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中
震中(Epicenter)是指震源在地表的投影点,即震源在地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区,用经、纬度表示。震中附近地区的震动最强烈,一般也就是破坏最严重的地区,从震中向外,随距震中距离的增大,受震程度逐渐降低。
全球地震震中呈带状分布,主要有3个主要的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周缘,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西太平洋边缘的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日本列岛,南下至中国台湾,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至新西兰。欧亚地震带,从地中海向东,一支经中亚至喜马拉雅山脉,然后向南经中原地区的横断山脉,过缅甸,呈弧形转向东,至印度尼西亚。另一支从中亚向东北地区延伸,至堪察加半岛,分布比较零散。洋中脊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以及印度洋的洋中脊地区。
破坏现象
2008年05月16日星期五07:555.5-5.9级地震的震中烈度以七度为主,建筑物破坏现象为:Ⅰ类房屋大多数损坏,少数倾倒。Ⅱ类房屋多数损坏,少数破坏。Ⅲ类房屋大多数轻微损坏,许多损坏。不很坚固的院墙少数破坏,可能有些倒塌。牌坊、砖石砌塔和工厂烟囱可能损坏。6.0-6.4级地震的震中烈度以八度为主,对建筑物造成如下破坏:Ⅰ类房屋大多数破坏,许多倾倒。Ⅱ类房屋许多破坏,少数倾倒。Ⅲ类房屋大多数损坏,少数破坏(可能有倾倒的)。院墙破坏,局部倒塌。石碑等多移转或倒下。个别地下管道接口处遭到破坏。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由于地基类别、房屋抗震设计标准和施工质量诸多因素的差别,借鉴,因此,据1975年辽宁省海域7.3级地震时,营口市遭受地震烈度八度的破坏的调查结果表明,基本完好占50%,轻微损坏占17%,中等破坏占33%。
6.5-6.9级地震的震中烈度为八度和九度,如按九度考虑,建筑物遭到的破坏为:Ⅰ类房屋大多数倾倒。Ⅱ类房屋许多倾倒。Ⅲ类房屋许多破坏,少数倾倒。院墙大部倾倒,较坚固的亦局部倒塌。牌坊、塔及工厂烟囱多破坏甚至倾倒。石碑等多翻倒。地下管道有些破裂。
7.0-7.4级地震的震中烈度一般为九度,个别可达十度。九度的破坏如上述。十度对建筑物破坏很大,Ⅲ类房屋许多倾倒。铁轨轻度弯曲,地下管道破裂。
震级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是表示地震大小的度量,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表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则各地不同,但震中烈度只有一个。多数浅源地震的震中烈度与震级的关系如下表:
震级234567≥8
震中烈度1~234~56~77~89~1011~12
划分标准
地球上的地震有强有弱。用来衡量地震强度大小的尺子有两把,一把叫地震震级;另一把叫地震烈度。举个例子来说,地震震级好象不同瓦数的日光灯,瓦数越高能量越大,震级越高。烈度好象屋子里受光亮的程度,对同一盏日光灯来说,距离日光灯的远近不同,各处受光的照射也不同,所以各地的烈度也不一样。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我国使用的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
各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其中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8.9级,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而震级最高的地震为9.0级,是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部海域的日本3.11地震。(另一说是1960年发生在智利近海太平洋里的大地震,美国地质局将其调整为里氏9.5级)。
