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陈大融

陈大融

陈大融,教授、博士生导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摩擦学学会副理事长等多项社会职务。

人物经历

陈大融于1946年12月出生,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自1981年起,他开始专注于摩擦学领域的研究工作。1986年至1988年间,他在德国Aachen工业大学作为摩擦学的客座研究员进行学术交流。1989年,陈大融被任命为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摩擦学研究室的负责人,并在1990年成为摩擦学实验室的副主任。1996年至2004年7月期间,他还担任了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任一职。

学术贡献

陈大融教授的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界面控制科学与技术领域。他的研究涵盖了水中及水下减阻理论与技术、抑制空蚀发生的理论与技术以及金属掺杂金刚石薄膜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应用等方面。这些研究得到了包括国家重大装备创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和北京市重点专项项目的资助和支持。

水中及水下减阻理论与技术

陈大融教授致力于通过控制材料表面能和表面形貌构型来减少水下摩擦阻力。他的研究涉及到湍流边界层分析,利用有限体积法(FVM)的大涡模拟(LES)技术,探讨表面形貌如何降低局部临界雷诺数。此外,他还广泛采用了流体分析软件,对不同构型的表面形貌的减阻特性进行仿真分析计算。在材料表面能控制方面,陈大融教授通过金属、合金、陶瓷、聚合物等表面涂层的制备,探究不同表面能材料对减阻的影响。他还深入研究了热力学与多项流问题,试图通过控制三相界面和表面形貌局部空化技术来实现减阻。

抑制空蚀发生的理论与技术

陈大融教授的研究重点之一是探索空蚀发生的机理。他开展了高速微射流与微激波的流体动力学计算及仿真的研究,并结合材料、固体力学及界观力学、物理学的相关知识,深入研究了空蚀材料破坏的过程。此外,他还涉足纳米级技术,探索空蚀噪声的发生机理,并研究了界面吸附与滑移理论。为了有效抑制空蚀现象,陈大融教授还研究了相关的表面技术。这些研究都依赖于大量的实验数据,因此需要掌握大型分析仪器的分析技术、信号采集、处理、分析技术和相关软件的使用技巧。

金属掺杂金刚石薄膜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应用

陈大融教授对硼掺杂纳晶金刚石薄膜的制备、电化学特性和电子输送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他在金刚石薄膜电极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成功开发出针对制药、制革、炸药等难以降解污水的关键处理工艺技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