冬季的冰雪低温等还在持续不能断地侵蚀破坏着这条公路。鉴于这一地区的海拔高度和地质条件,要想在这里建设公路,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路线

中国段

喀什——奥依塔克红山——盖孜检查站(海拔:2200m)——恰克拉克湖(海拔:3300m)——喀拉库勒湖(海拔:3615m)——苏巴什达坂口(海拔:4033m)——塔合曼——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海拔:3055m)——达布达尔——红其拉甫口岸(海拔:4733m)

巴基斯坦段

苏斯特——帕苏——洪扎——吉尔吉特——贾格劳特——齐拉斯——沙辛——卡米拉——巴丹——塔科特——拉瓦儿品第

规模

喀喇昆仑公路北起中国新疆城市喀什,穿越喀喇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西端,经过中巴边境口岸红其拉甫山口,南到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公路全长1032公里,其中中国境内416公里,巴基斯坦境内616公里。整条公路中国境内最低海拔1154米,最高海拔4733米,地质情况极为复杂,雪崩、山体滑坡、落石、塌方、积雪、积冰等地质灾害经常发生,沿途路面和桥梁设施经常遭到破坏,许多路段难以通车。

意义

喀喇昆仑公路是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的交通纽带,是通往首都伊斯兰堡及南部沿海地区的交通要道,对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喀喇昆仑公路也是巴基斯坦国家公路网的组成部分,对于巴基斯坦的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和军事意义。同时这条公路还是亚洲公路网的组成部分,是中国通往巴基斯坦地区及南亚次大陆的交通要道。

公路建设

喀喇昆仑公路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第二次印巴战争快结束时,巴基斯坦方面和中国政府进行了接触,经过商讨,双方很快签订了共同建设喀喇昆仑公路的协议。1966年两国工人在帕米尔高原炸响了开山第一炮。根据协议,中巴双方从两国边界海拔4700米的红其拉甫山口向各自方向修建公路,1969年开始,原本由巴方负责建设的红其拉甫到哈里格希路段改由中方施工,哈里格希至塔科特的路段上的十余座桥梁也由中方建设,塔科特到伊斯兰堡的路段则由巴方建设。中国工程人员援助巴方建设了北起中巴边界的红其拉甫山口、南到塔科特大桥的路段,全长613公里。中方建设的路段最南端为塔科特大桥,于2004年8月更名为“友谊桥”。喀喇昆仑公路还属于世界近现代十七项代价最昂贵的建设工程之一。

喀喇昆仑公路始建于1960年代,动员1.5万人经过十余年的努力,1979年喀喇昆仑公路正式宣告建成,1986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在冷战时间,它成为联系中巴的纽带,被喻为中巴友谊的象征,且因修建难度之大,又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统计数字表明,整条公路上有主桥二十四座,小型桥梁七十座,涵洞一千七百多个,共用了八千吨炸药,八万吨水泥,运送土石三千万立方米。

喀喇昆仑公路通过几百万年前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所产生的破碎地带。这里是地球上最令人敬畏的山地景观之一,也是地质学家、登山家和旅行家梦寐以求的地方。喀喇昆仑山脉屹立着一些世界上最高大的山峰,包括高8611米的乔戈里峰乔戈里峰(K2)以及100座超过7000米的高峰,它们中间很多至今没有名字。5条长度超过50公里的冰川也发育于此,其中一条为极地区域以外最长的冰川。除了喀拉昆仑山脉外,公路还穿过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西端--即印度地质学上所谓的“弓形波”系的四大山脉。地质和气候作用相结合使这里成为不稳定地带,高峰与悬崖分崩离析剥落入河,而这些河流已深深切入年代久远的古火山和古海岸残余部分中,雨季大面积的山体滑坡一直影响着公路的畅通,变化多端的冰川也时常导致洪水冲垮桥梁。公路建成后,修理和改善工作一直没有间断,巴基斯坦军队也因此有了个专司公路维修抢险的机构——军队工程师,喀喇昆仑公路上连三岁小孩都知道,有问题找工程师。鉴于这一地区的海拔高度和地质条件,要想在这里建设公路,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伤亡人员

喀喇昆仑公路是自人类建造金字塔以来的最大工程。

在巴境内809公里的喀喇昆仑公路中,中方援建路段长达613公里。巴基斯坦方面表示,将永远记住中国的援助,因为这条公路将被一代又一代人使用;帮助他们从事边境贸易,为小山村的人们打开通往外部世界的大门。公路的建成为巴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如此浩大的工程其危险程度可想而知。据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张春祥介绍,当时的施工条件异常艰苦,雪崩泥石流、落石随时会夺走援建人员的生命。早期牺牲的援建人员的遗体大多运回新疆喀什市安葬,后来则根据国内有关指示就地安葬。根据巴基斯坦官方公布的数字,在喀喇昆仑公路建设的过程中遇难的巴方建设者有500余人,而遇难的中方建设者没有确切数字。在巴基斯坦靠近中国边境的小城吉尔吉特建有中国烈士陵园,埋葬着88名在喀喇昆仑公路建设中遇难的中国工程人员的遗体。喀喇昆仑公路也因此被称为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公路建成后,因地质情况极其复杂,需要常年养护,巴基斯坦军队特别成立了军队工程师专门负责公路的维修抢险。

