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语言污染

语言污染

语言污染是指传统语言文字在使用过程中因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错误、混乱、污秽、虚假、恶劣、丑陋等现象。

形成原因

主观原因

语言污染的主观形成原因包括崇洋、媚俗、效颦、护短、泄愤等因素。具体表现为:

- 在命名上,有些人刻意使用粗鄙词汇,认为这样会带来好运。

- 网络上的非正式用语广泛流传,如“偶稀饭”代表“我喜欢”,“88”表示“再见”等。

- 生活中经常可以听到骂人的粗话。

- 有些人为了追求新奇效果,随意篡改词语,如将“稿费从优”改为“搞费从优”。

客观原因

语言污染的客观形成原因主要包括方言干扰、广告和网络语言的影响、文化素质低下等。这些因素导致人们对语言的正确使用产生误解,如将“茅台酒”误称为“茅苔酒”。

治理方法

治理语言污染的方法包括:

-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加强对语言文字使用的管理和引导。

- 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公众对语言文字重要性的认知。

- 改善教育体系,提高国民的整体语言文字素养。

- 各方共同努力,创造全社会关注语言文字使用的环境。

参考资料

警惕:我们的语言被污染了.虎嗅.2024-11-05

天师大文学院副教授批低俗语:再污染下去,或将陷入失语窘境.澎湃新闻.2024-11-05

语言治理正当时.光明新闻.202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