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袁文莉

袁文莉

袁文莉,艺名文莉,音乐工作者,著名作曲家,她创作的歌曲《永远的小平》被100集文献片《邓小平的故事》选为主题歌,并荣获2004年度十大金曲创作特别奖;音乐作品《亲亲祖国》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献礼歌曲曾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播放。2004年袁文莉在雪域高原拍摄了一张藏族女孩的照片, 2005年照片获全国大奖,获得5万元的奖金,袁文莉将奖金全部捐献给了这位女孩。

代表作品

曲作品

《亲亲祖国》

《永远的小平》

《热土》

《鄱阳湖边》

专辑

《天籁童心》制作人

摄影作品

《惑》

歌曲《亲亲祖国》

我市推出的一首抒发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之情的歌曲MV《亲亲祖国》已于9月27日起搬上荧屏。整个国庆节期间,这首由姚晓强、文莉词曲,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演唱的歌曲将陆续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广东电视台以及深圳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播放。

歌曲作者之一文莉29日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有感而发,一气呵成

《亲亲祖国》是由南山区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戏曲音乐部和深圳市文艺创作中心等单位联合出品的。据文莉介绍,《亲亲祖国》的创作是纯属偶然的,同时也是她有感而发写出的一首作品。2003年春节,她到广州市的一位朋友家中拜年,席间她和朋友看了中国中央电视台重播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画面上,主持人正宣读着海外华人发来的各种贺电,贺电谈到了海外游子割舍不了对祖国的情感,很多在国外生活超过三代的家庭,现在也经常回来寻根。于是她和朋友两人就“海外华人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这个话题聊了起来,最后两人有感而发,在饭桌上,你一言我一语,你唱我和,一气呵成地写就了这首歌曲。在创作歌曲开始,文莉想到要表达的“不仅是海外华人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更要把国人对祖国母亲的爱也表达进去”。最后,一首饱含“我挺起胸膛为你歌唱”、“亲亲祖国你给我力量”、“亲亲祖国你是我亲娘”等情感歌词的作品出来了,它把人民那种自然流露、恰如其分的民族自豪感完整表达出来了。据悉,作品《亲亲祖国》获得了2003年鹏城金秋中国艺术节金奖,同时,在今年举行的全国“百歌颂中华”比赛中也获得了银奖。

旋律朴素、情感真实

相对于其他表达情感的MV作品,《亲亲祖国》更加突出了两个特点:第一,歌曲旋律朴素。《亲亲祖国》表达的是由心向外的一种自然和情感流露,在歌曲结尾,作者用一般叙事的方式写了“亲亲祖国,亲亲祖国,亲亲祖国”,连续用三个“亲亲祖国”,更好的表达了由远到近、由弱到强的一种情感倾诉。第二,歌曲以小见大。《亲亲祖国》以冷调为主,表达的是对祖国既冷淡又浓厚的情感和思念之情。歌曲以小人物为对象,用小角度的叙事形式来展现主人翁对伟大祖国日益变化的见证;同时,通过一位普通母亲眼中的祖国的变化,展现祖国的强大。文莉告诉记者,在剪辑歌曲MV的时候,本来是计划插入我国申奥成功、航天飞船升空成功等画面的,但考虑到歌曲的定格是要更朴素、更自然、更真实,所以最后决定,所有表现大场面的画面全部撤下来。

条件艰难,照样拍摄

“拍摄条件比我想像中的还要糟糕。”文莉说。该歌曲于今年5月份正式开机拍摄,拍摄地点选择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海、黄瑶古镇以及深圳市三处。拍摄途中,由于天气影响,歌曲制作花了近2个月才完成。“要到达拍摄目的地黄瑶古镇,我们的车必须在山路上走5个多小时。”回想行车过程,文莉脸色都有点白了,“行车中,我们都在车上屏住呼吸,5个多小时,没人说一句话。车走在那样的山路上,我才真正感受到了‘前途未卜’的意思,我们真的不知什么时候,车子会掉下悬崖,又或者两旁的山倒了,把车子埋没。”除了路途危险,在拍摄目的地,生活用水、温差变化、天气不稳定等也是令工作人员痛苦的事情。条件是艰苦的,但丝毫没有影响到拍摄工作的进行,经过了拍摄组人员的努力,《亲亲祖国》的MV还是完成了。