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力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力就小,烈度就低。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作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地幔物质的热对流。是由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所驱动的。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外部表现。内部能量释放主要有以下形式:地震,火山,板块运动,地质构造。就是震是其中之一。
〔1〕在地球内部有震源,震源向外释放能量(地震波)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的振动。
相关区别
震源:是地球内发生地震的地方。
震源深度: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离是震源深度。我们把地震发生在60公里以内的称为浅源地震;60-300公里为源地震;300公里以上为深源地震。目前有记录的最深震源达720公里。
震中:震源上方正对着的地面称为震中。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称为震中区,也称极震区。震中到地面上任一点的距离叫震中距离(简称震中距)。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内的称为地方震;在1000公里以内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称为远震。
地震波: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声波叫作地震波。这就像把石子投入水中,水波会向四周一圈一圈地扩散一样。
地震波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落后一步。这样,发生较大的近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纵波给我们一个警告,告诉我们造成建筑物破坏的横波马上要到了,快点作出防备。
唐山地震时,一位住在楼房里的干部突然被地震惊醒。由于这位干部平时懂点地震知识,所以当他感到地震颠簸时,迅速钻到桌子底下,五、六秒种后,房顶塌落。直到中午,他被救出后,深深感到要不是自己果断钻到桌子底下,早就没命了。他说是地震知识救了他的命。
代表案例
地点:四川汶川
时间:2008年05月12日
震级:8.0级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震,重庆市、湖南省、湖北省、山西省、陕西省、河北省、北京市等地有震感。
中原地区四川省引起地震的断层,是一条长约250公里断层分2段阶运动的结果。筑波大学八木勇治准教授2008年5月13日得出这一分析结果。
这一大断层横移引起这次广范围地区的巨大震动。今回地震是四川省东北―西南方向的断层(竜门山断层)一部分活动所致。八木准教授分析,首先长约100公里,宽约30公里的断层最大约7米断层移动错位,接着其东北方面长约150公里,宽约30公里断层发生4米断层移动错位。而坂神大震灾的断层长约40公里,因此今回是坂神的6倍强。
根据八木准教授的分析结果本人可以得出结论,实际上发生了两次地震,第一次是2008年5月12日14时26分的汶川为震中的地震(实际上震中在离汶川县城西南南45公里的耿达镇),第二次是2008年5月12日14时27分,即一分钟后的北川为震中的地震。
震中距
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
同样大小的地震,在震中距越小的地方,影响或破坏越重。根据距离,地震可分为3种
1、地方震
震中距小于100千米的地震。
2、近震
震中距为100~1000千米的地震。
3、远震
震中距大于1000千米的地震。
1975年2月4日辽宁省海域、营口市一带发生的7.3级地震,对于辽南金县地震观测站算地方震,对于北京地震观测站算近震,而对于新疆地震观测站就算远震了。这是指同一地震对不同的地震台站而言,至于同一个地震台站对不同地区的地震,道理也是一样的。
如何确定其位置
确定震中位置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震后调查,将破坏最厉害的地方定为震中,称宏观震中;
另一是根据地震仪测定的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称微观震中。由于震源区的物理状态和地震区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地面上破坏力最大的地点不一定正好位于震源的正上方,因而宏观震中不一定与微观震中重合。
国土资源部玉树市一线抗震救灾专家组近日确定了地震宏观震中,位于国家地震信息网公布的仪器震中以东约30公里处,坐标为北纬33度03分11秒、东经96度51分26秒,即距玉树县城西北方向11.5公里的隆宝镇郭央烟宋多。为什么一次地震,会有两个震中呢?
