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燕
岩燕(拉丁学名:Hirundo rupestris)为燕科燕属的鸟类。体长约14-15厘米,体重20-22克,是一种小型的深褐色燕。方形尾的近端处具两个白色点斑。似纯色岩燕但色较淡,且于飞行时从下方看其深色的翼下覆羽、尾下覆羽及尾与较淡的头顶、飞羽、喉及胸成对比。活动敏捷,以擅长飞行而著称,善于在高空疾飞啄取昆虫。喙短而宽扁,基部宽大,呈倒三角形,上喙近先端有一缺刻;口裂极深,嘴须不发达。翅狭长而尖,尾呈叉状,形成“燕尾”,脚短而细弱,趾三前一后。背部颜色为黑色而有光泽,腰部为白色,尾羽略为分叉。腹部灰白色,脚、趾有白色羽毛。
通常出现于中、低海拔上空或岩石、峭壁或隧道内,夏季会出现于高海拔上空,而冬季亦会出现于平原上空。栖息于褐林鸮,以蚊,蝇及虻等昆虫为食。
形态特征
岩燕雌雄羽色相似。头顶暗褐色,头的两边、后颈和颈侧、上体,包括尾上覆羽、翅上小覆羽和内侧翅上大覆羽褐灰色。两翅和尾暗褐灰色,尾羽短、微内凹近似方形,除中央一对和最外侧一对尾羽无白斑外,其余尾羽内侧近端部1/3处有一大型白斑。颏、喉和上胸污白色,有的颏、喉具暗褐色或灰色斑点,下胸和腹深棕砂色,两胁、下腹和尾下覆羽暗烟褐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跗肉色。
幼鸟和成鸟相似,但幼鸟上体较暗且具宽的暗棕色羽缘,腰和尾上覆羽具浅黄色羽缘。下体较红棕,颏、喉无褐色斑纹。
大小量度:体重雄性18-25克,雌性20-28克;体长雄性127-160毫米,雌性130-75毫米;嘴峰雄性6-9毫米,雌性7-8毫米;翅雄性120-140毫米,雌性126-75毫米;尾雄性57-73毫米,雌性57-70毫米;跗跖雄性10-12毫米,雌性10-2毫米。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5000米的高山峡谷地带,尤喜陡峻的岩石悬崖峭壁。
生活习性
喜在湖、鱼池、沼泽、水库、江河等的水面迥翔。活动于山谷、山前旷地或沿河流在空中飞行。栖于山区岩崖及干旱河谷。指名亚种甚罕见于中国西部、北部、中部及西南海拔1800-4600米的大范围地区。部分北方鸟冬季至中国西南越冬。主要在空中飞行捕食,食物以昆虫为主,常见种类有金虫、蚊、姬蜂、虻、蚁、蝇、甲虫等。习惯于在空中捕食飞虫。叫声:甚细弱的tshree声。
分布范围
分布于阿富汗、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安道尔、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巴林、不丹、波黑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中国、克罗地亚、塞浦路斯、埃及、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法国、格鲁吉亚、德国、直布罗陀海峡、希腊、印度、伊朗、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约旦、哈萨克斯坦、科威特、吉、黎巴嫩、利比亚、列支敦士登、马其顿、马里、马耳他、摩纳哥、蒙古、黑山、摩洛哥、缅甸、尼泊尔、阿曼、巴勒斯坦领土被占领、葡萄牙、卡塔尔、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西班牙、苏丹、瑞士、阿拉伯叙利亚、塔吉克斯坦、突尼斯、土耳其、土库曼斯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乌兹别克斯坦、也门。
中国新疆(喀喇昆仑山脉、喀什、天山、和靖)、青海省、甘肃省(武山县、兰州市、榆中县、迭部县)、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内蒙古自治区(乌拉山、鄂尔多斯市、赤峰市)、四川省(若尔盖县、松潘县、康定市、巴塘县)、西藏自治区(南部、昌都地区北部、金沙江、西南部)、云南(德钦、西部、昆明)、东抵山西、河北(北部)、东北地区(朝阳)。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营巢于临近江河、湖泊、沼泽等水域附近的山崖上或岩壁缝隙中。到水岸边叼泥土在嘴里咀嚼粘在崖壁上或岩石下,再选用茅根然后重复叼泥土继续往上粘直至收口。巢由小泥丸混以羽毛堆积成半球形,内铺以细软禾本科杂草、根,苔藓植物和羽毛等。常成对单独营巢,偶尔也见少数对呈松散的群体在一起营巢。每窝产卵3-5枚白色的卵,上面布有褐色和灰色的斑点,雌鸟孵化14天。
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 列入中原地区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参考资料
Hirundo rupestris.The IUCN Red List.201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