歌曲《永远的小平》

三年前的密封遴选

2004年,时值邓小平诞辰100周年。深圳市的宣传文化战线和广大文艺工作者都在思索,应该为这个特别的纪念日做点什么?这样,一项大型主题征歌活动应运而生,那就是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和东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鹏城歌飞扬—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征歌活动”。当时偶然看到唐跃生这首歌词的文莉立刻被词作感情的质朴和直白所吸引。1996年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南山区文联的文莉,因不断展露才华加之从事作曲的女性太少当时已有深圳作曲界的“大熊猫”之称。虽然谱曲总共只用了三天时间,但在作曲之前她阅读了大量的文献与资料,包括《邓小平文选》、文献纪录片、邓小平女儿写的回忆录及各种传记,直到在理性的思考中她找到了情感与情绪表达的最好方向。她说,创作来自长期内心与生活提炼的积累,它不是突然迸发的所谓灵感。平时她除了采风,就是读书、写作、听音乐看影视作品,过着一种“修心”的安静生活。

三天内一气呵成谱了曲子之后,接着就要制作试听“小样”了。文莉去了广州市,找到了广州交响乐团的乐手,自费几万元录制了一张堪称“大样”的试听盘,也就是说这个试听盘其实从配器到演唱,几乎一切都完全成型了。当时她请来演唱的是今年青歌赛专业组通俗唱法的银奖得主刘罡,那时刘罡还只是广州战士歌舞团的一名普通歌唱演员。公开的征歌公平地进行,交上来的歌曲,一律封住作曲者的名字。遴选一共进行了三次,第一次看曲谱,第二次听小样,第三次钢琴弹奏。评委们三次都将最高分给了同一首曲作。当文莉知道自己最终胜出时,她并不觉得意外,尽管拿到词作时她曾感觉到无从下手,因为歌词规整、不压韵,又缺长短句,更像是一首诗,而有别于普通歌词。她说,创作的动力源于感动。她记得小平去世的那天,她和全家人去了深圳市中心的小平画像前,而当时的场面让她十分震撼,那么多的深圳人自发地来到广场,为小平同志献花、鞠躬。在文莉眼中,小平是伟人更是个普通人,人民对他也最亲切,所以她就用最本真、最朴素的旋律,来塑造与歌颂小平。她采用了一些老民俗音乐的旋律,觉得这样才能与小平更贴近,表达的感情也更真诚,在歌曲的末尾部分,曲调是通俗的,更像是老百姓在说话,在向小平同志说心里话,“这首歌曲的创作过程,对我的心灵也是个净化和升华的过程”。

源自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

从众多作曲名家中胜出的文莉很感动,她说自己虽非新人,但毕竟年轻,这么重大的题材能够选择她,不仅仅是对个人作品的认可,更重要的是源自深圳市的不拘一格的创新意识,这里面有宽容、有信任,更有勇于承担责任的一种精神。她记得市里的一位领导在音乐电视《永远的小平》发布会上说,“我不懂音乐,但是我听别的作品没感觉,就是这首让我很感动。”文莉的深切感受是,市委市政府往往在抓重大题材时很敏锐与准确,面对主旋律题材时,不但从大的方向,到小的细节,都给文艺工作者一个很宽松的创作空间,只要你能想的,他们就能在后备力量上全力支持,比如资金、人员,更重要的是信任。当时在拍音乐电视时热得不得了,可文莉却看见市委宣传部的机关人员都到了现场,有的维护秩序,有的送水送盒饭,有的给一身西装戴玉强打扇免得妆容尽毁。这让她又一回切实地感受到政府的服务意识,感受到什么叫务实与责任。

