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顾工论书文选

顾工论书文选

《顾工论书文选》是2011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顾工。本书结集付梓,让我们见到这位“70年代书家”的睿智与才情,领悟这位“能追无穷景,始是不凡人”学人的求艺心路与轨迹。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简介:欧阳修《试笔·学书为乐》有云:“自古无不累心之物,而有为物所乐之心”。出生于淮安市、就读于扬州市、成就于姑苏,如今已近不惑的顾工二十年来坚守书道家园,永葆“至乐”情志,实践着老子所说的“知常复命”、“归根日静”的古训,回归生命的原始状态,以平常心默默地耕耘……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纯净而天真,恬淡且静安。

作者简介

顾工,1973年6月生,江苏淮安人。曾就读于杨州大学历史系、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助教班、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研究生课程班、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现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昆山书画院院长。

目录

对历史上书风流行现象的考察

米迹争摹第一山——米芾“第一山”题字翻刻与流传考

淮安王镇墓出土书画简论

出人之间:董其昌的人生及艺术一由董其昌《草书杜甫应制诗四首卷》说起

张谦德与明末书画收藏、赏鉴,著录之风

龚贤的身世、个性与绘画思想

年汝邻与18世纪仿古山水画

潘画王题,书画合璧一读潘恭寿《山阁禽声图》

清代扬州市在篆刻史上的地位

六通《致荫堂函》的文献价值与书法艺术

崇恩书法及其碑帖鉴藏

碑帖移入馆阁:翁同鲮书法风格的转换

苏州园林建筑与书法

从沧浪亭到梅景书屋—_古代苏州市书法鉴藏

怡园画集

蒲华及其《瓜果香花》扇面

黄宾虹印学初探

马光楣,遁社及《三续三十五举》

扬州印人桑愉及其篆刻艺术

创作出新意,名家堪仿佛——周玉菁的篆刻艺术

徐正濂篆刻的审美追求

陆家衡隶书研究

时代书风与书法创作方向

展览时代的话语霸权

日常书写的当代意义

展览机制与群体共进~70年代书家提名展回顾

《篆刻批评》十周年记

当代青年篆刻摭谈

吴门篆刻的困境与突围

精彩书摘

从东汉后期开始,书法史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些“善书者”,在石刻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单纯从立碑角度考虑,书丹者的名字与立碑目的毫无关系;允许他们署名,显然是书丹者在当地具有一定的身份和书名,更为重要的是到了这时(东汉后期),“善书者”开始具有独立的社会形象。否则,我们就不能解释秦相李斯不能在石刻上署名,而汉末一个地方小吏却能够署名的原因。传世汉碑由书者署名的例子有:《武斑碑》(147年)末云:“纪伯允书此碑”,《华山庙碑》(165年)末云“遣书佐新丰郭香察书”,《衡方碑》(168年)末云“门生平原乐陵朱登字希仲书”,《西狭颂》(171年)末云“从史位下辨仇靖字汉德书文”(图1),《邮阁颂》(172年)末云“故吏下辨子长(即仇)书此颂”,等等。这些碑刻自清代以来被视为汉代隶书的杰作,可书写者当时不过是地方性小名家,他们的声名借助碑石得以不朽。同时,名彪书史的书法家也大量涌现,不下数十人(在此之前的仓颉史籀李斯赵高程邈王次仲,他们的功绩主要在于整理、规范文字。甲骨文中出现过一些贞人的名字,但贞人是主持占卜的人,并非契刻者)。许多现象表明,从东汉末期开始,书法从日常书写中独立出来,书法的艺术功能从实用功能中分离出来,有人保存名家书迹,有人研究书法奥妙,撰写成文,书法也因之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