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柏林日记

柏林日记

《柏林日记》是由美国记者威廉·L·夏伊勒撰写的书籍,记录了他1934年至1941年间在德国的见闻,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事件。书中包含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包括波兰战役冬季战争挪威战役、西线战役和英吉利空战等重大战役的信息。《柏林日记》被视为《第三帝国的兴亡》的姊妹篇,后者部分内容直接来源于此书。

作者简介

威廉·L·夏伊勒(William L. Shirer),芝加哥出生的记者、新闻分析员和世界现代史学家。他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担任战地记者期间,报道了纳粹德国从兴起至灭亡的过程。威廉·夏伊勒还著有多部关于欧洲政治、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书籍,以及三本小说。他的作品《第三帝国的兴亡》广为人知,而《柏林日记》则是他的成名之作。英国历史学家特雷弗·罗珀曾赞誉夏伊勒为“活着的证人能够与史实结为一体的”杰出历史学家。

作品内容

《柏林日记》通过夏伊勒的视角,展现了20世纪30年代欧洲的政治局势和社会风貌。书中不仅记录了夏伊勒亲身经历的事件,如协和广场暴乱、德国奥地利的合并、捷克斯洛伐克的分裂,还包括了纳粹德国的政治生活细节。威廉·夏伊勒以新闻记者的身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战事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尽管他并非军事专家,但在战略问题上有独到见解,其敏感性和预见性常常让人赞叹。书中关于阿道夫·希特勒的内容尤为珍贵,夏伊勒凭借多年的驻柏林经验,对希特勒的政治活动和个人生活进行了深入的描绘。

出版背景

大多数日记通常不是为了出版而创作,它们更倾向于个人隐私和真实性。然而,《柏林日记》并不是这种类型的日记。夏伊勒明确表示,这本书的部分内容是为了将来有可能出版而记录的。他强调,这不是出于对自己或个人生活的兴趣,而是因为他有机会对欧洲事务进行每日的、现场的记录。威廉·夏伊勒指出,当时的欧洲正处于痛苦之中,并且正在不可避免地走向战争和自我毁灭。因此,除了特殊情况之外,这本书的主题不仅仅是作者本人,更多的是他作为一个旁观者,观察到了欧洲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如何疯狂地走向战争之路。夏伊勒在德国及其周围地区度过了大部分时间,他见证了欧洲民主国家的衰落,以及阿道夫·希特勒如何以一种玩世不恭、粗鲁野蛮、坚定果敢的方式行动,最终导致第三帝国成为了欧洲大陆的军事统治者。夏伊勒对这些事件进行了逐日的记录,但由于某些原因,他的一些原始记录已经丢失,还有一些被他销毁,以防落入盖世太保手中。尽管如此,他的大部分记录和所有的广播稿都被他偷偷带出了德国。在必要的时候,他会根据记忆重新回忆当天的事件,尽管他知道这种方法可能存在缺陷,但他坚持保持绝对的诚实。此外,为了避免暴露身份,威廉·夏伊勒在书中使用了一些假名来指代德国境内的人物。

作品影响

《柏林日记》在美国首次出版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部作品不仅是夏伊勒职业生涯的重要基石,也是研究二战史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夏伊勒以其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生动的欧洲社会图像。他在书中不仅批判了反犹太主义和纳粹政权,也批评了其他国家在面对纳粹威胁时的软弱无力。夏伊勒的文笔流畅,叙述客观,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战争前奏(1934.1.11—1939.9.1)

一九三四年(1.11—12.2)

一九三五年(1.14—12.30)

一九三六年(1.4—12.25)

一九三七年(4.8—12.25)

一九三八年(2.5—12.26)

一九三九年(1.11—9.1)

第二部分 战争(1939.9.1—1940.12.13)

一九三九年(9.1—12.31)

一九四零年(1.1—12.13)

译后记

参考资料

柏林日记.柏林日记.2024-09-07

柏林日记.豆瓣读书.2024-09-07

柏林日记.读书网.2024-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