没有拔高的语言,却有高拔的精神

一首歌这样才算好  继《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之后,深圳歌曲《永远的小平》在2004年8月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后,迅速引发热烈反响,许多观众以热情洋溢的电话和来信表示,这首主旋律歌曲唤起了他们心灵深处的情感,是小平百年诞辰纪念活动中最令人记忆深刻的一首歌曲。尤其是8月2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首都各界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直播前后,滚动播放的《永远的小平》响彻了全国,十多家省级卫视和广播电台把歌声传播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当时,广深铁路的城际列车和沿线5个主要车站播出该音乐电视近4000次,在车厢内的顾客留言本上,很多乘客为这部音乐电视写下了“朴实、真切、自然流畅”等评语。时隔三年,说起这首“深圳市制造”的名曲,人们仍然满怀感触,词作家陈小奇说,《永远的小平》真是太出色了,无论歌词、旋律还是画面都结合得天衣无缝。音乐评论家金兆钧评价,“这首歌曲有三个特点,首先,高屋建瓴却不事夸张地反映了小平亲手开创的伟大事业。第二,用每个人都能接受的方式反映了当代老百姓对小平的深切情感。第三是艺术家真情流露,没有一丝刻意的成分。短短一首歌曲,却胜过了千言万语。”一首歌如何能够写透一位伟大的历史老人,在整首歌词短短160多字里,其实蕴含和贯穿的是一句具有历史情感的“小平您好”。还记得1984年国庆游行,北京大学的学生打出“小平您好”的横幅,瞬间传遍世界,成为共和国历史上一段珍贵的记忆,也从此定格了人们内心深处对小平同志的由衷祝愿和朴素、深厚的爱戴之情。“小平您好”就是这首词作的情感基石,有了这个基石,才有了朴实而深厚的感染力,所以无论起首“人民亲切地叫他小平”,还是“小平小平我们就这样叫着你的姓名”都具有了穿透历史的张力。同时,据作词者唐跃生自己说,虽然小平同志是伟人,但他还是希望通过这首歌,让大家能从一个人的意义上去看待小平同志,所以他以“坚强”与“真诚”来阐述小平的性格特征,通篇没有拔高的语言,却有了高拔的精神。文莉既是词作的读者又是谱曲者,从她讲述的作曲过程中我们或许能够进一步加深对歌曲《永远的小平》的理解。她将作品分为三大块,开头概述,中间叙述,结尾则缅怀。开头的短短四句概括了小平接近一个世纪的一生,作曲既要体现出“闹革命”的历史长河,又要有小平亲民的情感,于是她以非常干净的女声合唱,在引子的序曲里用了老民俗音乐似曾耳熟的曲调唤起亲切感,但到“走过了长征又设计了新长征”的“新长征”之处又要体现与新时代的接轨,文莉采用了小调转大调的写作手法将老民歌带回的久远年代衔接转换到改革开放的恢弘气象。在中间叙述部分,她一反常规做法,采用副歌高潮部分的写法,起始就以大调表现“小平是个坚强的人”。小平是个说真话办实事的人,他说话向来没什么文学的修饰,无论是“发展就是硬道理”还是“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而且词作也是先有结论再阐述,那么从旋律的角度也就不能遮饰,应该用音乐大声而直截了当地说出“小平是个坚强的人”,这样才符合人物性格

摄影作品《惑》

红原采风,藏族女孩偶然走进镜头

2004年7月15日,袁文莉接到深圳市福田区政府组织的赴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捐资助学活动的邀请,听说阿坝州的风光具有梦幻般的色彩,在出发的前一天特地买了一台数码相机,并经人指点学会了使用。

第二天,袁文莉就与同伴们一起走进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下辖的红原县。“我对这片当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之地肃然起敬,雪山草地和藏族风情都化作我心地最美的音符,仿佛生命也因此而升华。”

18日中午,当采风途中稍事休息的同伴正纷纷登车准备继续上路时,袁文莉被不远处一位迎风走来的藏族小女孩所吸引,女孩嘴唇轻合,眉头微蹙,脸颊上有两抹鲜艳的“高原红”。她从女孩的脸上读出了藏族人的倔强,特别是女孩清澈、明净而又充满困惑的眼神深深地震撼了她。“我连忙拿出照相机来,顶着朔风,跪在湿地上不停地拍摄起来,希望能把这张稚嫩、有如天使般的脸,永远定格在相机里。”

拍摄后,袁文莉从车上拿出了苹果、饼干给女孩吃,女孩却呆呆地看着食品。袁文莉从向导口中才得知女孩不知道苹果、饼干是可以吃的食物时,她的心久久难以平静———同在一片蓝天下生活,为何有如此大的反差?心潮起伏的袁文莉,回到深圳市后,很快将照片整理出来,再次回想起与女孩的奇遇,对女孩的身份产生了强烈的好奇:这个女孩是谁,她在做什么?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袁文莉为这组照片中的一张取了个谜一样的名字:《惑》。许多朋友都建议她拿这张照片去参加中国摄影家协会索尼(中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自有我主张”索尼Cyber-shot数码摄影大奖赛。“对自己的照片没有信心,自己连一个摄影爱好者都算不上,能够获奖吗?”

