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陈雪梅

陈雪梅

陈雪梅(1966年生于中国哈尔滨市)是一位著名的生物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教授。她还是湖南农业大学双聘院士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1988年,陈雪梅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学专业,并考取CUSBEA中美留学生计划。1989年,她进入康奈尔大学生物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1995年博士毕业后,陈雪梅来到加州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1999年,她转到美国罗格斯大学担任助理教授。2005年,陈雪梅加入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获得终身教席。2011年,她成为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2013年,陈雪梅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14年,她入选中组部。 陈雪梅的主要研究领域是microRNA和花器官发育。她利用microRNA分析植物发育机制,并以拟南芥为研究模型,研究干细胞调控机制。

人物经历

早期经历

高中考试成绩并列全省第一,并获准进入北京大学学习植物生理学,并于1988年毕业。中美生物化学考试与申请项目授予她前往康奈尔大学研究生院的奖学金大学。在康奈尔大学博伊斯汤普森研究所期间,她研究了叶绿体的基因表达并获得了博士学位。 1995年。她在加州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工作(研究花卉图案的遗传学)。

工作经历

1999年,陈雪梅带着九个月的女儿,转到美国罗格斯大学担任助理教授。

2000年,陈雪梅所在的学校“植物分子生物学”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学科,后来学校招收到一名主任NatashaRaikhel,建立了实验中心平台,广招各路人才,逐渐把这一学科发展到了美国的前端,这让陈雪梅深刻认识到了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2005年,进入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获得终身教授席位,先后历任副教授、教授、Furuta首席教授。

社会活动

2011年,受聘担任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神农学者讲座教授、植物激素与生长发育湖南省实验室博士生导师,湖南省引进海外人才“百人计划” 。2022年,陈雪梅任ERC(欧洲)特设审稿人。陈雪梅还受聘为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教授(兼职)。福建农林大学基因组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

评审任职

2001年3月,陈雪梅担任美国航空航天局 plant biology panel。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陈雪梅长期从事microRNA和花器官发育研究,是最先从植物体中分离出microRNAs的研究团队之一。在利用microRNA分析植物发育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2002年,陈雪梅实验室与另一个实验室同时发现microRNA在植物中广泛存在。2004年,陈雪梅在《科学》上发表了独立署名的论文《A microRNA as a translational repressorof APETALA2 in Arabidopsis flower development》,此后,陈雪梅实验室在microRNA的生物合成及降解机制研究上做出重要贡献,尤其在揭示microRNA甲基化这一机制上引领了植物及动物小分子RNA的研究。

2005年,首次发现植物microRNAs在3’末端核糖基上带有2’-O-甲基化修饰,为植物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要发现之一。

2016年12月,陈雪梅课题组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研究指出一对含有SANT(SWI3/DAD2/N-CoR/TFIII-B)结构域的蛋白质,POWERDRESS,可特异性地与HDA9合作,使得一组基因组靶标上的组蛋白H3赖氨酸残基发生脱乙化作用,以调节各种各样的生物学过程。这项研究阐明了植物中含有SANT结构域的蛋白质和HDACs之间的功能相关性。

截止到2017年5月,陈雪梅已发表高水平论文90多篇,其中nature 1篇,science 3篇,Genes \u0026 Dev.和Dev. Cell 各2篇,PC 4篇,PNAS 5 篇,Development 3篇,Current Biology 3篇等。

代表性论文

1.Chenlong Li, Lianfeng Gu, Lei Gao, Chen Chen, 壮语Qi Wei, Qi Qiu, Chih-Wei Chien, Suikang Wang, Lihua Jiang, Lian-feng Ai, Chia-Yang Chen, Songguang Yang, Vi Nguyen, Yanhua Qi, Michael P. Snyder, Alma L. Burlingame, Susanne E. Kohalmi, Shangzhi Huang, Xiaofeng Cao, Zhi-Yong Wang, Keqiang Wu, Xuemei Chen, and Yuhai Cui*. (2016). Concerted genomic targeting of histone H3 lysine 27 demethylase REF6 and chromatin-remodeling ATPase BRM in Arabidopsis. Nature Genetics 48(6), 687-693.

2.Lin Liu and Xuemei Chen* (2016). 核糖核酸 quality control as a key to suppressing RNA silencing of endogenous genes in plants. Molecular Plant 9(6), 826-36.