胜利完工

经过中巴两国近20000名建设者十余年的努力,喀喇昆仑公路于1978年6月18日全线通车。但直至1986年5月,这条公路才正式对游客开放。

在喀喇昆仑公路小镇塔克特附近,树立的纪念碑碑文中,把这条公路称为世界八大奇观之一。碑文用英语和乌尔都语记载着中巴两国共同修筑公路的时间,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上面标着距中国首都北京5425公里。这条公路最低处的海拔为700多米,最高处红其拉甫口岸海拔约4800米。从公路的剖面图上看,过了北部城镇齐拉斯以后,公路在吉尔吉特、苏斯特等地一步一个“台阶”,每上一个“台阶”,海拔就升高1000米。据统计,整条公路上共有主桥24座,小型桥梁70座,涵洞1700个,建设中共使用了8000吨炸药,8万吨水泥,运送土石3000万立方米。为修筑这条公路,中国共投资2.7亿人民币,先后派出2.2万工程技术人员及筑路工人,巴方派出6000余人。

根据巴基斯坦官方公布的数字,在喀喇昆仑公路建设的过程中遇难的建设者有810人,314人重伤。而遇难的中方建设者没有确切数字。在巴基斯坦靠近中国边境的小城吉尔吉特建有中国烈士陵园,埋葬着88名在援助巴方建设喀喇昆仑公路过程中,遇难的中国工程人员的遗体。喀喇昆仑公路建成后,因地质情况极其复杂,需要常年养护,巴基斯坦军队特别成立了军队工程师专门负责公路的维修抢险。

改扩建

巴基斯坦北部重镇吉尔吉特的中国烈士陵园,建于1978年,中国援建喀喇昆仑公路巴方段的88名中国工程技术人员长眠于此。

从地理上看,喀喇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高原是中国西部安全一道重要的地理屏障,未来,这里也可能成为中国能源通道的另一道蹊径。2006年,中国承诺帮助巴基斯坦对连接两国的喀拉昆仑公路进行扩建改造。2007年2月,佩尔韦兹·穆沙拉夫总统在访华前曾表示,巴基斯坦愿意成为中国的“能源走廊”,帮助中国减少对马六甲海峡这一传统石油输入通道的依赖。巴基斯坦的专家学者还提出了在改造这条公路的同时,再铺设一条穿越喀拉昆仑山的石油管道的设想。在中国的青藏铁路通车后,巴基斯坦方面又提出希望在两国之间修建一条喀拉昆仑铁路。至此,中巴“能源走廊”蓝图有了进一步勾画。

2006年2月,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访华期间,中巴发表联合声明,“双方原则同意合作改扩建中巴喀喇昆仑公路”。初步估计工程造价约为3.5亿美元。据介绍,扩建后的喀喇昆仑公路将由现在的10米宽扩为30米宽,车辆时速可达80公里,运输能力提高3倍,同时适合大型载重车辆通行。

2008年2月,由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实施的喀喇昆仑公路改扩建项目正式启动,预计将于2013年年底竣工验收。

2015年9月14日巴总理谢里夫参加了喀喇昆仑公路巴中友谊隧道揭幕仪式,标志着这条连接中国新疆和巴基斯坦的战略通道时隔5年恢复运行。

新疆都市报早前的报道称,喀喇昆仑公路实际上已于9月2日贯通,使得汽车从中国新疆红其拉甫口岸到巴基斯坦雷科特桥的时间从以前的14小时缩短到7小时,两国贸易物流时间缩短8天左右,每吨货物运输费用至少降低100美元。

中巴经济走廊首个重点公路项目——喀喇昆仑公路升级改造二期(哈维连至塔科特段)开工仪式2016年4月28日在巴基斯坦西北部开伯尔-普什图省曼塞赫拉地区举行。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对项目顺利开工表示祝贺,并为项目开工仪式揭牌。

喀喇昆仑公路升级改造二期项目于2015年12月签订商务合同,项目金额为1339.8亿印度卢比(约合13.15亿美元)。中国交建子公司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责项目建设,将用42个月的时间,在哈维连至塔科特间新建一条全长120公里、双向四车道(部分两车道)的高速公路及二级公路

项目二期将在对原有公路进行提升改造的基础上,逐渐将喀喇昆仑公路延伸至巴基斯坦腹地。该项目的开工建设标志着贯穿巴基斯坦南北、连通中巴的陆上交通线建设的正式启动。项目建成后,将有力改善当地交通状况,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巴经贸合作。