意外得奖,雪山草地艰难寻找画中人

亲眼见到小女孩的贫穷,袁文莉脑海中经常会浮现出女孩的身影。她萌发了要找到女孩,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的想法。

颁奖活动结束后,她赶到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红原县政府。红原县委对此事非常重视,责令宣传部派出懂藏语的干部阿格多负责此事。在离县城100余公里的麦洼乡色地镇开展寻找活动。

时间一晃半年过去了,寻找女孩已到了2005年1月。红原县是阿坝州海拔最高的县,气候异常寒冷,恶劣的天气再加之春节临近,给寻找小女孩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阿格多把寻找的重点放在两个乡的学校,但当他匆匆赶到学校时,学校已因天气寒冷放假了,因而第一次寻找无功而返。

按以往的惯例,从1月下旬开始,红原县工作人员由于气温太低开始休假,一直到3月下旬才上班。但是,好心的人们并没有中止寻找工作,县委宣传部把女孩的照片打印了无数张,在全县范围内展开了寻找女孩的爱心行动。1月底,终于从色地乡传来了令人兴奋的消息———照片上的女孩找到了。

几乎就在县里找到藏族女孩的同时,袁文莉与藏族司机恩波也打听到了照片上的女孩。她们在寻找出行的那天,一场少有的大雪使气温降到零下30摄氏度。由于视线模糊,他们的车陷进了路边的沟里,在路人的帮助下才摆脱困境。

“当时又冷又饿,我们发现坡上有一间小木屋,我就和司机去讨老乡的酥油茶喝,在品酥油茶时,我拿出那张藏族女孩的照片给女主人看,问她认不认识?女主人看后,大吃一惊说,照片中的女孩正是她的外甥女诺日则旺姆!”

经女主人介绍得知,诺日则旺姆家在红原县色地镇三村,女孩1998年7月出生,现就读于色地乡小学学前班,诺日则旺姆的父母都是色地乡牧民,诺日则旺姆还有一个比她小4岁的弟弟。

由于诺日则旺姆的家在色地乡的一个偏远的村寨里,距乡政府所在地尚有60余公里的路程。而当时风雪太大,气候十分恶劣,越野车无法开进去,袁文莉只得将自己尽早见到藏族女孩的渴望深藏在心底。

虽然暂时没有见到诺日则旺姆,但袁文莉却已下决心要把诺日则旺姆转到学习条件较好的红原希望小学读书,让她接受更好的教育。她立即与红原希望小学取得联系,请求校方批准诺日则旺姆在春节后的新学期到那里上学,而诺日则旺姆全部的书学费均由自己承担。

袁文莉的这一美好愿望再次得到了红原县委宣传部部长杨芳的大力支持,2005年2月2日,杨芳得知这一消息后,迅即与红原县教育局联系诺日则旺姆的上学事宜。

实现梦想,要用镜头向更多的人展示西部

南国春早。刚刚在深圳家中过完春节的袁文莉就得到来自红原的消息:诺日则旺姆到红原希望小学上学的事情已经办妥。

诺日则旺姆一家靠养120头野牦牛和7匹马过活,年收入只有2000多元,因为家里太穷,父亲诺日泽让只想让女儿念到学前班就休学去放牧。诺日则旺姆的父母做梦也不曾想到,好事会降临到女儿的头上,“小旺姆遇到了贵人,她的命运发生变化了,可以安安心心地读书了。”诺日泽让高兴地对杨芳说:“这样一位心如菩萨的好人,我无论如何也要见她一面!”

对袁文莉来说,过去的许多事情像浮云一样掠过,惟独红原的记忆在她脑海中却是那么深刻。她一日不停地想象着诺日则旺姆在红原草原上的情况,在得知关于诺日则旺姆的消息后,她兴奋不已,快速安排好手中急需处理的事情之后,便心急火燎地向红原飞去。

阳春三月的深圳市是花红柳绿,川藏高原依然寒风刺骨。2005年3月20日上午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却成了欢乐的海洋。从红原县城中心到红原希望小学长达两公里的大路两旁,聚集了638名身着盛装的藏族学生,载歌载舞尽情地表达着对远方客人最真挚的谢意。

10时,袁文莉和朋友一起来到红原希望小学,师生们手捧哈达,以最隆重的礼节迎接尊贵的客人。学校操场临时搭成的主席台上,《惑》被放大成一张巨型照片,照片中的诺日则旺姆微蹙双眉,乌发纷飞,脸颊上飞着两片“高原红”,最撼人心魄的是那两只眼睛,睁得大大的,流露出对现实的困惑和对未来的渴求……看到这一幕,袁文莉的眼睛湿润了。

