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棕脸鹟莺

棕脸鹟莺

棕脸莺(学名:Seicercus albogularis),又名棕面莺、棕面鹟莺,为树莺科拟鹟莺属下的一个种。

形态特征

棕脸鹟莺雌雄羽色相似。前额、头侧、颈侧淡茶黄栗色,头顶和枕淡橄榄色或棕褐色,头顶两侧各有一长的黑色纵纹从前额一直延伸到枕侧。背、肩和翅上黄橄榄绿色,腰淡黄白色。飞羽褐色或黑褐色,外羽缘亮黄绿色。尾淡褐色或淡棕褐色,羽缘淡绿色。颏黄色,喉白色杂以黑色纵纹,形成黑白斑驳状。上胸黄色,常常形成一条窄的黄色胸带,横跨于上胸。两胁和尾下覆羽黄色,其余下体白色,腋羽和翅下覆羽淡黄色。华南亚种较其他二个亚种脸部棕红色较重,上体色较深。

虹膜栗褐色,上嘴褐色或淡褐色,下嘴黄色,脚绿灰色。

大小量度:体重♂4.5-7.5克,♀5克;体长♂87-98毫米,♀91-102毫米;嘴峰♂7-8毫米,♀6-7毫米;翅♂42-50毫米,♀45-47毫米;尾♂37-43毫米,♀36-44毫米;跗♂14-16.5毫米,♀14-16毫米。(注:♂雄性;♀雌性

分布范围

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中国、印度老挝、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

指名亚种见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也见于云南南部金屏地区;华南亚种分布于甘肃省四川省贵州省、湖北、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徽、福建省广东省海南岛、台湾。

栖息环境

栖于常绿林及竹林密丛。主要栖息于海拔2500米以下的阔叶林和竹林中,常在树林和竹林上层,也在林下灌木和林缘疏林中活动。

生活习性

繁殖期多单独或成对活动,其他季节亦成群,有时也和其他种类的益鸟混群。频繁在树枝间飞来飞去,多在空中飞翔捕食。鸣声单独清脆,其声似“铃、铃、铃......”。主要以毛虫蚱蜢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等昆虫和昆虫的美国白灯蛾为食,也吃蝗虫、甲虫蜘蛛目等其他无脊椎动物性食物。

繁殖

繁殖期4-6月,主要营巢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竹林和稀疏的常绿阔叶林中,巢多置于枯死的竹子洞中,内垫月竹叶苔藓和纤维。每窝产卵3-6枚,卵淡粉红色、被有朱红色或紫灰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3.3-15.5毫米×10.5-12.0毫米。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The Red List Partnership.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24-02-06

(2023年)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告 - 规范性文件 - 宁乡市政府门户网站.宁乡市人民政府.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