这就要先解释一下仪器震中和宏观震中的区别了。仪器震中是通过对地震监测台站获得的信息计算得到的地震中心,而宏观震中则是根据地震后地表变形强度和对地表建(构)筑物的破坏程度确定的地震中心。
仪器震中通过专业仪器测算得出数据,而宏观震中则需要大量现场调查才能确定,因其获取结论的方式不同,出现两个震中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也出现了两个震中。仪器震中位于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即汶川县漩口镇古溪沟八角村的达加山上。专家到达这里后,才发现达加山附近只有一些小范围的房屋垮塌与山体塌方。
经过专业测算,地震发生瞬间,在映秀镇牛圈沟蔡家村有300多万方的固体流倾泄,以每秒400米左右的速度,大约6秒,沿牛圈沟向前推进了2.5公里左右,这里最终被确定为汶川地震的宏观震中。
是如何测出来的
地震发生后,震中是如何测出来的?其实基本原理挺简单的。
地震波有面波与体波之分,体波又分为纵波(P波)与横波(S波)。纵波的振动方向平行于传播方向;横波的振动方向垂直于传播方向。
前者的传播速度比后者快,而且比值恒定。因此,通过测量纵波与横波到达地震台的时间差,就可以了解地震离地震台的距离。
这样子,我们就知道震中在以地震台为圆心,测得距离为半径的圆上某处。如果有来自两个地震台的数据,震中就可被锁定于两个圆的两个交点。如果有三个地震台的数据,原则上就可以完全锁定震中位置了:三个圆的共同交点。
当然,实际操作起来没有那么简单明了,需要很多地震台的数据来减小误差,这是需要那么密集的地震台网的原因。
关于地震的纵波横波先后到达的现象,常举打雷闪电的例子。雷和闪电同时发生,但因为光速远大于音速,所以总是先看到闪电,然后才听到雷声。
相关新闻
“大地是平展的,下面有神象或乌龟驮着,神象或乌龟累了,只要它轻微地眨一下眼睛,大地就会颤抖,这就是地震。”这是充满想象力的古希腊人对地震这一自然现象的解释。
然而,在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几次连续的地震却使得这种巫术般的地震解释及种种“预言”在全球范围内流传。
北京时间2010年1月13日5时53分,位于加勒比海之滨的海地发生7.3级地震,首都太子港几乎被夷为平地。仅仅一个月之后的2月27日,距海地千里之遥的智利发生8.8级特大地震。
在中国,一些网民竭力寻找5·12汶川地震、海地地震和智利地震之间某种神秘的规律。在现代技术的帮助下,有网友声称,“发现”了三次大地震空间上的分布特征:“打开谷歌地图,位置锁定成都市,保持同一经度直接往北飞180度,你发现了什么?会路过海地,到达智利。智利震中与四川盆地震中几乎完全对穿。
对于此说法,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张珂教授表示,汶川地震与智利地震的位置正好对穿地球,是包含玄机还是偶然巧合?恐怕目前还很难说清楚。如果今后在印度洋发生较大的地震,我们又可以说与海地地震“对穿”了,这种可能性总是存在的,因为印度洋今后肯定会地震,至于今后到什么时候,谁也说不准。
而在西方世界,近期以来世界各地异常气候、灾难增多,欧洲水灾频发,使得“2012世界末日”的言论深入人心。不少人开办了可以在“2012世界末日”之前实现救赎的网站和网上商城,出售淡水净化器、防毒面罩等渡过“末日危机”需要准备的物品。国际先驱导报
月圆前后多地震有此一说
“比较汶川、海地、智利三次地震,都发生在月圆前后,发现规律了吗?”网上一位网友提出,月亮引力与地震有很大关系,“月亮离地球越近,看起来也就越大,月亮离地球越近,两者之间的引力也就越大,就像两块磁铁。而月圆之夜,更容易引起潮汐,导致地震、火山爆发、动物烦躁等现象。”
对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王云飞也认为“此说”有道理:仔细研究每次地震发生时间就会发现,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初一或者十五。“这是因为,农历初一和十五,月亮和地球在同一直线上,这时候月亮和地球是最亲密的时刻,但造成了一个后果,月亮的引力,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地球的潜能。导致地壳能量在这个时候被释放出来,从而导致了地球的某个部位就发生地震了。”
专家解读尚不能肯定进入地震活跃期
