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叶绍德

叶绍德

叶绍德(1929-2009),广东东莞市人,粤剧界德高望重的编剧,他的一生全献给粤剧界,从事粤剧编剧超过半世纪,人称德叔。2006年,德叔发现自己患上癌症,位置于肝胆中间,病情与肥姐沈殿霞相似,他曾做过多次手术,包括两次化疗,但一直都乐观地与病魔搏斗,他一直凭顽强意志,依旧出席粤剧活动。2009年4月4日,因癌症引起并发症,于中午12时20分于九龙播道医院病逝,享年80岁。

人物经历

1949年参加音乐社,认识林家声

1951年开始写曲,1952年追从王粤生游,代写电影插曲,几年间深受磨练。后由王氏介绍,拜识唐涤生,从此在粤剧班中行走浸淫。

1956年薛觉仙去世,在上海妹之兄颜耀林指引下整理薛氏名剧《花染状元红》。

1960年为何非凡创作《红楼金井梦》,是年正式与白雪仙合作,整理《帝女花》唱片版本,

1961年任《白蛇新传》编导组成员,并负责执笔写成初稿。

1960年整订《再世红梅记》,

1966年整订《紫钗记》。

1971年转为正式编剧。自言追随唐涤生、白雪仙,在编写剧本、中文古典修辞各方面,获益良多。叶绍得多年来效力于《雏凤鸣》、《颂新声》、《庆凤鸣》等剧团作编剧一职,作品甚多。

他又培育大批粤剧人才,包括徒弟李名亨、方文正、温志鹏,高润权。他于2007年获香港演艺学院颁发荣誉院士荣衔。在病榻中收到IFPI的通知,将颁赠“音乐成就大奖”给他。

2009年因为癌症引起并发症去世,享年八十岁。

主要成就

词曲创作

叶绍德不但精于编写粤剧曲本,对于填写粤语流行歌曲词,也有心得。叶绍德说,流行歌曲和粤曲,创作的过程都是十分艰难的,先谈粤语流行曲,这类歌曲流行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光荣,可以将流行曲的地位提高,但在创作过程中会有不少困难出现,由于粤语流行曲地方性浓厚,字音难摆得正,个个字音要准确,反之会听得很不顺耳,在短短的几十个字位中要谱写出全剧的中心意思,很是困难,就以长剧《三国春秋》为例,在短短的五十六个字当中,要说明当时魏蜀吴的形势,有时真会考起作词家。在众多作品中,德叔认为陆小凤中《悼薛冰》一曲,写得比较合自己心意,歌词内容掌握得比较好。

一首粤剧的构成也非常艰难,粤曲有传统的写法,用字困难,又要限韵。德叔表示非常欣赏唐涤生的作品,认为唐涤生词藻很美,在创作粤剧的时候,他也承袭了唐涤生的作风,务求达到歌曲旋律优美,词藻秀丽。要写好一部粤剧,多看点古典文学,会有很大的帮助,德叔举了一个例子,创作《李后主》之一曲《去国归降》,他曾经参考了《五代十国志》把当时的历史和李后主作了研究,写了这首作品。出了新唱片之后,他还听了很多次,《去国归降》由任姐、仙姐主唱,虽然获得好评,但德叔认为曲词中仍有缺点,例如其中一句“夜来苦将警句研,倩谁填”,把李煜写得太软弱,有损形象,决定改为“断肠景色锁眼帘,乱愁前”。另外,“蝶舞已无多,莺狂惊冬至”也不好,以后如再重新灌录这张唱片的话,会改为“日月敛光芒,山河惊变色”。粤剧除了要注意瑞安鼓词,音律,如果碰上改编历史故事,还要表达出故事人物的性格,要分人物写,边写边改。有错马上指出,才能写出好的粤剧作品。

总的来说,德叔认为粤剧和粤语流行曲,甚至任何艺术作品,都是作曲作词家的心血结晶,大家在欣赏这些作品的同时,应注意到这一点。

人物事件

德叔可谓一生都献给粤剧界,从事粤剧编剧超过半世纪,作品众多,最广为人知作品包括《朱弁回朝》、《楼台会》、《郑成功》、《李后主》、《红楼梦》等,德叔并于2007年获香港演艺学院颁授荣誉院士荣衔。据遗孀陈慧玲透露,德叔临终前已接到通知获得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颁发“音乐成就大奖”,遗憾的是他未能亲往现场领奖。她语带伤感地说:“德叔今年都80岁了,人生总有尽头,他一生贡献给粤剧界,临终时心愿都是希望梨园兴旺,八和编剧班的学生可以学有所成!”

德叔生前人缘甚佳,故粤剧界对于他的死讯无不感到哀痛,而他的丧礼会由“香港八和会馆”代为安排于4月24日(星期五)在世界殡仪馆景行堂设灵,25日出殡。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