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腹佛法僧
蓝腹佛法僧(学名:Coracias cyanogaster)是中等攀禽,属于佛法僧科。喜欢温暖及广阔的郊野,经常停留在树上等待猎物。分布于非洲的一些国家,是留鸟,除了一些局部的季节性迁徙外。
形态特征
蓝腹佛法僧体长28~30厘米,雌鸟体重112~178克,雄鸟体重110~150克,是中型攀禽。眼先和眼睛后面的一小点区域是黑色,顶部略有褐色,其余的头部,颈部,喉咙,下颏和胸部浅黄色或灰白色,脸几乎白色。这种大面积的白灰色羽毛与身体的下半部分形成鲜明的对比。下体,背部,臀部和尾巴具有一种灿烂的深蓝色调,尾巴淡蓝色,腹部,两翼及尾下覆羽暗深蓝色。在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上有2至3英寸宽的亮蓝色光泽。尾巴的底面蓝色。鸟喙黑色,虹膜黑褐色,腿深橄榄绿色。幼鸟的颜色比成鸟暗淡和缺乏光泽。
嘴颇长、直而侧扁,嘴峰微弯;嘴裂宽,但嘴在嘴角处的宽度约为嘴峰的一半长度;有发达的嘴须。上嘴近先端有缺刻,鼻孔裸露;中趾与内趾并连至最末一个关节,与外趾仅在基部并连;尾羽和飞羽数目与蜂虎科科同,但尾呈方形或近楔形;两性相似。
栖息环境
该种几乎完全只限于在未开发的原始森林地占主导地位。这里的树林潮湿开放,是几内亚的特点,允许更多的光线通过。但是在很多时候,也出现在其他各种各样的栖息地,虽然比较少见。生活在热带稀树草原,热带雨林,热带雨林附近的林带,种植园,草原,茂密的树林,以及沼泽和溪流的边缘的丛丛棕榈科间。
分布范围
分布于贝宁、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冈比亚、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马里、尼日尔、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南苏丹、苏丹和多哥。
旅鸟:毛里塔尼亚。
生活习性
成对或聚小群生活。在一些地区,这个物种是很不合群。在科特迪瓦,可聚3至6只的小群(最多时可聚20只)。它们整天生活在一起,用类似哭的沙哑鸣叫声保持联系。常见单独或成对停立于视野广阔的位置,如疏林或耕地高树顶层的枯枝上,空旷处的电线、电线杆上。飞行不规则,方向颠簸不定;偶尔起飞追捕过往昆虫,或向下俯冲捕捉地面昆虫,飞行姿势似夜鹰,怪异、笨重,胡乱盘旋或拍打双翅,三两只鸟有时于黄昏一道翻飞或俯冲,求偶期尤是,有时遭成群小鸟的围攻,因其头和嘴看似猛禽。取食一般在地面,捕获饵物时有就地吞食,有衔回栖息位才吞食;食物以昆虫为主,包括白蚁、瓢虫、龙虱、蟋蟀科、蝗虫、蛾类及其他鞘翅目类,也吃蜥类、蛙类。叫声,为带摩擦音似“嘎嘎”的尖叫声,求偶活动时更觉噪耳。
繁殖
蓝腹佛法僧是一夫一妻制或一夫多妻,它们领地意识很强,在求偶期会为了领地而争斗。这个非洲物种将巢建在离地面10米以上的树洞里。产卵期从4月至7月,在科特迪瓦南部、塞内加尔和冈比亚也发生在2月至9月。繁殖行为类似于麦的展示,扭来扭去,这也是它们英文名的由来。它们在树洞中筑巢。
物种发现
蓝腹佛法僧的学名是由法国自然学家乔治·居维叶于1816年命名,基于弗朗索瓦·勒瓦兰特在1806年描述和插图的“Le Rollier à ventre 蓝色”。种加词将古希腊语kuanos(意为“深蓝”)与gastēr(意为“腹部”)相结合。勒瓦兰特错误地认为标本是在爪哇岛上采集的。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