烈士陵园

筑路兵团有百余施工人员牺牲

中巴公路凝结着中国筑路工人的鲜血和生命。在距新疆喀什市5公里的“烈士陵园”和疏勒县共安葬了66名,此外、在施工地点还安葬了137名。其中兵团施工人员共牺牲91人、致残119人。

在巴基斯坦境内公路的两期工程中220到230公里“咽喉要地”哈尔特高大山段,山体如饼干状片石堆积,一遇风吹即有滚石跌落,1974年8月10日汽车支队有2辆黄河载重车载运着120号推土机,2辆解放牌货车、一辆吉普车正行驶在该山段,著名的“饼干山”岩崩又发,车辆全部砸毁,数人重伤。同年9月20日晚,司机李平安驾驶解放牌货车,车毁人亡于岩崩。施工人员编顺口溜形容说:“饼干山,片石飞满天,削不上脑袋,帽子也要削半边”。

“一川砾石大如斗,风吹满地石乱走”,是中巴许多筑路工地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在悬崖峭壁上抡大锤打眼放炮因绳断摔下深谷的,被突发洪水冲走的,被泥石流掩埋的,被塌方砸死砸伤的工伤事故时有发生。在“鬼门关”水布朗沟抢修公路时,一场十级大风把山上一块近3吨重的巨石吹下山沟,当场砸死1人,砸伤3人。农三师42团的七中队副指导员齐祖林因排哑炮而牺牲,43团的买光甫为救巴方施工人员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当时大多只有20多岁。

巴基斯坦中国烈士陵园

在巴基斯坦北部城镇吉尔吉特,有一座中国烈士陵园,这是为修筑公路而牺牲的88位中国建设中的墓地,也是每一个走在喀喇昆仑公路上的中国人都会去祭拜的地方。两周王陵中原地区的方式修建,面积不大,处在一片开阔地带之中,四周用围墙圈了起来。陵园种满了苍松翠柏,使陵园显得宁静肃穆。陵园的中间,矗立着白色纪念碑,红色的碑文写着:“中国援助巴基斯坦建设公路光荣牺牲同志之墓”,建碑日期为1978年6月。

纪念碑的后面,是88位牺牲在他乡的中国建设者的墓地,每一个墓碑上都写着他们的名字。其中靠左第一位是武治业同志,他是在一次塌方中为保护巴方人员而牺牲的,也是牺牲人员中级别最高的中国人。此外这里还有20座未立墓碑的空墓,是为20位尚未找到遗骨的烈士留下的。烈士虽然已经牺牲,可他们的英灵却随时注视着他们曾经倾洒过热血的土地。据说,直到现在还有很多当地的巴基斯坦人把中国牺牲者墓碑的照片挂在家中,以纪念那些长眠在他们国土上的中国朋友。今年85岁的阿里·马达德和52岁的阿里·艾哈迈德,在过去30年中始终义务看守着陵园。

为中国烈士守陵巴基斯坦老人获习近平颁奖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5年4月20日在伊斯兰堡会见巴基斯坦友好人士、友好团体代表,并向他们颁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表彰他们为推动中巴友好所作贡献,其中就有连续37年自愿守护吉尔吉特中国烈士陵园的守陵人艾哈迈德。新华网伊斯兰堡2015年4月20日电(记者霍小光陈鹏)国家主席习近平20日在伊斯兰堡会见巴基斯坦友好人士、友好团体代表,并向他们颁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表彰他们为推动中巴友好所作贡献。

在巴基斯坦总统侯赛因陪同下,习近平向友好人士、友好团体代表颁奖,同他们亲切握手、致以祝贺。这些友好人士、友好团体是:向巴基斯坦各界积极宣传中国的巴基斯坦参议院国防和国防生产委员会主席、穆斯林联盟(领袖派)秘书长、巴中学会主席侯赛因,连续37年自愿守护吉尔吉特中国烈士陵园的守陵人艾哈迈德,前驻华大使马苏德·汗,与中国国家汉办合作成立了巴基斯坦第一所孔子学院的巴基斯坦国立现代语言大学,积极促进中巴人文交流、培养青少年对华友好感情的全巴基斯坦-中国友好协会,致力于促进中巴两国政府和人民沟通交流的巴基斯坦国家管理学院,曾参加2008年5·12汶川地震救援工作的巴基斯坦医疗队。习近平高度评价他们秉持对中巴友谊的坚定信念,坚持不懈推动两国友好事业,并通过他们向致力于两国友好的巴基斯坦各界人士表示感谢和敬意。

王沪宁、栗战书、杨洁等参加活动。

参考资料

“最”公路丨中巴公路到底有多难修?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2024-02-29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大型纪录片《通向繁荣之路》第二集《跨越山海》.央视网.2024-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