3.Shaofang Li, Lin Liu, Shengben Li, Lei Gao, Yuanyuan Zhao, Yun Ju Kim, and Xuemei Chen*. (2016). SUVH1, a Su(var)3-9 family member, promotes the expression of genes targeted by 脱氧核糖核酸 methylation, Nucleic Acids Research 44 (2), 608-620.

4.Maryam Sanei and Xuemei Chen*. (2015). Mechanisms of microRNA turnover. Curr. Opion. Plant Biology 27, 199-206.

5.Bin Tu, Chi Xu, Li Liu, Jixian Zhai, Shengben Li, Miguel A. Lopez, Yuanyuan Zhao, Yu Yu,Vanitharani Ramachandran, Guodong Ren, Bin Yu, Shigui Li, Blake C. Meyers,Beixin Mo*, and Xuemei Chen*. (2015). Distinct and cooperative activities of HESO1 and URT1 nucleotidyl transferases in microRNA turnover in Arabidopsis. PLoS Genetics 11 (4): e1005119.

6.Shaofang Li, Lee Vandivier, Bin Tu, Lei Gao, So Youn Won, Shengben Li, Binglian Zheng, Brian Gregory, and Xuemei Chen*. (2015). Detection of Pol IV/RDR2-dependent transcripts at the genomic scale in Arabidopsis reveals features and regulation of siRNA biogenesis. GenomeResearch 25, 235-245.

7.Xigang Liu, Lei Gao, Thanh Theresa Dinh, Ting Shi, Dongming Li, Ruozhong Wang, Lin Guo, Langtao Xiao, and Xuemei Chen*. (2014). 脱氧核糖核酸 topoisomerase I impacts Polycomb Group protein-mediated epigenetic regulation and plant development by reducing nucleosome 密度 in Arabidopsis. Plant Cell 26, 2803-2817.

8.Guodong Ren, Meng Xie, Shuxin Zhang, 假虎刺属 Vinovskis, Xuemei Chen*, and Bin Yu*. (2014). Methylation protects microRNAs from an AGO1-associated activity that uridylates 5′ 核糖核酸 fragments generated by AGO1 CLEAVAGE PNAS 111, 6365-6370.

9.Yun Ju Kim, Alexis Maizel*, and Xuemei Chen*. (2014). Traffic into silence: endomembranes and post‐transcriptional RNA silencing. EMBO J 33: 968–980.

10.Kestrel Rogers and Xuemei Chen*. (2013). Biogenesis, turnover and mode of action of plant microRNAs. Plant Cell 25: 2383-2399.

人才培养

培养模式

陈雪梅对于中国国内实验室的人才培养模式,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的实验室有15人,已经算是人数较多了。”她对学生几乎是全天候的指导,学生有问题随时可以找她交流。“在做研究生时,可以考虑进一个小实验室,能得到导师的悉心指导是很重要的,可以帮助自己更快成长。”这时候,也许最容易捕捉到科学的灵感。“我比较认同美国的科研模式———一种自下而上努力的金字塔结构。无论是研究项目的确定,还是人员的招募,都是由基层的科研人员来决定的。这样能让这些人有着扎实的交流,也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造性。”陈雪梅补充。陈雪梅认为,一个好的团队,除了需要足够优秀的科研人员,还需要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善于交流的学术氛围。“我们每周都会开展‘coffeehour’(类似于茶话会),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科研经验,来促进相互的合作。”

指导学生

2005年陈雪梅进入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任教以来,培养了多名博士,并指导博士后的研究工作,其中培养学生的具体信息如下:

荣誉奖项

人物评价

陈雪梅在在植物分生组织发育和microRNA的调控机制方面的研究,为探索生命奥秘所做的贡献。 (北京大学评)

陈雪梅是一位有能力并致力于解决重大社会问题的科学家,她揭示了植物和动物中常见的分子机制,这种知识可能被转化为设计治疗性microRNA以治疗人类疾病。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自然与农业科学学院院长Marylynn V. Yates评)

参考资料

【农大学者】兴趣,为她开启生命科学探索之旅 ——访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我校双聘院士陈雪梅.湖南农业大学新闻网.2024-05-05

CHEN, Xuemei.www.bio.pku.edu.cn.2024-09-08

陈雪梅.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4-09-08

Xuemei Chen.xchenlab.2024-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