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三海子郊野公园

三海子郊野公园

北京南部地区最大的郊野公园———大兴三海子郊野公园正式启动建设,三年内城南再现碧波荡漾、绿荫匝地、芳草萋萋,与位于北京五环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遥相呼应,成为贯穿北京南北“龙脉”上的另一颗明珠。公园建成后将对推动南城及周边地区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全面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为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奠定坚定地生态基础。

京南发展

“生态惠民”———助力城乡建设,带动京南发展

三海子郊野公园建设是北京市委、市政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城乡统筹的重大举措。作为北京市“城南行动”计划第一项重大生态工程,大兴区三海子郊野公园占地面积11800亩,是北京四大郊野公园之一。公园将以生态建设为切入点,以皇家文化为底蕴,以自然休闲为理念,形成集“野、趣、谐、韵、承”为一体的特色浦江郊野公园

三海子郊野公园建成后,将对改善生态环境,弘扬历史文化,构筑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北京南城具规模、重特色、富内涵、成景观、多功能、可持续的郊野公园;通过公园规划建设,实现城市总体规划的战略构想,促进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

公园建设遵循“保护优先,积极治理,加大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力度,维护区域生态功能”的原则,利用三海子地区原有的皇家苑、麋鹿保护区、自然湿地等资源优势,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重点建设湿地景观、皇家文化、麋鹿保护、生态休闲、农耕体验五大功能区,打造承载地区传统文化与现代都市文明的平台,使之与北部奥运会文化、中心城历史文化遥相呼应,丰富首都北京的文化内涵。

大兴区还将通过加快三海子郊野公园建设,不断完善周边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周边城镇居民创造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不断优化南城及南部地区生态环境,提升地区发展的竞争力,为实现产业结构的重大布局与调整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大兴新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承接主城区产业转移及产业升级,实现互促融合创造条件,带动高端产业发展。

项目

“移山引水”———恢复万亩湿地,垃圾粉碎造山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建设后的三海子郊野公园将恢复京南最大的湿地,她将为缺水干旱的北京城建设一个“大肾”。三海子郊野公园将以麋鹿苑为核心,围绕这里进行湿地恢复。在今后的三年时间里,以麋鹿苑为中心,在亦庄、旧宫、瀛海镇三镇相交的三海子地区,将建设、恢复1.2万亩湿地,其中水面占五分之一。小红门污水处理厂经过严格过滤处理的再生水,将使这里再现碧波荡漾的景观。

该地区还有大量的垃圾填埋坑。在大量垃圾从坑体挖出后,将引入经过处理的再生水,之后再在水体内放养各种鱼类等水生动物,在不同水域栽种香蒲、芦苇、荷花等挺水性、浮水性和沉水性水生植物,吸引野生动物来此栖息,形成完备的生态圈。

由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共同设计的三海子郊野公园总体生态规划、绿色产业体系发展战略及总体整合规划的研究,突出提高三海子郊野公园生态涵养、生态调节、生态服务功能优化的特质,强化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与恢复以及生态经济与生态保护与生态本地资源高效利用等属性特点,从三海子湿地修复、垃圾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排洪滞洪以及生态近自然郊野景观的恢复角度进行。

三海子这片湿地恢复后,就像天然的过滤器,生活污水和工业排放物等含有毒物和杂质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沉淀和排除其中的毒物和杂质,保证下游用水更加安全。

同时,三海子湿地大面积的水分通过蒸发成为水蒸气,然后将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围地区,增加附近地区的湿度和降雨量,对于缺水的北京,以及农业发达的大兴本地,都有重要意义。

大兴地处京南平原,一马平川。不过,没有山的大兴很快将成为历史。在三海子郊野公园建设中,大兴将利用粉碎建筑垃圾石料“造山”,将曾经的地名“三台山”变成实景。

三海子地区原先干涸的坑塘早被垃圾填平,填埋总量达到2200万立方米,污染了土壤以及地下水水质,对局部大气和水环境都造成了影响。而营造湿地景观也将挖出大量的土石。如何利用这些建筑垃圾,并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规划方决定利用这些建筑垃圾“造山”。

建筑废料将根据各种规格进行打碎、分拣。根据不同规格,分别使用。作为填充物,打碎后的垃圾基本分三个等级:一级,直径20厘米以上的,用于堆山填充物;二级,直径10厘米至20厘米,用于公园路基建设;三级,直径10厘米以下的,用于园中路填充物、绿地甬路、人行道石子等。

生活垃圾也将被利用起来。由于长年填埋,很多生活垃圾、草叶木渣等早已成为腐殖质,本次工程将把这些垃圾挖掘出来,与土壤一起混合铺设,以此增加土壤肥力,利于栽种植物的生长。

