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冯端

冯端

冯端(1923年6月11日-2020年12月15日),出生于苏州市,毕业于中央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院士,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42年,冯端考入中央大学。1946年,冯端毕业后留校任教。1949年,中央大学更名南京大学后,冯端历任物理系副教授、教授、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等。1973年,冯端提出在人工微结构晶体中实现和验证“非线性光学准位相匹配”理论。同年11月,冯端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1980年,冯端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1984年至1988年,冯端被任命为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第一任院长。1985年起,冯端任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任。1992年起,冯端任中国科学院数理部常委兼副主任。1993年,他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院士。1995年3月,冯端访问了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密西根大学等学校,并应邀作学术报告。2020年12月15日19时41分,冯端在江苏南京市去世,享年98岁。

冯端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研究,是中国晶体缺陷研究的先驱之一,在激光晶体聚片多畴、纳米调制结构和金属超晶格等方面取得了独创性成果。在立方晶系难熔金属内位错的研究中,合作发现了浸蚀法位错线成象规律;在复杂氧化物晶体内的缺陷与畴界问题研究中获多项重要成果。主编了《金属物理》等专著。曾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陈嘉庚数理科学奖等多项重要科技奖励。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23年6月11日,冯端出生于苏州市,籍贯绍兴市,一周后起名,适逢端午佳节,父亲冯祖培便为他取名冯端。1934年,冯端考入江苏省苏州中学校。冯端读苏州中学时,就读中央大学的长兄冯焕常买科普读物送给他,使他对科学产生了兴趣。受其启发,冯端养成了爱好读书和独立思索的习惯。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苏州沦陷,冯端跟随家人去了福州永安县,与父亲团聚。次年9月,冯端就读迁至沙县区的福建省立福州中学,在这里,冯端积极参与学校所组织的课外活动,他的第一篇论文《虚数》也是发表于此。

1942年,冯端考入中央大学(现为南京大学),系统学习物理知识。大学期间,冯端还选修法语德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学了俄语,加上之前掌握的英语,数门外语为他日后的科研与教学奠定了扎实基础。

教研经历

1946年7月,冯端毕业于中央大学理学院物理系,获学士并留校任教。1949年中央大学更名为南京大学后,历任物理系副教授、教授及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系博士生导师。20世纪50年代,冯端开始进行金属物理学的研究。70年代中期,冯端开始激光与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研究。1973年,冯端提出在人工微结构晶体中实现和验证“非线性光学准位相匹配”理论。1980年,他与合作者在实验上首次全面验证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尼古拉斯·布隆伯根(Nicolaas Bloemgergen)提出的理论设想,实现了倍频增强效应。同年11月,冯端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

1984至1988年,他担任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1984年,冯端投资建立了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实验室,成为中国第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第一批国内外开放的实验室。同年,冯端赴美国参加国际绝缘晶体缺陷会议,并作特邀报告。次年起,他任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任。20世纪90年代,冯端和严东生院士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八五”国家攀登计划项目“纳米材料科学”。1992年起,冯端任中国科学院数理部常委兼副主任。同年,冯端参加在法国南特召开的第二届国际畴结构会议,并应邀作报告。1993年,他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院士。1995年3月,冯端访问了芝加哥大学美国西北大学密歇根大学、马利兰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纽约州立大学阿尔班尼分校、布法罗分校等学校,并应邀作学术报告。

人物逝世

2020年12月15日19时41分,冯端于南京去世,享年98岁。

个人生活

冯端家中有兄妹四人,冯端是家中最小的,长兄冯焕为东南大学名誉教授;二哥冯康应用数学和计算数学家,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姐姐冯慧是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姐夫叶笃正是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5年4月1日,冯端与南京市三女中语文老师的陈廉方缔结良缘,在以后的日子里,文学造诣颇高的冯端给太太写下了不计其数的情诗。

亲属关系

信息来源: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1959年,冯端开始对钼、钨、铌等难溶金属中的位错结构进行系统研究,在《物理学报》《中国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发展了利用侵蚀法观测位错的技术,澄清了立方晶系结构的金属中的位错结构,同时主持撰写了中国该方面第一本专著《金属物理》。60年代末,冯端以金属材料缺陷为主要研究对象,借鉴国际上刚问世的电子轰击熔炼技术,设计并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电子束浮区区熔仪,制出钼、钨单晶体,为中国国防工业作出重要贡献。