上午11时,捐赠仪式开始。面对638名眼里充满向往的藏族孩子们,袁文莉深情地说道:“是照片上这个名叫诺日则旺姆的女孩给了我一个梦想,而我今天也正式给她一个梦想,我要帮助她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此时,我只想告诉大家,摄影让我快乐,而爱心让艺术永恒。我衷心地祝福小诺日则旺姆还有所有在场的藏族小朋友们健康幸福地成长,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见到女儿的恩人,跟女儿一样也是第一次来到县城的诺日泽让激动地拉着袁文莉的手,说不出话来。为了感谢袁文莉对女儿的关爱,诺日泽让在捐赠仪式上向袁文莉回赠了一幅唐卡,他对袁文莉感激地说:“唐卡能给人带来吉祥,愿我们全家送给你的唐卡保佑好心的你一生平安!”

3月21日,诺日则旺姆开始正式寄宿在学校,同住的是11个六年级的大姐姐。

笔者后来得知,在资助诺日则旺姆之前,袁文莉已经在红原希望小学四年级和五年级捐助泽让多尔吉、拉木措、求吉尼玛、德吉措姆4名藏族学生。

而且,从第一次红原之行回到深圳市后,她就不停地向朋友们推荐和游说,希望大家也加入到资助藏族学生的行列中。袁文莉的爱心深深影响着身边的朋友,朋友们在她再进红原与诺日则旺姆见面的时候,特地委托她帮忙寻找10名贫困学生,以便结为“帮扶对子”,帮助这些读不起书的孩子完成学业。

“资助诺日则旺姆,或者资助泽让多尔吉、拉木措、求吉尼玛、德吉措姆4个孩子,并不意味着捐助活动告一段落,而恰恰是开始。同时,我也感到个人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我今后更应该做的是端起相机,通过自己的镜头,向更多的人展示西部、展示高原这片土地上需要帮助的人们。因为奉献爱心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参与!”袁文莉说

专辑《天籁童心》

她在西部歌声中寻找大爱

三万朵莲花绽放在你的天空,三万支歌谣吟唱着你的圣洁,三万轮太阳照耀着你的辉煌……

这首清澈明净的《阿里之约》如今是在西藏阿里地区播放率最高的歌曲之一。歌中那种辽阔高远、空灵圣洁的气质让听者觉得它必然出自一位对西部高原有着切身体验与深厚情感的人之手。让很多人想象不到的是,这支大开大合的恢弘曲调竟然出自南山区的一位年轻女作曲家之手,她就是曾以《永远的小平》、《亲亲祖国》、《誓言》等作品引起音乐界广泛关注的作曲家文莉。

文莉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曲者,而且是一位钟情于西部之声的热心采风者。她多次深入藏区,通过手写记谱和录音采集,记录保存了无数珍贵的原生态声音,并将它们传播到更广阔的地方。在文莉和她朋友们的推动下,一张收录了14首藏族盲童歌声的原生态专辑《天籁童心》即将出版发行,另一张汇集贵州民歌的专辑《美丽的家》也已具备雏形。这些插上翅膀的西部歌声,让文莉的艺术梦想终于成真。

歌行路上,爱在心中

坐在记者面前的文莉神情淡定,语气从容。上个月,她刚刚从阿坝县藏区归来,这个月,她又将踏向通往西部的行程。文莉和西部结缘的时间并不长,然而就在短短的两三年间,她已经先后去了两次西藏自治区、八次阿坝。每一次西行路上,文莉不是在搜集音乐,就是在创作音乐,不是在收获爱,就是在付出爱。歌行路上,爱在心中,这就是文莉钟情于西部的缘由。

有一个发生在文莉身上的故事,尽管它已经过去两年时间,然而鉴于它对文莉“西部情结”的重要影响,我们还是不得不提。那是发生在一张名为《惑》的摄影作品背后的往事。两年前的那个夏天,文莉前往阿坝县采风,途经著名的红原大草原时,一个小小的身影闯进了文莉的视线。这位藏族小姑娘微蹙双眉,乌发纷飞,小脸被凛冽的高原风染得通红。文莉不禁举起相机,拍下了这个意味深长的镜头。在照片上,小姑娘的眼睛里流露着一丝对山外世界的惶惑,因此文莉把这幅照片命名为《惑》。

