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舰上攻击机
天山舰上攻击机(日本海军编号B6N,盟军代号“Jill”)是日本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以取代九七式舰上攻击机为目标,由中岛飞机公司开发的舰载鱼雷轰炸机。主开发者为松村健一,于1943年(昭和18年)正式量产。由于其长时间的开发、缺乏经验丰富的飞行员以及美国海军在其投入使用时已取得空中优势,天山舰上攻击机未能充分展现其战斗潜力。
概括介绍
天山舰上攻击机为日本海军为了取代九七式舰上攻击机下令中岛飞机公司开发的舰上攻击机。主开发者为松村健一,主要任务为搭载鱼雷对舰攻击,于1943年(昭和18年)正式量产。
飞机简称“B6N”,盟军内部代号为“Jill”。
昭和14年(1939年)日本海军对中岛飞机公司下达九七式舰上攻击机后继机的开发命令。这款军方内部代号“14试舰上攻击机”的机种要求要有最大速率达463km/h、续航力3330公里并能搭载重型鱼雷和符合现有空母的操作规格,这点对当时日本的飞机工业而言是相当困难的任务。
为了符合海军需求,中村健一所领导的研发团队的解决方式为采用大量研发中的装备;并在昭和15年(1940年)5月完成基本设计,中岛公司将他们当时开发中的‘护’引擎装设到新飞机上,使用层流翼提高飞行速度及延伸航程,为了符合航空母舰操作便利性采用了折叠机翼以及前倾的垂直尾翼,不过为了速度及航程需求,本机没有安装自封油箱以及防弹装甲。
天山原型机于1941年3月14日试飞成功。就飞行性能而言,天山的数据表现与当时日军主力九七式舰上攻击机相比最大速度高出93公里,航程增加了50%,也优于美国同时间开发的TBF复仇者;但是采用了太多不成熟科技后续问题却接连而来。首先发生问题即为高出力发动机,由于发动机转距过大导致飞机飞行时会向左偏移,为了解决此点中岛将垂直尾翼往左边偏2.2度让飞行得以安定;除了飞行偏移问题以外,燃料槽改造以及鱼雷发射装置的修正(天山的机腹挂架装置在中心线偏右30厘米,因此发射装置也要重新修正)皆使得天山原型机的测试时间不断延长。
此外,飞机过重也是延后配发的主因,由于天山的全备重量(5200公斤)超过以往日本航舰采用飞机,降落实验时拉断了航舰的拦截索,还因为过重无法从飞行甲板起飞必须加装助推火箭才得以解决(日本直到战争结束前都没有研发出航舰用弹射器);这些外在硬件问题解决时已经是昭和17年(1942年)末,相关测试结束日本海军决定正式量产天山已经是昭和18年(1943年)8月。
天山的问题并未随着量产解决,由于上方排气管排气管设计不佳无法完全排焰,在夜间降落时很容易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导致降落失败,且主起落架侧面强度不足,轰炸攻击后为了甩掉敌机所使用的侧滑飞行容易使垂直尾翼损坏,中岛快速的解决这些设计问题;但是发动机在燃料消耗表现上过于差劲,使得实用航程仅有海军要求的一半(1745公里),此外引擎设计不良导致高热和震动问题影响天山的高速表现,中岛方面虽然有提案说换装为‘荣’‘誉’引擎,但是由于这些引擎的产量已经饱和,最后海军决定将发动机改为"火星"发动机,而发动机更换之后才根本解决了天山的航程问题。
被约克城号航空母舰5高射炮击落的天山,1943年12月4日天山正式参与的大规模空战是1944年的菲律宾海海战,当时第一机动舰队上的鱼雷强击机都已经更换为天山。但是在驾驶员经验不足加上美国军队舰队防空网的强大拦截能力下,整场战役天山并未给美军舰队打击,还因为缺乏防御设备而损失惨重。
同时间,部署在陆上基地的天山参加了台湾冲航空战,面对美军优势防空力量下仅能使用单机低空夜间鱼雷攻击。同样的也未给美军舰队打击。
由于战局整体趋于劣势加上航空母舰损失尽,1945年后天山仅部署在陆上基地并用于自杀特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军空中技术情报中心使用掳获的天山进行试验天山原型机(B6N1):引擎为中岛‘护’11型(输出功率1870匹马力),采用四叶定速螺旋桨,生产两架
天山舰上攻击机11型(B6N1):天山第一款量产型,生产135架
天山舰上攻击机12型(B6N2):天山的主要量产型,采用三菱‘火星’25型发动机(输出功率1850匹马力)
天山舰上攻击机12甲型(B6N2a):火力强化改良型,将机背机枪更换为13毫米机枪,另外此款机型约三分之一的数量装设了空六号机上雷达
B6N3 天山舰上攻击机13型原型机: 引擎更换为‘火星’25丙型发动机(输出功率1850匹马力),为了适应陆上基地操作环境修改起落架,生产两架
总生产量: 1,274架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