20世纪70年代,冯端在X射线衍射貌相、电子显微镜观测技术和成像理论的基础上,他系统研究了晶体中的位错等多种缺陷的类型、分布及其起源,提出了在晶体生长中避免和控制缺陷的方案,大幅提高了晶体质量和器件性能。除此之外,在相变物理方面,冯端也有许多重要发现,直接为解释相变结构变化特征和缺陷在相变中的行为提供了直观信息,对发展铁电相变的微观理论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成果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980年,冯端基于对铌酸锂晶体铁电畴的深入探究,掌握了制备具有周期性畴结构的晶体生长技术。他与合作者一起制备了周期为微米量级的聚片多畴铌酸锂晶体,在实验上首次全面验证了诺贝尔奖得主布鲁姆伯根(N.Bloembergen)关于非线性光学的准位相匹配理论,实现了铌酸锂晶体的倍频增强效应,从而在国际上领先开拓了非线性光学晶体微结构化这一新领域。1986 年,发现高临界温度超导体以后,冯端组织骨干力量,对其结构、缺陷和相变进行了全面研究,利用高分辨电镜术获得了钇钡铜氧超导体中有序空位的间接象,发现其位错沿攀移面分解的证据,观测了铋锶钙铜氧超导体的多种非公度调制结构,a—b互换造成的扭转界面,确证了铊钡铜氧超导体中存在的一种新型面缺陷。20世纪90年代,冯端和严东生院士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八五”国家攀登计划项目“纳米材料科学”,开创纳米科学技术领域国家级科研项目之先河。

科研项目

信息来源:

发表论文

冯端在《物理学报》《中国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发展了利用侵蚀法观测位错的技术,澄清了立方晶系结构的金属中的位错结构。1963年,冯端、闵乃本等相继在《物理学报》发表题为“浮区熔炼法制备钼单晶”“钼晶体蚀坑的研究”“蚀刻揭示的钼晶体中位错线和位错网络”的论文。1965年,冯端的论文“晶体生长过程中晶格缺陷的形成”刊登在《南京大学学报》。1980年,冯端、闵乃本于《应用物理快报》发表论文“周期性层状畴增强铌酸锂晶体的二次谐波产生”。1982年,冯端在《物理学报》发表了“Ba2NaNb5O15 和 LiNbO3 中铁电相变的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铌酸锂中 {100} 铁电畴壁的高分辨电子显微镜研究”等论文。1986年,冯端、王文申、邹群和耿照华的论文“调制结构生长的钽酸锂晶体研究”发表在《晶体生长杂志》。1988年,冯端于期刊《物理状态(a)》相继发表“室温下 NaNbO3 中的相和畴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NaNbO3 中顺电 - 铁电相变的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 KNbW2O9 中的 α-β 相变”等论文。

出版著作

信息来源:

人才培养

冯端先生不仅是南京大学晶体物理和凝聚态物理的学术带头人,也是南京大学整个物理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冯先生关心学科的整体发展,从战略方向上为实验室掌舵,每当国际上在该领域有新的研究方向出现时,他不但能够敏感地抓住这些前沿的研究,而且还亲自组织实验室和物理系的同仁们开报告会相互交流并发动有兴趣的老师投入这些最新的前沿研究。在高温超导体、超晶格研究、团簇研究、纳米材料等研究中,冯端先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功能材料研究建立在调控人工微结构的基础之上。冯端先生还创建了“大师+团队”的人才培养模式,他是重视与培育人才的伯乐,胸襟开阔地团结大家不断开拓创新,从而奠定了南京大学物理学科数十年辉煌的基础,为南京大学物理学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贡献。

冯端先生十分关心和支持凝聚态理论的学术梯队建设和年轻人才的成长,熊诗杰董锦明邢定钰等教授形成了第二代学术梯队,王炜、马余强、王强华、李建新、王伯根、盛利等教授形成了第三代学术梯队,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得到过冯端先生的指点和提携。20世纪80年代末,物理系半导体专业还没有博士点。冯先生选聘了几位半导体专业的中青年教授作为他的副导师,先后培养了姜建功、瞿学选、徐骏和张荣等多位优秀博士研究生,为1993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半导体物理与半导体器件物理”博士点打下了基础。

社会任职

仅收录部分,信息来源:

获得荣誉

信息来源:

人物评价

冯端是中国金属物理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在晶体缺陷、结构相变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准位相匹配、纳米结构与纳米材料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以金属物理、材料科学与凝聚态物理的科学著作闻名于世。(《光明日报》评)