文莉回深圳市后不久,这张名为《惑》的照片在一次全国性摄影大赛上竟摘取了最高奖。当文莉捧到证书和奖金的那一刻,她萌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找到那个小女孩,并用奖金资助她读书。当委托阿坝当地朋友多番找寻未果后,文莉决定亲自去寻访这位小女孩。她再进藏区的时候,正是冰天雪地之时,人迹罕至的大草原上处处隐藏着被困的危险。然而,文莉心意已决,她在一名藏族司机的引导下踏上了寻人的路程。

茫茫雪原,寻一个不知名字的小姑娘谈何容易。文莉和司机依稀辨认着被雪覆盖的道路,以免陷进路旁松软的草地。一路上车轮不停地打滑,发动机多次熄火。由于视线模糊,车还是陷进了路边的沟里,文莉和司机在齐腰深的雪地里无助地等待。一直等到路人的帮助,才摆脱险境。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文莉和司机几乎要“踏破铁鞋无觅处”之际,他们偶然进入路旁的一个游牧民族的小木屋休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拿出《惑》那张照片让木屋的主人辨认,结果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女主人竟然正是照片中小女孩的姨母。那个小女孩叫罗珍旺姆,正处在失学的边缘。“这样的奇妙经历也许就是我和罗珍旺姆的缘分”,文莉对记者说。

冰融雪化之时,文莉终于见到了她苦苦寻找的照片中人。在她的资助下,罗珍旺姆在红原县希望小学继续了她的学业。此后,文莉就与藏区结下了不解之缘。这里的孩子们让文莉牵挂,她先后资助了五个孩子上学,并和孩子们保持着密切的书信交流,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上个月到阿坝的时候,她再次见到了这些可爱的孩子们,跟他们一起聊天、唱歌,走的时候孩子们都哭了。

这里的音乐也让文莉格外着迷,她和朋友一起去寻访羌族的老歌王,聆听藏族多声部组合的奇妙合唱,她细心地把那些美妙的音乐都记录下来,自己的创作也因此吸收了更多纯真的营养。在文莉写给罗珍旺姆的那首歌曲《你是我的牵挂》中,也许最能窥到文莉对那块高原土地的深厚感情:“轻轻地走近格桑花,激动的温情把你天真融化,血脉里流着你沉默的表达,你是我今生长久的牵挂!”

深入藏区采撷天籁之声

在对文莉的采访中,记者有幸先听为快,聆听了文莉即将推出的藏族盲童原生态歌集的小样。当那些无比纯净的声音从唱机里放出来的时候,记者霎时仿佛被一种神奇的力量击中了,那是完全可以称之为天籁的嗓音,带着高天厚土的气息和莫名的神圣感。完全想象不到,声音美得如此惊人的唱片竟然是文莉用一支录音话筒在拉萨市一间破旧的地下室里采录到的。

对这张采风录音唱片,作为制作人的文莉比对自己的个人作品集还要看重,这不仅是因为唱片里饱含着她曾为此付出的心血,更因为那些声音里有着文莉最珍视的音乐价值,她所竭力记录并传扬的,乃是民族文化的“声音化石”。

文莉对这块音乐宝藏的发现,得益于深圳市名人王石的推荐。今年5月,在王石的个人摄影展上,当王石听说文莉将去西藏自治区采风时,他便建议文莉到拉萨后去那里的西藏盲童学校看一看,那里有一位叫丹增久美的孩子曾在王石他们面前一展歌喉,给王石留下过深刻印象。王石希望文莉从专业的角度判断一下丹增久美有没有更深的音乐潜质。

7月,文莉到了拉萨市,便去寻访到这所由德国盲女萨帕瑞娅创办的西藏盲童学校。在那里她听了丹增久美的

演唱。由于丹增久美正处在变声期,他的歌喉并没有给文莉带来太大的惊喜。然而,她却在这所只有数十人的学校里发现了更多的歌唱天才。这里几乎每一个孩子都能毫不羞怯地扯开他们未经污染的嗓音,一首接一首为文莉唱那些蓝天白云下的纯净歌曲。不事雕琢的歌声深深打动了文莉,她很快就决定要把这些天籁般的歌声录下来,带给内地都市里的人们听。