按计划,“国际劳动节”前,三座高分别为30米、20米、8米高的科技“空心山”将屹立在三海子地区。此次工程共将布置14000根结构架,已经完成了3000余根。

之所以说这三座山是科技“空心山”,不仅是因为它们将建筑垃圾“化腐朽为神奇”,更是由于在建成的山体里,巨大的内部空间将成为会展中心、公园等设施,同时还将建有观光电梯。

据此次工程的总工程师孙康介绍,三座“空心山”的山体内部将总共有8万平方米的空间量。“三海子郊野公园建成后,这些山体将承担起国际会展中心、公园配套设施,以及其他的开发利用功能。”而为了方便市民游玩,山体内部还将装载电梯等设施,“空心山”五脏俱全,“更加详细的利用计划目前还在制定之中。”

三座科技“空心山”除了里面设施一应俱全,连供暖、制冷也利用了很多环保技术。据介绍,山体将充分利用浅层地热,通过在地下安装能量收集压缩泵等装置,将地下的零星热量收集起来,并通过管道直接提供给“空心山”使用,“冬天用这个保持内部温度,提供热水等,不需再用其他的供热方式。”孙康介绍说。夏天时,能量收集压缩泵还将收集附近的湖泊地下的冷气,输送至山体制冷,“经过测算,各个季节收集的能量完全够用。”

文化内涵

“三宫五海”———再现皇家苑囿,丰富文化内涵

三海子地区在清顺治至乾隆建有多处行宫、庙宇,皇家苑囿,临水供养,湖沼如镜,生机勃勃。南海子内的河湖水系分为南北两派,是永定河变迁的产物。

原先南海子内的湖泊一共有25处,明时曾有皇家苑囿,是为“燕京十景”之“南囿秋风”。但经过数代变迁,南苑地区的湿地变成水田耕地,再又荒废消芜。曾经便有“三宫五海”之说,“五海”指南苑地区较大的五处湖泊,这里碧波荡漾,水草丰美。据测算,南苑内的这五处再加上其他几处湖泊共有水面2573.45亩。到上世纪80年代,永定河上游断水,大小湖泊、水道逐渐枯竭、干涸,曾经京南水系只成为了传说和记忆。

此次三海子郊野公园的建设,将使“五海”复生,重现京南水系。“也可以说,我们是在三海子地区浓缩‘五海’,使曾经五海相连的水系重现。”孙康介绍说。本次一期工程,将首先恢复最南端的五海子,预计恢复后水面有550亩,平均水深将有2米至3米左右,绿化面积达到1700多亩。二期工程和三期工程将各建两个海子,互联互通。三年时间,“五海”复现。

此次工程,将利用原先用来填埋垃圾的大坑,挖掘后将坑体做好防水,利用小红门污水处理厂生产的中水作为水源。再栽种各种水生植物,放养水生动物,逐步恢复湿地景观及功能。“恢复后的‘五海’具备了原先的部分功用,对于水体的过滤,下游用水质量的提升,以及地下水的补充,都有积极意义。”孙康说道。

除了重建“五海”水系,此次三海子郊野公园还将在该地区重建“三宫”。清代,南海子地区先后改、新建了新宫、旧宫、南宫团河行宫,统称为“南苑四宫”。这四所行宫分隅而设,亭台楼阁掩映于苍松翠柳之间,湖光山色,宛若图画,景色清幽,成为清帝在南苑游猎和处理政务的主要驻所。上世纪初,由于八国联军及军阀的侵略和破坏,曾经的宫阙陆续湮灭,南苑地区日趋萧条。迄今,四宫中惟团河行宫相对保存完好。此次三海子郊野公园将重建新宫、旧宫、南宫这三座皇家苑囿。

“大小、规模,包括具体的建筑原样,很多都已不可考。”三海子郊野公园建设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刘春启介绍,施工方正在各处收集史料,再依据历史,进行重新规划设计。“这次重建,不是完全按照原貌复原,而是根据浦江郊野公园的各项功用,与历史原貌结合进行的。”

据介绍,新建的“三宫”,将承担起公园运行、管理、文化展示等各种功能。“争取把服务设施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例如做一些文化展示,开展文化产业商业活动等,赋予‘三宫’更多的功能,而不仅是休憩的场所。”

因地制宜,变废为宝,三海子郊野公园建成以后,将成为城南重要景观。大小湖泊遍布,水道纵横,从水中,到陆地,再到山体,芦苇荡漾,绿树环绕,遍地皆绿,野生动物自由栖息。彼时,曾经的皇家苑囿,“垃圾坑”,将成为没有围墙的万亩浦江郊野公园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