冯端对中国科学发展作出了卓贡献:其科学工作跨越凝聚态物理学和材料科学两大学科,开创了功能材料的人工微结构化这一有重大科学与技术意义的领域;其科学著作,建立了新的学科体系,引导着一代学子的成长;其科学实践,对人工微结构材料与器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学术思想,为建立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派奠定基础。(中国科学院评)

读书,教书,写书,科研育人。短短总结,既是他的人生写照,也是他的十字箴言,他以自己博大的学识、创新的精神、勤奋的态度、伟大的成就、高尚的人格影响着一代代的学子。(全景科学家评)

相关著作

人物影响

冯端是中国晶体缺陷研究的先驱者之一,在国际上领先开拓微结构调制的非线性光学晶体新领域。由于其杰出贡献,2011年,经国际小行星4179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星紫金山天文台将国际编号为187709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冯端星”。

后世纪念

2020年12月20日,冯端的海外弟子组织了一场全球网上追思会,以此表达对冯端的哀悼与怀念。参加者主要是冯端的海外弟子及友人等25人。

参考资料

【光明日报】冯端:人生四境.中国科学院.2024-12-05

【中国科学报】冯端:穷理尽性皆为诗.中国科学院.2024-12-05

冯端简介.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4-12-05

98岁院士为妻子写了一辈子诗,这颗“冯端星”依旧闪耀!.荔枝网.2024-12-05

茫茫科海领航人——冯端先生.网易.2024-12-05

沉痛悼念!这位南大物理学泰斗走了,曾为妻写诗60多年,有颗小行星以他名字命名.文汇客户端.2024-12-05

冯端.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2024-12-05

以有涯之生逐无涯之知 | 访冯端先生.网易.2024-12-05

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冯端逝世,享年98岁.澎湃.

冯端院士逝世.光明新闻.2024-12-05

【中国科学报】冯门四杰传佳话.中国科学院.2024-12-05

【中国科学报】冯门四杰传佳话.中国科学院.2018-02-28

94岁院士给妻子写了60年情诗.凤凰网.2017-02-12

冯端(1923-):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1946年毕业校友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东南大学校友总会.2024-12-05

晶体物理研究奠基人冯端,是物理学家更是诗人教育家.百家号.2024-12-05

熵的世界(溯源探幽修订版)/物理改变世界.国家出版发行信息公共平台.2024-12-06

凝聚态物理学.下卷.Volume Ⅱ.浙江图书馆.2024-12-05

凝聚态物理学.上卷.Volume I.浙江图书馆.2024-12-05

溯源探幽:熵的世界.浙江图书馆.2024-12-05

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豆瓣读书.2024-12-05

材料科学导论.浙江图书馆.2024-12-05

冯端院士去世——这位物理学泰斗留下了他的诗书与传说.荔枝网.2024-12-05

金属物理学.第3卷,金属力学性质.浙江图书馆.2024-12-05

材料新星-纳米材料科学.豆瓣读书.2024-12-05

金属物理学.第四卷:超导电性和磁性/冯端等著;.江西图书馆.2024-12-05

晶态面面观 .豆瓣读书.2024-12-05

固体物理学大辞典.豆瓣读书.2024-12-05

放眼晶态之外:漫谈凝聚态物质之二.浙江图书馆.2024-12-05

晶态面面观:漫谈凝聚态物质之一.浙江图书馆.2024-12-05

半个世纪的科学生涯.豆瓣读书.2024-12-05

图书详情.浙江图书馆.2024-12-05

凝聚态物理学新论.浙江图书馆.2024-12-05

金属物理学.第二卷:相变/冯端等著;.广西图书馆.2024-12-05

金属物理学.第1卷,结构与缺陷.浙江图书馆.2024-12-05

X射线衍衬貌相学.浙江图书馆.2024-12-05

金属物理.下册.浙江图书馆.2024-12-05

金属物理.上册.浙江图书馆.2024-12-05

冯端先生对南京大学物理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巨大贡献.网易.2024-12-05

冯端:人生四境.中国科学院.2018-02-28

悼念冯端院士:长者风范,大师本色.百家号.2024-12-05

冯端传.浙江图书馆.2024-12-05

中科院院士、南大物理学院教授冯端逝世.百家号.2024-12-05

追忆冯端院士.南京大学.2024-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