带着小小的录音机,文莉先后去了四次盲校。在学校的一个地下室里,文莉找来一些海绵,包裹在柱子上和墙壁上,经过这样简单的声学处理,就将这座地下室改造成了一个临时的录音棚。文莉把孩子们召集到一起,一遍又一遍地引导他们唱响那些动人的藏歌,其中有独唱、对唱,也有合唱。一位叫格桑扎西的盲童有着一副天赐的好嗓子,文莉让他一口气唱了七八首歌曲。为了帮格桑扎西找到节奏,又不影响录音的效果,文莉想出了一个独特的办法:找一台小音响播放伴奏带,然后把音响移到最角落的地方,调到最小声,格桑扎西凭着耳朵的天然敏感捕捉到了那种节奏,而伴奏声并未录进话筒。而是回到深圳市后才重新配上伴奏,格桑扎西对节拍的契合程度让录音师都称奇。文莉为自己这一“创举”小小骄傲了一把。

就这样,14首原汁原味的藏歌被记录在这张名为《天籁童心》的唱片中,很快就会有更多的人知道,原来拉萨市的盲童学校里蕴藏着那么多的歌唱天才,在高原上原来飘荡着那样天真无邪的歌声。此时的文莉既是记录者,也是传播者,她乐于做这样一名民族文化交流的使者。

放慢脚步触摸音乐之魂

在文莉一次西部之旅上路之前,朋友王石送给她一句话:“放慢脚步,等待灵魂。”这句话让文莉感触颇深,成为她最珍视的一句格言。文莉喜欢在路上寻找音乐的感觉,她说:“当你进入果园的时候,如果光是为了摘果子,那生活就乏味多了,其实重要的是寻找那些果子的过程,那才是幸福的。当我在路上行走的时候,身边的每一棵青草、每一声鸟鸣交织出来的信息都能带给我新鲜的感受。每一张老人的笑脸,每一位中年男子的惆怅,都可以写成一首歌。”

文莉创作的秘诀就在路上、在西部那湛蓝纯净的天空下。在深圳,文莉喜欢简单、纯粹的生活,读书、创作、录音、会友。然而,她仍然觉得城市生活貌似热闹丰富,实际上呈现出华丽的苍白,对于艺术创作来说感受面偏窄。为了看到更多的元素,文莉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踏上采风之旅,与那些朴实的劳动者一起吃、一起交流、一起生活。文莉感慨地说,当她身处于高原之上时,那一马平川、天高云淡的感觉马上会让人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她站在天地中间,张开双臂,深深呼吸,泪流满面,是高原给了她勇敢和坚持,也给了她创作的冲动和源泉。

踏足西部的旅程不会总是一帆风顺。有一次她随一支团队翻越川西高原上的鹧鸪山。在山腰的一处平台上,她发现了一处美景,坚持留下来拍了几分钟照片。此时,前面传来轰隆隆的声音,巨大的泥石流倾泻而下,如果他们没有停留的话,那将正是他们身处的地方。经历了如此的生死大限,让文莉的人生观更纯粹、更达观了。她更坚决地放慢了自己的生活脚步,用心去触摸音乐的魂魄。

在文莉看来,在她如今的音乐创作中,作曲技法已经不是问题,而是要看自己是否有很好的音乐语汇和深的思想,就好像优秀的歌唱家从来不需要考虑发声位置一样。创作的灵感取决于是否能仔细观察生活,偶有一得,则轻轻一笑。而作品的分量则取决于内心的力量、心胸的宽度和高度。当别人称她为“美女作曲家”时,文莉既不在意,也不介意,她从来没想过自己的性别身份问题,因为她早已超越了日常生活,超越了小女人的婉约情调,她的音乐从来不做小文章。

文莉对西部音乐的探索不仅结出了《天籁童心》这样的硕果,而且还制作了藏族同胞姐妹哈拉玛组合的专辑,写出了《阿里之约》、《牦牛》这样的好歌。赴贵州省采风的经历也催生了一张名为《美丽的家》的贵州民歌专辑,在专辑中,宋祖英尹相杰等著名歌手分别演唱了文莉创作的《美丽的家》、《笑笑歌》等作品,阎肃等老一辈词作家也与她展开了合作。文莉的西部音乐之路正在越走越宽,她在西部歌声中寻找着无言的大爱。

参考资料

文莉.酷狗音乐.2024-02-10

[半边天]寻找画中人:音乐才女与藏族女孩的故事.央视网.2024-02-10

拍藏族小姑娘获大奖 女艺术家情洒高原.荆楚网.2024-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