智利大地震发生后,厄瓜多尔、哥斯达黎加和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及中国唐山等地相继发生地震,记者就这些地震是否存在关联以及地球是否已进入地震活跃期采访了名古屋市大学研究生院地震、火山和防灾研究中心的专家。
该所研究员松多信尚首先指出,智利地震肯定和中国发生的地震没有关系。有少数研究人员认为,巨大地震会在数天时间内导致整个地球持续晃动,像把小石子投入水面那样,因此巨大地震会影响到很远的地方。松多对此评论说,这只是一小部分专家的看法,很多研究人员并不这样认为。不过,巨大的地震确实有可能引发相邻地区的大地震,但数小时后发生还是数十年后发生,科学家目前尚没有能力准确判断。
松多认为,不同的地区都可能存在地震活跃期,但目前尚不能说地球整体进入了地震活跃期。现在的证据也无法判断哪个地区在近期发生地震的危险更高。
相关评论
震中的日本社会韧性是如何练成的
与大自然肆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如此重创袭击下,日本内部社会秩序却保持了极其稳定的状态,令外界印象深刻:市民上街避难主动让出主干路,楼道避难分坐两旁让出中间通道,安静地排队候车或商场购物,教师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并关闭电源,公共电视台多种语言播放震情及自救方法,学校、公园等公共避难所迅速搭建简易厕所等设施,这些场景呈现出的,是一幅全景式的高效、专业应对地震和次生灾害的公共秩序场面。
教育培养秩序
日本平民面对巨灾的秩序感和镇定气质,实际上就是一种整个社会面对灾害的韧性表达。这种韧性的普遍养成,当然可以从国民性格中去寻找解释。比如,生死无常的人生观的浸透,比如,视风雅为清冷之物的美学,都会对国民的行为习性起到鼓励和规制作用。但是,社会秩序观的形成,从来不只是哲学的结果。哲学更多地影响个人行为,而社会秩序的形成则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意识协同,和协同后的行动范例。
巨灾面前,对于自身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恐慌足以让自利性代替共利性,足以打破日常的协同习惯,从而损害平常秩序。强震中的日本社会仍能保持良性秩序,展现社会韧性,固然有国民性的因素,而更主要是持之以恒的,通过教育、防灾培训和社区建设而推进的非物质化的社会建设的结果。
立法完善救灾机制
尽管日本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其对危机教育的高度重视,但是,仍然要付出惨重代价。1995年坂神大地震时,政府救助的不力,居民区道路规划不利于救援,木制房屋抗震能力差等问题,造成了巨大的杀伤。在此之后,日本的民间灾害组织普遍发育生长,居民区规划更加合理,经过三次修改的\u003c建筑基准法\u003e强行规定各类建筑的抗震基准提高到最高的8级水准,使用期限须超过100年。救灾机制细化到灾后10小时、100小时、1000小时,根据人们不同的心理情况制订不同的行动程序。在不断完善的救灾机制中,社区和市民的作用得到了超过政府作用的重视。
发挥民间力量救灾
日本“3·11”强震后,外界更多看到的是市民的行为而似乎少见政府行为,奇怪谁在组织领导,原因即在于:通过社区和市民组织的发育,已足可担当凝聚社会基层内核、组织基层市民的作用,政府可在更宏观层面配置调度资源,合理指挥救灾。
实际上,一场巨灾所导致的灾难,不仅在于生命的逝去和财产的流失,还在于精神的创伤,个体的无助和反常行为的出现等等,救灾和灾后重建的过程,也不仅是经济和慈善资源倾斜的过程,在这些宏观重构之外,还有大量的微观重构。更多的时候,微观秩序决定着内部社会的秩序是否稳定。单纯依靠政府完成对所有层面的、情况复杂的建设,不仅难承其荷,也做不到资源最好配置。日本的经验已经证明,大力培育社区和市民组织从事微观管理,是一个高效办法。市民参与管理可以带来的另一个正面发散是,在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主导下,人们常常会展现出人性最光辉的一面。
“3·11”强震是大自然带来的又一次重大人类灾难,共同应对灾难是我们的共同主题。应对灾难既包括人道主义的传递,也包括对于灾害应对机制的深入思考和完善。这种思考和完善,本身就是优化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